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xù)兩年拿下全球汽車銷量冠軍之后,大眾集團感到了危機,后輩特斯拉在全球各大市場咄咄逼人,一直跟在身后的豐田在積極布局電動車市場,伺機反超。
![14億增持固態(tài)電池公司股份,大眾“補課”積極,要繼續(xù)當銷量冠軍]()
再看看自己,前幾年志得意滿,沒想到電動車上的“功課”已經落下不少,不僅ID系列難產,在動力電池上也一直受制于供應商(當然這是歐洲車企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就有了我們今年看到的場景,在多次和國軒高科傳出“緋聞”后,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操作,拿出約87億人民幣拿下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保證了今后國內生產電動車的電池供應。
![14億增持固態(tài)電池公司股份,大眾“補課”積極,要繼續(xù)當銷量冠軍]()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還表示計劃增持斯坦福大學研發(fā)固態(tài)電池衍生企業(yè)QuantumScape公司的股份,并將追加投資2億美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積極布局固態(tài)電池。
![14億增持固態(tài)電池公司股份,大眾“補課”積極,要繼續(xù)當銷量冠軍]()
一系列的操作背后,雖然讓本就不寬裕的大眾集團付出了大筆資金,但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其實也反映出自己財大氣粗的本質。早在疫情爆發(fā)之前,德系三強就已經表示要通過裁員實現向電動化的過渡,但大眾集團在尚未走出疫情影響之際,就拿出了過百億的資金對未來進行布局,其實反映出了大眾這幾年受的委屈。
![14億增持固態(tài)電池公司股份,大眾“補課”積極,要繼續(xù)當銷量冠軍]()
其實早在打造MEB平臺的時候,大眾就已經意識到了動力電池的重要性,也有過自研動力電池的想法,但是沒想到被韓系供應商表示,如果大眾自研電池就要斷供。要知道大眾手里可是有著奧迪保時捷這些豪華品牌的汽車集團,心里哪能受這種委屈,估計在那時就已經暗下苦心,有朝一日要擺脫被單一電池供應商掣肘的煩惱。
![14億增持固態(tài)電池公司股份,大眾“補課”積極,要繼續(xù)當銷量冠軍]()
另一方面,歐盟嚴苛的排放法規(guī)也讓大眾汽車寢食難安。曾有業(yè)內人士預測,歐洲將會有13家車企達不到歐盟新的排放標準,迎接他們的將是巨額罰款,大眾首當其沖,罰款將會達到40億歐元。眼看時間越來越短,與其被罰款還不如把錢用來投資,積極布局動力電池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而且也在終端給出了很大的優(yōu)惠,盡快把生產的電動車給銷售出去。
那么在花費過百億人民幣之后,大眾能否贏得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