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編輯部里問了很多人一個問題,“最便宜的兩臺MQB平臺車型一臺朗逸一臺寶來,你選哪一臺?”
這個問題問住了很多的同事,同為最便宜的MQB平臺的兩輛大眾車型,相似點太多,突然要從中做一個選擇確實好像還挺為難的。
其實還真有那么點區(qū)別。首先這兩個車在外觀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第一眼看上去很高檔,很像B級車。但你仔細一看的話,還是能看出他們其實就是一個十來萬的車,只可遠觀而不可細看。
講真的讓一個車看起來高檔但又不能干擾到自家更高級別車型,其實也是設計師的功力。在如今A級車和B級車之間的尺寸差距越來越小,很多的A級車尺寸都基本與B級車持平甚至超過B級車。就拿這對雙胞胎來說,朗逸長4670mm、寶來長4663mm,比隔壁標軸的寶馬3系還要長。對比車身尺寸朗逸和寶來確實要稍比標軸的3系大一些,但是它們細看看起來的質感還是遜色于3系。所以,在一個基本同樣大小的尺寸上,既可以設計的讓你驚嘆很多年,也可以設計的只讓你驚嘆一秒就回歸正常。你說這難道不是設計師的功力嗎?
兩車在外觀最大的不同當屬前臉部分,全新朗逸采用了類似全新一代CC的前臉造型設計。進氣格柵的豎向寬度更寬,四條橫向失調(diào)的中網(wǎng)并采用了大面積的鍍鉻裝飾。
寶來則顯的沉穩(wěn)了很多,采用和現(xiàn)款帕薩特類似的設計。進氣格柵從豎向寬度基本與大燈平齊,并貫通左右大燈,中間只有一條橫向的鍍鉻飾條。顯得沒有朗逸那么張揚。
在大燈方面,值得表揚的是兩車均標配了LED的遠/近光燈。只是在造型上有所區(qū)別,把寶來大燈和格柵之間空缺的那個部分補上基本就是朗逸的大燈了。
再來看看車身側面的對比,首先在尺寸上朗逸是比寶來稍大了一點點。寶來的腰線從前門延伸到后尾燈上沿,給人一種“俯沖”的運動感。而朗逸的腰線是從前大燈一直延伸到了后尾燈,顯得整個車身更加修長。另外在朗逸的車窗底部還有鍍鉻飾條,精致感會高于寶來。
最后我們來看看尾部,從尾部明顯可以看出它們設計的借鑒者。全新寶來的尾部設計明顯師從奧迪,而全新朗逸的尾部設計我倒覺得有點寶馬的味道。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朗逸的設計。
內(nèi)飾要提出批評,兩車的內(nèi)飾均已硬塑料為主,用料可以說落后于同價位的車型。我故意選取了自動擋最低配的車型內(nèi)飾,可以看出在低配車型上兩車都沒有智能車機系統(tǒng)和中控彩色屏幕,而朗逸直接就放了一個手機支架,相當?shù)牧畠r。相比之下我認為寶來的內(nèi)飾要比朗逸看起來稍精致一些。
動力方面兩車都采用1.5L發(fā)動機(116馬力)+6AT變速箱和1.4T(150馬力)發(fā)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總成。
底盤上也都是前麥弗遜懸架,后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由于都出自MQB平臺,所以它們的動態(tài)體驗也基本一致。
雖然這兩個方面在調(diào)校上可能略有差別,但是開起來的感受基本不會有什么區(qū)別。這就是MQB帶來的好處,它不保證開起來有多么好,但是總之能保證都不差。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雖然兩個車很相近,但你也不會都買,總會挑一個出來的。就好比你去相親,來了一對雙胞胎姐妹,你說你要哪個好?就算雙胞胎姐妹你兩個都想要,但是法律只允許你要一個。
最后同事們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哪個優(yōu)惠多買哪個,有的說我就要買“德原朗”,有的說寶來名字太土了還是選朗逸,有的說我家離一汽大眾4S店近我選寶來等等。
其實每個回答都沒毛病,的確這兩個車相似地方太多,所以任何一個很小的因素其實就能幫你做出選擇。要我說我就從外觀上做出選擇,就是看你喜歡朗逸的時尚還是喜歡寶來的沉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