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手機,只要使用方式合理,一般都能用3年或以上。然而對于很多年輕消費者來說,一臺手機使用周期可能只有2年甚至更少。每個人都有好奇心,想要體驗新鮮的事物,同時也不甘落后,想長期處于潮流的前端。價值稍低的手機尚且可以頻繁更換,但汽車顯然不是快消品,要怎樣才能令自己的愛車能時刻“保鮮”呢?OTA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式。
雖然不是源于汽車,但汽車確實讓OTA這個詞火了起來。所謂的OTA是Over-the-Air Technology的簡稱,意思就是空中下載技術,即通過無線網(wǎng)絡下載數(shù)據(jù)包從而對系統(tǒng)進行升級的方式。這樣的技術在以前更多的是使用在手機上。而近幾年,該技術已逐步延伸至了智能汽車領域當中。特斯拉無疑就是那個“吃螃蟹的人”,截止到目前,Model S 的OTA升級次數(shù)已達數(shù)十次之多。那OTA對于車輛來說能帶來怎樣的變化?OTA又可以分成哪幾大類?
![]()
SOTA:軟件升級
SOTA是Software-over-the-air的簡稱,意思是軟件在線升級。這是一種相對低階的OTA方式,同時也是不少車型宣傳海報中的OTA所指。這種升級方式更像是平常我們玩游戲時所打的補丁。它雖然不能改善整車性能,但也還是能從操作界面的變換、軟件應用的優(yōu)化等方面給到用戶新鮮感。這種升級方式一般所需時間較短,更新失敗幾率較低,而且對車輛的硬件要求也相對較FOTA低。
其實對于一般的用戶而言,SOTA已經(jīng)夠滿足大家“嘗鮮”的需求。偶爾能給到用戶一些小驚喜,同時也不會改變用戶的駕車習慣,SOTA顯然是在升級當中的一個保守方案。而從技術上看也的確如此,SOTA由于核心系統(tǒng)是處于斷網(wǎng)閉環(huán)狀態(tài),相對而言穩(wěn)妥的多,也安全得多。像《速度與激情》里面車輛直接被黑客控制的畫面暫時也不會出現(xiàn)在只有SOTA功能的車上。
![]()
FOTA:固件在線升級
FOTA是Firmware-over-the-air的簡稱,意思是固件在線升級,它指的是給汽車下載一個完整的固件鏡像或者修補現(xiàn)有的固件。大家熟知的特斯拉OTA正是屬于這個范疇。這是一個能改變車輛性能的升級方案。好比說此前特斯拉Model S所迎來一次OTA更新,更新之后的峰值輸出功率可增加50PS,續(xù)航里程可從596km增加至608km。Model 3也同樣嘗試過能直接改變車輛性能的OTA。通過OTA升級之后,Model 3的剎車距離縮短了6m。一般的車輛就算是換上高性能輪胎以及更強大的剎車系統(tǒng),也未必能把剎車距離直接縮短6m。
特斯拉在FOTA上到底有多強,根據(jù)網(wǎng)絡上的資料顯示,從第一款 Model S 上市開始,Tesla 總計推送數(shù)十次OTA 升級,這還不含一些小版本的升級。升級范圍包含了中控屏顯示及更新、動力及電池系統(tǒng)的能量管理、熱管理、性能優(yōu)化等方面,另外還有與座艙系統(tǒng)相關的像雨刮、座椅、門把手等方面。范圍之廣幾乎涵蓋了整車,這也是為什么特斯拉車主會十分期待每一次的OTA升級。因為在升級過后,他們真的有機會能體驗到“開新車”的感覺。
另外FOTA還可以實現(xiàn)軟件修復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免去車主返廠維修的煩惱。當然除了修復或者調整以外,F(xiàn)OTA還能為車輛導入新功能,例如直接為車輛激活自動駕駛功能。這就需要我們的車企在造車時有很強的前瞻性,對于車輛的硬件設置有提前的規(guī)劃。這對于消費者來說可能也是一個挑戰(zhàn)。你買到的硬件可能到了車輛報廢時都還沒能用得上,試問誰又愿意多花這部分錢呢?
![]()
OTA的缺陷
可以不斷為車輛升級,OTA看似無懈可擊,對于車主百利而無一害。但實際上OTA也有自身的缺陷。目前OTA都是依賴網(wǎng)絡進行的,連接網(wǎng)絡就自然存在被黑客攻擊的風險,從而被別有用心的人控制車輛。不過針對這一問題,目前已有不少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例如博世就為車輛的OTA提供了多層保障,保證從電子控制單元到車載網(wǎng)絡,再到電子電器架構,最后到車輛連接的深度防御。作為博世的子公司,Escrypt深耕汽車嵌入式系統(tǒng)網(wǎng)絡安全市場,為用戶和其他FOTA供應商提供安全核心的解決方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究竟有沒有可能哪天黑客直接越過防護系統(tǒng),控制車輛還真不好說。
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OTA其實是新勢力為了盡快完成交付的解決方案。即便車輛出廠并交付了,但實際上車輛的完成度并不高,車內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后期通過OTA去完善的。這就是說消費者所能買到的只是一個后期或許能變得更好的產品。但在使用過程中是否會因為完成度太低而出現(xiàn)很多BUG,也是不得而知的。說實話,上述的這些問題,車企的工程師肯定比我們更先想到。傳統(tǒng)車企為什么會在OTA上如此保守,可能也是為了規(guī)避這些風險,直接把最完善的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
車企刮起了更換硬件風
OTA還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缺陷,就是無法解決硬件上的問題。而在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有些車企為已交付使用的車輛更換零部件,已達到更好地使用效果。就像理想ONE準備要開始幫助早期座椅硬度不合格的用戶免費更換全新的座椅。因為它們覺得去年12月生產的少量座椅在供應商全新的工廠爬坡生產的時候硬度沒有控制好,造成了座椅乘坐過硬的問題。
特斯拉在前不久為用戶更換過硬件,不過那次升級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被動的。特斯拉被前一段時間爆光的“芯片門”鬧得沸沸揚揚,它們承諾為國產Model 3安裝最新HW3.0芯片,而實際上卻在沒有選裝FSD的車型用上庫存的HW2.5芯片。所幸后來特斯拉還是為上百位車主完成自動駕駛計算機硬件3.0(HW3.0)的升級更換。
![]()
編輯點評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OTA也同樣不例外。它顯然不是什么不可馴服的猛獸。它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顛覆傳統(tǒng)認知的用車體驗,而對于車企而言是趨勢也是挑戰(zhàn)。希望各大主機廠能克服目前已知的OTA缺陷,使得OTA能成為每一臺車上都不可或缺的主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