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玩笑話,大眾只有高爾夫,加個尾巴就是速騰了,拆掉后門就換尚酷了,拉高點就變嘉旅了,再拉高點就成途觀了…,就是這樣一款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兩廂小車,你能想象到它不僅在國內(nèi),甚至在全世界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嗎?高爾夫這輛車,真的還是有點東西的,不然也不會是銷量榜上的萬年“常青樹”。
其實高爾夫賣的不便宜,甚至還有點貴,同級別的??怂?,騏達,甚至價格堅挺的昂克塞拉都賣的比它便宜,而它簡直就是車市中的一股清流,當年在友商降價換市場的時候,它竟然玩起了加價提車的野路子…
如此沒有“性價比”的車,它是靠什么“迷惑”住大家的眼睛,讓我們心甘情愿的為它掏包呢?古話說:凡過人之人,必有過人之處,而高爾夫的過人之處,就在于它研究透了國人。
其實高爾夫這車已經(jīng)很老了,老到你有心的話都可以收集到7代同堂,自1974年伊始,高爾夫這款車就已經(jīng)開始在路上蹦跶,直到如今,它都已經(jīng)有44歲的高齡了。從2003年的MK4正式進入國內(nèi)開始,到此刻它已是在中國混跡15年的“老油條”了。
高爾夫在國內(nèi)長達15年的市場曝光率,導(dǎo)致很多家庭上下兩三代人都認識它,如此一來,就很好的對接了咱們買車時候的傳統(tǒng)—“家庭會議”。試想一下,當你提出買高爾夫的時候,你兒子來一句,這車我知道,我老師就是開這車的;你爸也來一句,大眾牌子的車好像還可以,結(jié)果自然不言而喻。
長時間的市場曝光率帶來了巨大的市場保有量,巨大的市場保有量又吸引了眾多的新生客戶,如此循環(huán)下來,雪球越滾越大,買的人越來越多,車型周邊的維修改裝也越發(fā)成熟規(guī)范,買的人就更多了…
高爾夫的一路高歌猛進離不開市場的良性循環(huán),同樣也離不開它自身產(chǎn)品的特性和品質(zhì),高爾夫不僅是大眾的代表作,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德系的調(diào)性,舒適又不失韌勁兒的底盤,規(guī)整又不跳潑的內(nèi)飾設(shè)計,再加上不俗套又不激進的車身外觀,得“大體”的德系形象就如此隨著歲月流逝而被刻畫在腦海里。
良好的設(shè)計形象無疑可以為高爾夫帶來源源不斷的新生客戶,大眾很早的就意識到這一點,而“套娃”也就是從大眾開始的,你很難去評判“套娃”帶來的影響是好亦是壞,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再不懂車的人,一看到大眾的“臉”,幾乎就能夠知道這是一臺大眾車,可能僅僅這一點,就是大眾堅持這樣做的理由吧。
從MK4到MK5(極少),再到如今的MK6和MK7,好看易上手一直是它的特點,但是論絕對質(zhì)量性,高爾夫栽的跟頭也是不少,至今讓人難忘的就是MK6身上所搭載的DQ200七速干式雙離合變速箱,因為沒有充分考慮國內(nèi)的用車環(huán)境,導(dǎo)致大面積出現(xiàn)變速箱過熱失效問題,正因為當時雙離合的橫空出世給人太過驚喜,導(dǎo)致后續(xù)它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失望感,直到如今,雙離合的靠譜性還在飽受爭議。
高爾夫6的變速箱的確傷人不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雙離合變速箱在不失效的情況下,帶來的駕駛體驗絕對是領(lǐng)先級的,正因為這點,所以在MK7分別搭載了6AT和DSG兩種不同的變速箱情況下,DGS版本的MK7依然賣的火爆,別吐槽為啥不換裝濕式雙離合,換了之后還能是那價兒嗎?
和其他品牌不同的是,高爾夫之所以能讓這么多人癡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它的可玩性和拓展性,10幾萬你能買到一臺高爾夫,40幾萬也可以買到一臺高爾夫,大眾良心在把GTI甚至是R這種高性能版本帶到國內(nèi),說實話這種極其不走量的車型,其實是賺不了錢的,但是大眾為了高爾夫的產(chǎn)品豐富性,寧愿花費更多的成本來維護,就這一點,真的比其他那些只賣能賺錢車型的廠家厚道多了。
也許它的變速箱會讓人擔心,也許它還會燒機油,也許它還不夠有性價比,但是有這么個詞兒很適合它,瑕不掩瑜,一臺車,成千上萬的零件組成的機器,不出任何問題,沒有任何毛病,是不可能的,就連哲學(xué)上都說了沒有絕對的事情,對于一臺車來說,出現(xiàn)問題不可怕,關(guān)鍵是問題的性質(zhì)是否是可控的,有規(guī)律的,能夠積極解決的,如果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那它,就是一臺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