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老司機有個朋友買了一個前驅的奧迪TT,被還幾個 人鄙視了,大家紛紛覺得除了上馬路牙子更方便以外,前驅車簡直毫無優(yōu)點。
要知道,老司機心水的阿爾法羅密歐四葉草版本,也是一輛前驅車,所以必須要為前驅車出來鳴不平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前驅跟后驅的區(qū)別。
首先,我們知道,目前大部分小車,并不是四個輪子都負責驅動,所謂前驅車,就是只有兩個前輪負責驅動,這時車子就是被前輪拉著走。同理,后驅車就是后面兩個輪子負責驅動,車子被后輪推著走。
前驅的優(yōu)點:動力系統(tǒng)結構緊湊,驅動軸短,動力輸出損耗低。在操控方面,前驅車天生具有轉向不足特性,容易駕駛。在布局方面,沒有傳動軸經(jīng)過車廂,可以降低車身中間的隆起,讓車廂可用空間更大。
前驅的缺點:是起步時,前軸荷會減少,導致輪胎附著力降低,影響動力輸出。另外,前橋負荷過大,因為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并且由于車輛前部配重較大,前輪的磨損更嚴重,加速或制動時對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現(xiàn)象更明顯,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后驅的優(yōu)點:前后輪分工不同,轉向輪和驅動輪分開,因此高速穩(wěn)定性較高,車輛爬坡能力強,前后重量分配均勻,好操控,所以大多數(shù)的賽車還是使用后輪驅動。
后驅的缺點:在重心分配上,前驅車顯然不比后驅車。
前驅車造價便宜,省油,經(jīng)濟實用;但容易產(chǎn)生轉向不足,使駕駛員總要彎內(nèi)推頭,前驅車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過彎時明顯頭重腳輕,日常行駛是沒問題的。
相對于前驅車,后驅車能夠提供更大的有效牽引力。
當汽車在加速時,重心會后移,前輪承擔的重量就會減小。如果要求汽車有好的加速性能,后驅就比較合理了。
后驅車的車內(nèi)空間,都要比同級別的前驅車小,這種小不僅僅是后排多了一個突起的傳動軸,而是前后排都是如此。其實這是由于后驅車的特性決定的,而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二者驅動方式不同導致的操縱性差別,使得后驅車必須保證合理的前后配重。
文章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