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日本人嚴肅細致,本田更是堪稱工科男的代表。但從雅閣(Accord)、奧德賽(Odyssey)、時韻(Stream)這些挺別致的車名來看,這個工科男其實不缺少感性的細胞。尤其對于奧德賽這臺MPV來說,還挺難把它和那個時刻打算“爆TEC”的本田聯(lián)系在一起的?!?/section>
無可否認的是,從1994年至今的24年時間里,奧德賽已經(jīng)成為本田車系里頭不可或缺的一員。TA既與性能無關(guān),也和操控不沾邊,但卻讓無數(shù)家庭享受了出行的樂趣。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今天就讓知行君跟大家分享一下歷代本田Odyssey的歷史,回顧這位工科男的成長歷程。
上世紀80年代末,MPV鼻祖克萊斯勒大捷龍在北美混得風生水起,HONDA高層開始坐不住了,決定為美國人量身打做一款多功能新型MPV,并給當時狹山廠的工程師們下達研發(fā)任務(wù),新車希望能搭載來自Legend(里程)的V型6缸引擎,并提及未來新車將在美國新建造的工廠進行本土化生產(chǎn)。
![]()
然而經(jīng)過審慎評估之后,HONDA高層認為這個項目沒勝算,于是決定停止研發(fā)計劃。其實說白了還不是因為成本太高,不太敢冒這個風險。不過Odyssey的團隊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在公司領(lǐng)導(dǎo)層的默認之下繼續(xù)開展研發(fā)??梢?,在某些特定時代背景之下,堅持是很有必要的。
![]()
不過現(xiàn)實問題總得要解決,于是初代Odyssey干脆在雅閣平臺上打造,并采用同線生產(chǎn)的策略以壓縮高昂的制造成本。1994年,初代Odyssey正式在日本上市(不是說好的為老美量身定做的嗎?),新車一推出市場便大受歡迎,上市僅一年就售出12萬臺,在此后的兩年時間里,第一代Odyssey的銷量已累計突破30萬臺,并搶了所有HONDA車的風頭,成為了當年品牌旗下最暢銷的車型。
![]()
動力方面,初代Odyssey早期采用了F22B 2.2L直4引擎;中期改款后換成F23A 2.3L直4引擎;末期還用上了J30A 3.0L V6引擎。參數(shù)啥的我就不說了,因為放在鐘愛大排量大扭矩的北美市場,這動力還真不夠看。加上車身尺寸又占不了多少便宜,所以初代Odyssey在北美只能落得水土不服的下場。從而有了第二代Odyssey開始,本田專為北美開發(fā)特供車款的故事。所以“加長加大碼的特供車”真不是大眾的專利,人家本田很早就在北美用上了。
![]()
對了,1996年大概有4000輛左右的Odyssey進入中國市場,中文名叫朗程,當時的售價超過十套房。要是現(xiàn)在能用一臺奧德賽換10套房,知行君表示:“大家都讓讓,這奧德賽我買10臺。”
從第二代Odyssey開始,本田工程師學聰明了,特意花了半年的時間在老美實地串門考察,專門按照美國人的用車習慣和喜好量身打造。于是和晚一年發(fā)布的日規(guī)款相比,胖嘟嘟的美規(guī)版除了整體車身寸尺放大之外(軸距達到了3000mm,日規(guī)僅為2830mm),后車門的開啟方式改為大肚腩喜歡的電動側(cè)滑門設(shè)計。
![]()
至于動力系統(tǒng)方面,初代的略顯弱雞的四缸發(fā)動機顯然對不上老美的口味,還好本田自家還有一臺3.5L V6引擎可以用。早期款最大馬力為213hp,最大扭矩229N·m,匹配老美至愛的懷擋式自動變速箱。而來到了2002年的中期改款上,引擎最大馬力提升至243hp,最大扭矩升至242N·m,變速箱也升級為5AT自動變速箱。這下連挑剔的老美也無話可說了。
![]()
所以第二代Odyssey在美國市場上市不久就成為了當時MPV車型中的銷量冠軍,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銷量相比初代Odyssey增長了數(shù)倍之多。
![]()
在美規(guī)版本推出一年多后,日規(guī)版第二代Odyssey正式面世,二代車款圓中帶方的整體造型比一代更顯時尚,下文提及的Absolute運動版即使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也絲毫不顯過時,二代Odyssey提供6人座或7人座版本供選擇,內(nèi)部主打靈活多變的組合方式,并增加ISOFIX接口以便安裝兒童安全座椅,原本固定在第三排旁邊的備胎也裝回了它該呆的地方,比如說三排座椅下面。
![]()
除此之外,二代車款比初代新增Almas福祉車版和Absolute運動版。其中“福祉車”一詞源于日本,旨在為行動不便的人們提供出行便利,福祉版其主要功能就是為行動不便的客戶方便上下車,在日本本土從k-car至各類型的MPV,都有會有福祉車版。
![]()
至于Absolute運動版則是和旗下御用改裝廠Mugen合作推出的,Absolute版配備了比普通版更大的輪轂、更硬的懸掛調(diào)校、還有外觀、內(nèi)飾上都更著重運動氣息。不過知行君總覺得MPV改裝的話,降低車身才是王道,大家覺得呢?
![]()
另外大家對第二代Odyssey應(yīng)該挺有熟悉感的,因為在2002年4月,廣汽本田(那時還叫廣州本田)投產(chǎn)了第二代Odyssey,國產(chǎn)版Odyssey以日規(guī)版普通版車款為原型,上市前廣州本田還針對國內(nèi)路況和油品與用車環(huán)境進行了多項改造。
![]()
Odyssey在廣州本田國產(chǎn)后,中文名并沒有繼續(xù)沿用坊間“朗程”的名字,而是保留了洋氣英文Odyssey的音譯,也就是現(xiàn)在的奧德賽了。當時它搭載了一臺2.3L自吸引擎,售價為29.8萬元(一口氣比上一代便宜了好幾套房),同年12月,廣州本田為了繼續(xù)拉低奧德賽的入門價,又相繼推出了精致版和普通版,售價分別為27.8萬元和26.8萬元。
初代和第二代奧德賽并非走商務(wù)路線,而是很純粹的家用MPV,這個定位也一直堅持至今。正因為本田的這種專注和堅持,才讓奧德賽沒有被淹沒在時代的進程里,反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至今屹立不倒。
欲知“奧德賽的故事”接下來如何發(fā)展?且聽知行君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