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一起漲汽車知識哦!
買車過程中,大家都希望花小錢辦大事,能用一臺普通品牌車型的價錢買到豪華車是最理想的購車狀態(tài),但賣的總比買的精,這種理想狀態(tài)怕是很難實現(xiàn)。
![]()
不過各汽車企業(yè)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而開發(fā)的生產平臺似乎讓各位有希望能實現(xiàn)這個“小目標”。因為在同一集團下,往往有不同品牌車型可供消費者選擇,而汽車廠商為了盡最大可能降低成本,也會將豪華品牌車型與普通品牌車型進行同平臺生產。這樣一來,買臺豪華品牌同平臺普通車型,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滿足購車過程中花小錢辦大事的小目標。那么這個想法是否可行呢?我們繼續(xù)了解。
![]()
三代飛度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款小型轎車,因為戰(zhàn)斗的外觀和頗具改裝潛質的底盤結構,使得一眾車友更喜歡用車架號代表車型的四五六位GK5作為它的昵稱。在空間廣闊的中國市場,使用一個平臺只生產一款車型顯然太過浪費,所以本田將鋒范、競瑞、繽智、XR-V等車型都使用GSC平臺進行生產,GSC也就是本田的全球小型車通用平臺,除這些我們經常見到的車型之外,本田高端品牌謳歌CDX車型,也使用了該平臺進行生產。
![]()
那么GSC平臺到底有何優(yōu)勢能得到豪華品牌的青睞?其實GSC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油箱中置,這樣一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后排腿部空間較大,且有較大空間布置座椅,而且油箱中置也使得車輛重心更為居中,對車輛操控性能也有一定提升。鑒于這些優(yōu)勢,CDX選擇GSC平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不過在內飾設計、車輛配置、以及動態(tài)調校上,飛度與CDX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
在不太強調平臺概念的本田旗下,都有如此多車型使用同一平臺。豐田就更不用多說了,豐田自開發(fā)出TNGA架構之后,只要提到豐田車型幾乎都與TNGA架構有關。比如第八代凱美瑞,它所使用的就是豐田旗下TNGA-K平臺,一個專門用來生產中大型車的平臺,雖然凱美瑞的入門價格為17.98萬,但與其同平臺的亞洲龍和雷克薩斯ES,售價則明顯要高出不少。
![]()
至于差別,三者除售價外,在車身漆面噴涂工藝、車輛內飾材料、車輛軸距以及內飾精致程度上,作為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自然要比凱美瑞和亞洲龍高出一截,所以在車輛選擇上也就有了明顯區(qū)分,凱美瑞更注重性價比,亞洲龍則擁有相對寬敞的內部空間,ES則在品牌及豪華程度上更占優(yōu)勢。
![]()
既然提到同平臺產物,就不得不提大眾。因為在國內,大眾是最喜歡強調生產平臺的一家汽車企業(yè)。其品牌下MQB、MLB、MSB生產平臺也都經常被人們提及,本片主要介紹MLB Evo的產物。
![]()
如果說前兩個品牌的同平臺車型差價還不算太大,不能讓大家感受到平臺的魅力,那么大眾MLB Evo同平臺產物高達260萬的差價,足以讓人感到震撼。
![]()
作為MLB Evo的入門級產品,A4L的起售價為30.58萬,但MLB Evo的終極產物蘭博基尼Urus的售價則高達291萬,這其中還有途銳、Q7、Q8、卡宴、添越作為過渡車型。同平臺車型價格跨越如此之大,不得不讓人對MLB Evo平臺強大的兼容性表示佩服。
![]()
這時,同學們不禁會問,既然生產平臺相同,那么買一臺同平臺的入門級車型是不是賺到了,是不是也會享受到頂級車型的品質?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同平臺車型有半數(shù),甚至超過半數(shù)的零部件可以通用,但不同品牌定位車型在動力配置、內飾用料、底盤調校以及車輛配置上,都有著天壤之別,而這些差別也使得同平臺車輛在駕駛感受上各有千秋。
![]()
如果這樣還不太好理解,可以將同平臺車型想象成做飯。原材料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入門級車型就好比我們自己做的家常飯,雖然口感不錯,但對味覺總是少了些挑逗;而高端車型就像是星級主廚做出的菜品,雖然原材料與家常菜差距不大,但星級主廚憑借多年的經驗在用料比例、烹飪方法及火候把控上,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這樣做出的菜肴也更吸引我們的味蕾,最后的口感當然也會有很大差距。
![]()
所以說,同平臺入門級車型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提供較高的整車品質,但這并不代表它能帶來與頂端車型相同的頂級感受。同樣如做飯,入門級車型可以保證食材足夠優(yōu)質,但如果想要更好的口感,選擇高端車型顯然更明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