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汽車的發(fā)展歷史看來,的確是歐美國家更早一些,雖然之后中國的自主品牌一直全力追趕,可是總有人說,你們不行的,關于機械的“大怪物”,中國的月亮就是不夠圓。即便之后無論是在質量碰撞、安全輔助、創(chuàng)意比拼上,自主品牌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這種誤解和謬論,依然沒有減少。那些噴子最經常說的就是,“國產車就是不行”,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國產車到底哪兒不行,到底怎么不行了?
謬論1:國產車不安全?
關于這一點,真是很多噴子最經常說的一句話。你要是去問他們能不能買一款國產車,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可別買,那不是拿自己的命當賭注嗎?鬼妹就想知道,你到底是在哪兒長大的,你是不是在外太空成長的?現(xiàn)在信息化這么成熟的時代,難道你不去看看信息嗎,就說一個正面25%偏置碰撞來說,中國自主品牌中的吉利、長城、比亞迪、領克等產品都表現(xiàn)得相當不錯,甚至要高于別克昂科威、日產西瑪等產品。偏置碰撞中,也是在可信度前十位當中。到底哪兒不好了呢?
![]()
![]()
謬論2:國產車就會抄襲?
對于這一點,難道不是全球都是如此嗎?就拿前臉來說,你還能造成飛機的模樣嗎?要是這么說的話,大眾的套娃臉,是不是更沒有新意呢?但是你可以看到,中國自主品牌其實很具有多樣化新意,比如現(xiàn)在最火熱的紅旗H9中,直瀑式前臉那可是中國美學;比亞迪的龍臉,就問問你,龍你知不知道是哪一個國家的圖騰;長安UNI-T更是以一款燃油車完成了外觀上對電動車的超越,這些你們是都看不見嗎?
![]()
謬論3:一個國產車賣那么貴?
在噴子的心中,國產車就應該是低端和廉價的代名詞,這樣的車除了幾萬塊錢之外,要是上升10萬價格,那為什么不去買一個合資車?就想問問,你買車是買牌子嗎?那些大牌子的車如今都已經降到10幾萬的區(qū)間,請問不簡配這利潤是怎么省出來的?國產車因為本地做,本地工人和本地配件,一切都是安全又經濟的保障,怎么就不能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