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二十年的好朋友,為了中美互征關稅,吵翻了。
很簡單,屁股決定腦袋。已經在美國生活的人,當然會覺得中國收關稅太高了;而在中國生活的人,特別是汽車人,參與了見證了中國汽車這二十多年來的成長的人,都會覺得:不保護,不收高關稅,中國汽車沒有今天,中國沒有今天。世界大同?早著呢。歐洲還對美國汽車收取10%關稅呢。難道歐洲里的德法不如中國富足,不如中國技術先進?尤其是汽車技術?
![]()
現在不談這些了。中國汽車從前不保護活不下來,今天還保護更是不行,一是沒有充足競爭不利于技術進步,一是關稅壓力太大,不放開不行。
所以,以后的合資股比何去何從,肯定也會放開,如果特斯拉都獨資落戶上海的話,別的品牌為什么不可以?
![]()
嗯,再加上關稅,特斯拉跑來中國獨資建廠了,原來在美國生產的奔馳、寶馬們也快了。雖然說他們都在中國有合資公司,但是,那些大排量的車型,還是在美國生產的,為了躲避關稅,遲早要來中國。因為誰也不能無視中國的市場呀。
還可以說真是“狼來了”,這一天,終于還是來了。
只是,從前狼來了,羊兒太少太小,禁不起餓狼的折騰;如今的狼來了,可以說是來替行業(yè)間間苗,有利于群體健康。有些類似于鯰魚效應,這些年行業(yè)太舒服了,大家快成青蛙了。
![]()
那么,不妨讓我們預測一下,中國汽車行業(yè)的未來會如何?
第一, 企業(yè)更多,產品更豐富,價格會繼續(xù)下降;極少數沒來中國的企業(yè)的產品會很貴,但是,比較高端的產品,本來就是那一些人,也許貴點了,人家更覺得有面子。
第二, 如今的50:50合資企業(yè),在簽約期之內,仍會繼續(xù),只是車型會沒有以前投放積極了。那么,這些企業(yè)會自主研發(fā),比如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那樣,打個品牌招牌,其實都是中國人設計的外國車。
第三, 自主品牌會死掉嗎?如同以往每次有風吹草動,大家緊張地說:自主品牌到了危急關頭?NO,自主品牌絕對不會死掉,相反,比如早就呼吁放開的吉利,就覺得自己終于可以放歸大海了。
第四, 合資品牌更多,但不是以往的合資品牌了,而是強強聯(lián)手的合資公司,中方不再只貢獻市場,還要貢獻技術,貢獻人脈,比如這些天政府主導下簽署的一批中外合資企業(yè)。
第五, 中國汽車會迎來迅猛的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歷程,無人駕駛,智能駕駛,新能源,中國至少會跟世界相差不大或者處于同一個水平。
![]()
我們終于了完成了原始積累階段。感謝龍應圖在入世時的據理力爭,為我們贏得發(fā)展的機會,感謝各位同仁的嘔心瀝血,終于成就中國汽車的今日。以后的路還有很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今后我們會不會像美國一樣,擠兌別的發(fā)展中國家,讓人家放開保護?中國人不會那樣做。一帶一路,共同富裕,人類就是一個共同體。
美國人也不必再酸溜溜地了,世事輪回,三十年河東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