買車的時候我們很慣性的一個思維,就是想著能不能找到一些在4S店的熟人,一來質(zhì)量服務有保障些,二來看看能不能搞到一個最低價。想法雖好,可是事實往往是相反的。你不信?那讓兵哥來分析給你聽。

熟人也得分開來看
什么叫“4S店熟人”?泛指在4S店工作的人員,尤其是銷售顧問。他可能是你的家族親戚,也可能是你的發(fā)小兄弟,也可能是你朋友的朋友等等。如果深入來區(qū)分,有些跟你的關(guān)系是非常鐵的,比如自家人;有些可能只是給你朋友的面子,因為間接了好幾層關(guān)系,跟你個人其實并沒有太多交集。
所以這兩種關(guān)系就導致了熟人們對你會有兩種態(tài)度:關(guān)系絕對有保障的,他會盡心盡力幫你拿到最低價;關(guān)系一般的,他還是會按照賣給客戶的價錢稍微象征性的再給一點優(yōu)惠,畢竟人家得賺錢。

找熟人買車,反而砍不下去
兵哥一直都說,到4S店買車,玩的就是心理戰(zhàn)。找熟人買車,某種程度上你會把自己陷入一個有點尷尬的地位:如果他第一次報價就告訴你,他這個價格真的真的是最低最優(yōu)惠了,那你接下來會怎么做?不給面子,繼續(xù)砍?還是礙于各種“朋友面子”勉強接受,你說這時候,誰是主動,誰是被動?

從熟人的角度,他其實不一定歡迎
再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是4S店的銷售,你會歡迎你的親戚朋友經(jīng)常帶人來找你買車嗎?答案是否定的。銷售的提成工資,其中有一部分是把車賣到高價之后的獎金。如果最低價賣給自己兄弟,那是基本沒啥好賺的。如果個個都是親戚朋友過來買,那你自己的收入就相當不好看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去找外面的客戶。
此外,跟熟人談砍價總是礙于面子,一方不讓,另一方必定難堪,這生意確實不好做。這也不難理解:銷售到底給不給最低優(yōu)惠,最終還得看關(guān)系。
銷售顧問最怕哪種客戶?
既然說到心理,那我們也順便談談這個。銷售顧問個個有豐富的心理技巧寶典,你往往不是他的對手。但有一種人是銷售最沒辦法的,就是做過功課,能報出一個很準的4S店最低承受價格并堅持,不為各種額外優(yōu)惠贈品所動的顧客,這一類人就相當不好忽悠。尤其是在遇到銷售顧問業(yè)績不足需要沖量的時候,那這時候你的堅持,會讓他只能盡快妥協(xié)。

如果銷售跟你的價格一直談不攏,那他一個常用做法就是送各種五花八門的贈品來讓你放棄價格斗爭,而贈品的價值,其實真的沒有現(xiàn)金來的實際。
所以買車的團友要記得,如果你想獲得更大優(yōu)惠,那你得先拿到你想要的價格再去談贈品,精明的消費者,得先做好功課。

話說回來,兵哥其實也并不反對找熟人買車。只是正如我上面說的那樣,找熟人還分兩種情況,只有有保障的關(guān)系去買車才有意義,如果只是認識,那其實不用也罷,遇到那些厲害的銷售反而能讓你乖乖順從。各位團友,你買車找熟人了沒?效果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