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國內(nèi)的汽車市場競爭非常地嚴峻,但事實上每次銷量榜單一出來,前十甚至是前十五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這也不奇怪,縱觀現(xiàn)在的汽車消費市場,很大一部分消費者都是"跟風"買,畢竟在很多人眼中,跟隨潮流選擇的一定還是得到了質(zhì)量驗證的,因此自己再在這其中挑選一款車也就十拿八穩(wěn)了。
雖說"跟風"選擇也不錯,不過這也導致了一些好的產(chǎn)品被"埋沒"。因為在品牌影響力上無法與銷量前列的品牌比,這些產(chǎn)品最后也落得個被"賤賣"的下場。
賣相好,卻鮮少有人買單
說到這些被埋沒的產(chǎn)品,斯巴魯森林人就是其中之一。提起斯巴魯,不少人會不約而同地想起那個名震一方的斯巴魯BRZ,再加上斯巴魯?shù)膶χ冒l(fā)動機技術,很多人都會在看見斯巴魯?shù)能嚭罂渖弦痪?。然而回饋到銷量上,斯巴魯在國內(nèi)混得并不怎么樣,雖說近幾年來日系車在國內(nèi)的銷量水漲船高,但斯巴魯在國內(nèi)只能算得上是個小眾品牌,而旗下比較有名的SUV森林人在國內(nèi)也鮮少有人買單。
除了斯巴魯之外,斯柯達也是個"有苦說不出"的角兒。都說"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了"。嚴格來講的話,這句話其實也并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大家都知道,自2000年被大眾集團完全收購后,斯柯達此后的生產(chǎn)線也與大眾也逐漸并軌,所以斯柯達也就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換殼"的大眾。然而,斯柯達旗下的車型卻遠沒有大眾賣得好,甚至像明銳普遍都有著3萬元左右的優(yōu)惠,但大家買單的也越來越少。
除此之外,我們國產(chǎn)品牌觀致也同樣如此。還記得這個品牌剛誕生的時候,真的讓很多消費者都覺得咱們國產(chǎn)要崛起了,新車觀致3、觀致5上市的時候那也是夸贊聲一片,然而最后回饋到銷量上,觀致卻怎么也賣不出去,觀致5如今的優(yōu)惠幅度已經(jīng)達到了4、5萬元,不過似乎也沒幾個人記得住這個車子了。
真的只是生在"百姓家"了?
其實像上述所說的情況,也不止上面這三款車型,諸如馬自達、阿爾法羅密歐等都有不少"叫好不叫座"的車型。
從一方面來看,它們確實是在品牌力上跟不上。你說斯巴魯這個純進口的品牌,又有多少人愿意買呢?在知名度上,它明顯比不過豐田、本田等車型,作為小眾品牌的它也處于一個劣勢地位,畢竟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么品牌,而森林人"高不成低不就"的價格和品牌,都讓它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尷尬地位。而說到斯柯達,在國人消費者眼里它與大眾也相差甚遠,畢竟在國內(nèi),消費者戲謔地稱斯柯達為"八折大眾",顯然在國內(nèi)消費者眼里,對斯柯達的價值認同感更低,而對于愛好面子的國人來講或許也愿意多添點錢買大眾。觀致就更不用說了,在它出來的時候,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認知還停留在低品質(zhì)、沒有競爭力的階段,對于名不見經(jīng)傳的觀致,過高的定價顯然難以獲得市場的認可。
除了在品牌力上難以與其他大車企匹敵之外,這些車型的價格定價也不低。由于斯巴魯是純進口車,那價格自然也是比這些國產(chǎn)的合資車要高,然而一個既沒有什么品牌影響力價格又高的車型,"兩田"的車難道不比斯巴魯更香嗎?而且斯巴魯在品控上,也沒有一些合資車做得好,外觀勉強看得過去,但中庸的內(nèi)飾也太感人了,如此多的原因加上也給消費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小編語
其實縱觀市面上賣得好的車,不只是一種原因造就的。適合的價格、適合的功能、適合的設計,讓很多消費者確實有買下去的沖動。而許多"叫好不叫座"的車,除了產(chǎn)品力本身還是過關之外,它們不乏在價格、品牌等方面出了叉子,這也難怪最后落得個大家都不愿意買的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