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長現在這里給各位觀眾老爺道個歉,上禮拜由于稿件安排不到位,所以《你問我答》脫更了一期。因此,今天要給大家補回幾個很有料的問題,問題的嚴重性,關乎到中國汽車產業(yè)的未來……
中國的電池技術這么領先,是不是意味著如果新能源車成為大趨勢后,我們的汽車工業(yè)能實現彎道超車?
![]()
電池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目前需要克服的主要難題,中國在這一塊的確實是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而且是遠甩歐美等傳統(tǒng)汽車強國。
![]()
在傳統(tǒng)汽車領域里,中國由于起步嚴重落后,以至于現在跟其它競爭對手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國內廠商應該也是意識到了這段距離實在太過于遙遠,哪怕是用一個企業(yè)的生命周期去奮斗,也不一定能夠追趕得上。于是,在新能源這個風口上,部分自主廠商看到彎道超車的希望。
![]()
和傳統(tǒng)燃油車發(fā)展不一樣的是,新能源車大家都站在同一個起步點,那么在中國這個有資金又有資源的大環(huán)境下,自然也會冒出一大批出色的企業(yè)。在去年的動力電池企業(yè)銷量排行榜單中,以寧的時代為首的中國企業(yè)陣營有7家站入了前十,在“得電池者得天下”的未來,這個數據于是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將會有統(tǒng)治級的實力。
![]()
當然,解決電池這個主要問題后,電機的功率和效率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在這個點上我們還是要落后于歐洲以及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因此,要想甩開對手,實現真正的彎道超車,我們還要面臨高功率高效電機的研發(fā)難題。
有人一直黑博越油耗高,實際和開車人有關,開慣自然吸氣的開渦輪增壓的油耗肯定高,渦輪增壓的腳下邀請,緩加油。
![]()
雖然這句話沒把根據講出來,但從渦輪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來看,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
![]()
開慣自吸的網友應該都清楚,自吸發(fā)動機的發(fā)力區(qū)間很靠后,尤其是小排量的自吸車型,想要在高速上超車的話,必須把轉速拉得很高,才會有足夠的扭矩把速度提上來。
![]()
舉個最極端的例子,之前本田那臺號稱“自然吸氣之王”的F20C發(fā)動機,最高轉速可以去到9000轉,2.0L的排量壓榨出了250匹馬力,但它這是犧牲了低扭換來的,這臺所謂的高性能發(fā)動機,在6000轉(爆tec)之前,完全就跟家用買菜車一樣的動力水平,扭矩非常弱。但是過了6000轉之后,它的扭矩就會突然爆發(fā)出來。
![]()
反之,渦輪發(fā)動機由于它能在相當低的轉速就可以達到峰值扭矩,所以我們在超車的時候完全不需要把轉速拉得特別高,尤其是日常城市路況變道超車,2000轉出頭就已經可以輕松提速。因此,如果你開渦輪車還像保持著像開自吸車那種駕駛習慣的話,那就是沒有好好利用渦輪的優(yōu)勢,油耗自然也不會低。
![]()
理論上,自吸機器無論是加裝渦輪還是機械增壓,都是可以的。但有個大前提就是,你必須要做好相應的配套強化工作。
![]()
加裝增壓器跟普通刷個ECU完全是兩個概念,增壓器可以讓發(fā)動機的扭矩以及功率實現爆發(fā)式的增長,所以你要調教的東西非常多。
![]()
首先是軟件方面,因為增壓發(fā)動機的壓縮比不允許太高,所以第一步就需要把發(fā)動機原本的壓縮比調低,那么調整點火正時就是必不可少的,延遲進氣門的關閉。如果不把發(fā)動機的壓縮比下調,必然會產生非常嚴重的爆震,已經提前經過一輪壓縮的空氣,在高壓縮比下肯定會產生非常高的溫度,直接提前引燃油氣混合物。
![]()
其次在硬件方面,需要加裝的東西就非常多了。首先是曲柄連桿機構的強化,原廠連桿的強度肯定承受不了暴漲的扭矩,沒有哪家廠商會那么厚道,給你留下那么大的改裝擴量。
![]()
還有就是中冷器的加裝,這是增壓發(fā)動機基本上必備的裝置,需要對進入發(fā)動機內的壓縮空氣進行一輪冷卻,這樣就可以避免爆震的發(fā)生。
![]()
最后還要考慮到的就是變速箱可承受的最大扭矩,是否能夠滿足發(fā)動機的動力輸出,尤其是CVT和干式雙離合變速箱。假如變速箱能夠滿足,那就需要對它的程序重新設定,扭矩的變化肯定不能用原來那套換擋邏輯來工作。
![]()
本期的【你問我答】內容部分就講述完了,大家有什么想要了解得更加詳細的問題,可以在我們的文章下方積極留言!會長一定會用最專業(yè)的知識,來幫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