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8年面世之后,捷豹XJ在兩年的時間里迅速成長為了這家英國制造商的旗艦車型。而當50年的時光流逝之后,它仍是捷豹的旗艦,每次迭代都變得愈發(fā)奢華。在這九代車型中,捷豹是如何讓XJ一直跟隨著潮流的腳步,不斷蛻變進化的呢?
![]()
![]()
第一代XJ被稱為Series 1,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捷豹當時的車型陣容。它最初搭載兩個直列六缸發(fā)動機,直至1972年才換成了V12發(fā)動機,極速也隨之提升至225公里/小時。同年,捷豹還推出了一款長軸距版XJ,為后座乘客增加了約10厘米的腿部空間。
![]()
第二代XJ在外觀和內(nèi)飾方面都有了很大升級,并且匹配了全新的3.4升直列六缸發(fā)動機。為了達到美國聯(lián)邦安全標準,捷豹不得不修改了前臉設計,提高了前保險杠的位置。這導致相比前代,這款XJ的格柵明顯變小了。最初捷豹推出了兩種軸距的XJ,不過最終只保留了長軸距版。此外,捷豹在1975年還推出過雙門的XJ Coupe,不過它在三年后就停產(chǎn)了。
![]()
第三代XJ由Pininfarina操刀設計,看起來和上一代車型頗為相似,不過車頂線條有所修改,并換上了帶鍍鉻裝飾的橡膠保險杠、平齊的門把手和帶有豎條的格柵。這一代XJ搭載了兩臺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而長軸距版則匹配了V12發(fā)動機。
![]()
從這一代開始,XJ不再使用“Series”作為其代號——第四代XJ的代號變成了XJ40。這款車型從上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了研發(fā),但中途遭遇了多次推遲,直至1986年才終于得以面世。捷豹增加了XJ的底盤硬度,降低了車內(nèi)的噪音,并且減輕了車身質(zhì)量。全新的平臺也給XJ帶來了很大的設計上的改變,相比之前,它看起來更有棱角。它最初搭載了全新的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而V12發(fā)動機也在1993年回歸。
![]()
福特在1990年獲得了捷豹的所有權,因此在1994年面世的第五代XJ成為了首款由Dearborn設計的XJ車型。它的前臉造型有了很大的升級,而動力方面則繼續(xù)采用了直列六缸和V12發(fā)動機。捷豹也在這一期間推出了XJR——首款使用超級增壓的捷豹車型。
![]()
第六代XJ的外觀變化并不大,粗粗看來,它和前代的差別僅限于指示燈和霧燈更圓潤了。但更大的變化發(fā)生在引擎蓋之下,V8發(fā)動機取代了之前的直列六缸和V12發(fā)動機。
![]()
2003年,XJ又一次得到重大升級,底盤和外觀設計都發(fā)生了巨變,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最初的XJ。這一代XJ廣泛地使用了鋁作為車身材料,更輕的車身意味著V6發(fā)動機就能提供充足的動力,但捷豹也依舊保留了V8發(fā)動機的選項。
![]()
第八代XJ在前臉和車尾造型方面進行了重新設計,使用了全新的格柵和更低的裝飾板,保險杠設計也有所修改。全新的XJ也不再使用美洲虎的引擎蓋裝飾品,而是將標志移到了格柵上。引擎方面,V6和V8發(fā)動機得以延續(xù)。此外,福特在2007年表達了出售捷豹的意愿。
![]()
在擁有了新東家Tata Motors之后,捷豹推出了最新一代的XJ。雖然新車看起來完全顛覆了前代的設計,但兩者的基礎其實是相同的。新車的設計工作始于2005年,突破了以往XJ的設計特點。這一代XJ依舊擁有V6和V8發(fā)動機,不過捷豹在2012年又增加了四缸發(fā)動機和超級增壓V6發(fā)動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