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大眾汽車來到中國之后分成了南北兩家,一家是北邊的一汽大眾,一家是南邊的上汽大眾。兩家不但劃分了大眾的車型,還共同擁有了許多姊妹車型,比如一汽大眾的邁騰和上汽大眾的帕薩特。
不過,大眾不只是大眾品牌,旗下還有很多子品牌,最有名的要數(shù)豪華子品牌的奧迪,而在國內(nèi)奧迪就劃分給了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卻沾不到豪華車型的光??赡苁菫榱似胶饽媳眱杉?,大眾就用奧迪A6的MLB平臺,專門為國內(nèi)市場設(shè)計了一款大眾最豪華的轎車——輝昂,并劃分給了上汽大眾生產(chǎn)。
但大眾既然是個普通轎車品牌,為何還要專門搞一款中國特供的豪車呢?這還要從輝昂已經(jīng)停產(chǎn)的大哥——輝騰說起。雖然兩兄弟都是輝字輩,但大哥輝騰是全球車型,國內(nèi)只能進口,而且輝騰的售價也比輝昂貴得多,買頂配輝昂的錢還不夠買入門版的輝騰,當(dāng)然,也因此停產(chǎn)了,據(jù)說每賣一臺就要虧一臺。
在輝騰還沒有停產(chǎn)的時候,銷量并不怎么樣,外國的消費者可能覺得:你一個普通品牌搞什么豪華車型?安心搞你的奧迪不香嗎?于是,大家都不怎么買輝騰的賬。
全世界其它主戰(zhàn)場都不怎么買賬的輝騰,在國內(nèi)輝騰的熱度反而還挺高,于是大眾將輝騰停產(chǎn)了,又搞了個身高、體型差不多的特供車型--輝昂,并交給上汽大眾國產(chǎn)。同時也吸取了輝騰失敗的教訓(xùn),也不搞得那么高端了。于是,輝昂的售價就定在34-63.9萬這個區(qū)間,變成了如今大眾轎車編隊的天花板車型,所謂"老百姓的豪車"。
但這些年來,眼看輝昂的銷量也在一步步變得危險。遙想17年的時候,輝昂的月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在當(dāng)年12月到達了銷量的頂峰,足足有3200多臺。然而,那除了是當(dāng)年銷量的巔峰,也成為了這臺車歷史的巔峰。17年之后,輝昂的銷量就在來回搖擺中逐漸下降。到了去年,其實輝煌就已經(jīng)不在了,銷量在1000臺左右徘徊。而今年一開年時,一月的銷量就跌到了不足600臺。而車市回暖的3月,輝昂也僅銷售了308臺,這是自17年以來,輝昂月銷量第一次跌落500臺大關(guān),因此,有人說大眾小"輝騰"也開始倒下了。
而在售價上,輝昂也頂不住了。在成都這樣的一線城市中,普遍降價5萬左右。而在北京這樣的超一線城市,降價甚至來到了6、7萬。難道大眾的小"輝騰"真的也要倒下了嗎?
是什么原因?qū)е逻@輛中大型豪華轎車銷量如此不堪呢?我認為國內(nèi)的消費者對大眾沒有豪華車的產(chǎn)品預(yù)期,是一個方面。在消費者眼中,大眾就是普通車品牌,就像是認為小米就應(yīng)該便宜,小米漲價做高端手機就"有罪"一樣,消費者的思維定式是很難短時間被糾正的。
其次更加實際的一個方面。對于很多人來說,知道"VW"是大眾就已經(jīng)非常不容易了,而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大眾都長一個樣,傻傻分不清楚。將輝昂開出去別人還有可能問你:這是一臺邁騰,還是帕薩特???即便極少數(shù)人,認出來這是豪華轎車輝昂,入門級輝昂與頂配輝昂之間還隔著另一輛入門級輝昂的價格,開頂配車型出去,誰又能知道你多花了另外的30萬呢?同樣預(yù)算,拿下一臺奔馳E級、寶馬5系,難道不香嗎?
到了最后,我們不如來為上汽大眾出謀劃策,或是出點天馬行空的餿主意,看一看,有沒有什么方法,讓輝昂起死回生?個人建議:直接將低配車型砍掉,就留下中高配車型,這樣就解決前后價差過大的問題了。然后再為頂配輝昂搞一個專屬車漆,再取個特別點的名字,紅色車漆的名字我已經(jīng)想好了,就叫"大氣輝紅"。聽起來足夠上檔次,也讓消費者一下子就能從顏色上認出輝昂,辨識度的問題解決了,銷量自然就高了。對此,你們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