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汽集團而言,僅僅是活下去,就算勝利了嗎?
“我昨天拿到了offer,月底離職。”
2020年3月5日,一份關于上汽大通《關于2020年薪酬及福利調整說明》的文件在網絡上流傳。文件中指出,“2020年2月是大通歷史上第一次銷售同比負增長,一季度也會如此,企業(yè)面臨虧損?!?/p>
今年3月疫情復工的幾天后,李明宇正式看到了這份《關于2020年薪酬及福利調整說明》,隨即做出了離職的決定。
據悉,調整后的員工工資主要是在績效獎金發(fā)放比例上進行了調整,根據崗位不同,調整后的月績效獎金發(fā)放比例根據不同崗位進行打折,分為43%、71%、83%三檔。此外,年休假補貼、技術中心服裝費等取消。
不光李明宇,王春明在今年春節(jié)后剛剛加入了上汽大通,然而履新幾天后的她無奈必須接受這次的降薪安排,但她仍向公司HR確定了該消息是否包括新入職的員工,后來她得到的答案是,一視同仁。
上汽大通只是上汽集團最早實施降薪的一個板塊,除此之外,上汽匯眾、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泛亞均被稱采取降薪措施,就連利潤最好的兩家整車廠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此后也難逃降薪的命運。
事實上,在2019年業(yè)績增速顯著下滑之后,上汽集團亟須在特殊時期利用降低成本的措施保證企業(yè)正常運營。
據2019年年報顯示,上汽集團實現營業(yè)收入8433.24億元,同比下降6.53%;實現歸母凈利潤256.03億元,同比下降28.90%;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15.81億元,同比下降33.41%。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年國內市場銷售整車2590.5萬輛,同比下降8.0%;而上汽集團全年實現整車銷售623.8萬輛,同比下降11.5%,降幅高于行業(yè)平均。
外界普遍認為,在中國車市整體走低的環(huán)境下,上汽集團利潤、銷量下滑并不意外。
其實早在2019年半年年度報告中,上汽集團就曾解釋下滑原因為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加劇供需矛盾、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在2019年年報中,上汽集團仍將下滑因素歸結到上訴原因中。
這也是自2008年以來,上汽集團交出的最差成績單。
滑坡態(tài)勢加大
2019年7月23日,“偏執(zhí)”于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車總經理王曉秋被正式任命為上汽集團總裁,履新后的他首秀選擇了為上汽乘用車首款智能移動座駕——RX5 MAX站臺。
在當天接受采訪時王曉秋談到,“上汽必須要發(fā)展自主,不能合資獨大?!钡珡纳掀瘓F整體業(yè)績表現來看,嚴重依賴合資品牌而合資品牌的整體下滑直接拖累了該集團的業(yè)績表現。
2019年,上汽大眾實現營收2359.5億元,同比下降9%,實現歸母凈利潤200.25億元,同比下降28.53%;上汽通用實現營收1878.21億元,同比下降16.32%,實現歸母凈利潤109.58億元,同比下降29.85%;上汽通用五菱實現營收857.27億元,同比下降15.45%,實現歸母凈利潤16.99億元,同比下降59.42%。
業(yè)績的下滑勢必是因為銷量的失守。
具體來看,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全年銷量分別為200.18萬輛、160.01萬輛、166.00萬輛,同比下滑3.07%、18.78%、19.42%,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車銷量也同比下降了4.08%至67.32萬輛。
不過目前“合資產品利潤下降,自主產品實力不強”已成為目前多數中國汽車集團業(yè)績承壓的主要原因。雖然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公司銷售下滑相比其他更為明顯,卻仍然是上汽集團銷量支柱,三家公司承擔了上汽總銷量85.5%,而自主品牌仍僅占10.6%。
2019年,上汽大眾的失速被每個人看在眼里。除了市占率逐漸被一汽大眾擠壓之外,譬如帕薩特、途觀L等多款產品在細分市場的乏力也讓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
為了穩(wěn)固市場份額,上汽大眾也采用了下調價格的方式,以此也大幅損耗了利潤。以上汽大眾為例,數據顯示,上汽大眾2018年單車利潤為15,188元,但是2019年單車利潤為10,662元,降低了4,526元。
處在產品調整期的上汽通用也在中國市場迎來了少有的危機。
早在去年,通用就計劃2019~2023年的五年間,將投放總計60款以上全新或改款車型。就實際情況來看,上汽通用已推出的20余款新車或改款車型并未取得良好的市場回饋。另外,“三缸機”也是上汽通用銷量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目前上汽通用已將四缸機重新引入搭載,而這一過程上汽通用的用戶有不少已經流失至德、日系競品品牌。
與此同時,神車不再,面對汽車產業(yè)消費升級的時代變革,曾經作為脫貧工具的上汽通用五菱遭遇轉型困局。盡管上汽通用五菱已經認識到了自己正處于自主品牌乏力、缺乏高端化市場布局以及市場競爭壓力過大和產品競爭力有待加強等問題的困擾,但是之后推出新寶駿等轉型,并沒有幫助其擺脫下降之勢。
就在剛剛去過去2020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團各大業(yè)務板塊壓力并未有所緩解。
受疫情和市場整體下滑的雙重影響,該季度上汽大眾累計銷售新車18.30萬輛,銷量同比下降60.89%;上汽通用累計銷售新車17.92萬輛,同比下降58.03%;上汽通用五菱累計銷售新車16.50萬輛,同比下降61.53%。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乘用車銷量為9.9萬輛,同比減少33.74%;上汽大通銷量2.3萬輛,同比減少21.86%。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上汽集團業(yè)績下滑的本質仍是自主品牌核心技術的缺失和中國汽車消費者對于汽車產品的需求改變。另外,雖然在銷量上仍然領跑,但上汽集團的下滑幅度,已經明顯高于廣汽集團、北汽集團等地方車企。
“就體量和結構而言,上汽集團當前狀態(tài)頗具代表性,更像是國內大型汽車集團的縮影?!逼囆袠I(yè)評論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在行業(yè)增速明顯放緩,疊加市場競爭環(huán)境持續(xù)加劇的背景下,上汽集團各大板塊銷量均遭遇不同情況的重挫也就在情理之中。
緊褲腰帶“過日子”
接下來,上汽集團所面對的市場競爭勢必更加強烈。
中汽協(xié)曾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銷售同比下滑2%。受疫情影響,這一目標難以達到。中汽協(xié)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2020 年汽車銷量降幅將超過2%。但因國內外疫情尚不明朗,中汽協(xié)暫無法給出明確預期。此前,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已把2020年乘用車銷量預期調整為下跌8%。”
對此,上汽集團曾多次調整銷量目標。2019年,上汽集團將原本預期的710萬輛年銷量目標下調至650萬輛,卻仍未達到。面對2020年,上汽集團將銷量目標定為600萬輛左右。
然而,2020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團累計銷售新車67.90萬輛,同比下降55.71%,僅完成年度目標的11.31%。
面對市場的持續(xù)深度下行,多家汽車企業(yè)開始瞄準汽車行業(yè)發(fā)展新趨勢,包括建立起全球聯動的自主研發(fā)體系以及新能源汽車自主核心技術、智能網聯和共享出行等項目。
上汽集團也不例外,王曉秋在上任后也提出了“電動化、智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戰(zhàn)略。在業(yè)績解讀中,也將亮點放在了新能源車銷量增長、以及海外市場的增長。
從短期發(fā)展來看,上汽集團的“新能源+走出去”戰(zhàn)略有一定起色。數據顯示,上汽集團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8萬輛,同比增長30%;海外市場整車銷量達到35萬輛,同比增長26%。
在“智聯化”方面,上汽集團2019年共投入研發(fā)費用133.9億元,圍繞智能駕駛產業(yè)鏈,在域控制器、智能網關、智駕底盤、ADAS系統(tǒng)等領域均有相關布局。在推動企業(yè)轉型方面,上汽乘用車與上汽大通跨足智能定制、數字化轉型和智能駕駛等領域。另外,隨著5G技術的發(fā)展,上汽集團也與包括阿里集團等互聯網公司進一步深化戰(zhàn)略合作,欲發(fā)力汽車出行平臺、自動駕駛、汽車行業(yè)云等領域。
不過在外界看來,包括共享出行和智能網聯等屬于持續(xù)投資項目,短期盈利較為困難。
例如作為“共享化”代表的享道出行對于營收主體目前尚不能形成影響。而在自動駕駛業(yè)務方面,目前尚難成氣候,百億研發(fā)費用帶來的增長短期內無法體現在營收與銷售的數字中。
所以從業(yè)績報告中也能夠看出上汽集團正在壓縮費用預算,全員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報告顯示,2019年上汽集團共投入147.68億元用于研究和開發(fā),較上年同期下滑7.25%。除研發(fā)轉化率較低之外,上汽集團還可能存在研發(fā)遲遲沒有具體成果從而導致研發(fā)中止的情況。
另據《投資時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汽集團研發(fā)費用占營收比重為1.75%,而比亞迪為6.59%。不過從研發(fā)投資絕對值來看,上汽集團過百億元的研發(fā)費用,仍位列A股24家上市車企之首。
隨著未來市場不確定性繼續(xù)加大,為此,上汽集團方面欲采取措施盡可能降低風險。
“活下來”
“車市道路千萬條,活下去是第一條。”
王曉秋從上汽乘用車到上汽集團一直反復惦念著這句話。中國車市持續(xù)走低,市場格局已經從過去的“你好我好”變成了“你死我活”。誰能在車市寒冬“站得住”,誰就能贏得繼續(xù)發(fā)展的機會。
4月22日,上汽斯柯達宣布下調全系產品指導價,下調幅度為500元~2.45萬元。斯柯達成為今年疫情期間首個全系產品進行官降的汽車品牌。這也是經過一年多的醞釀,斯柯達品牌終于決定重新調整在華品牌定位的第一步。
不過據媒體報道,斯柯達的官方降價并非是因疫情影響而被動降價,而是企業(yè)的主動而為。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zhí)行副總經理賈鳴鏑在當天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調整也是基于積累了近一年的對斯柯達品牌的研究而做出的。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做了很多工作,在做斯柯達品牌重定位的準備。”
早在2017年,由于市場環(huán)境逐步惡化,就發(fā)生過多次“官降潮”,不過成為今年首家宣布“官降”的汽車品牌,斯柯達想要僅憑降價就從市場競爭中取勝也并非易事。
從打響“降薪到官降”的雙槍,上汽集團今年在求生欲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
不僅如此,為了在車市“寒冬”下更好生存,上汽集團還開啟了“抱團取暖”的模式。去年12月,上汽集團與廣汽集團聯合發(fā)布公告,宣布簽署為期5年的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這也是中國地方國資委旗下汽車集團公司首次進行戰(zhàn)略合作。
彼時,上汽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位列《財富》世界500強39位,旗下擁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上汽紅巖依維柯等整車品牌。廣汽集團是中國排名前五的汽車制造商,位列世界500強第189位,旗下擁有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廣汽三菱、廣汽菲克等整車品牌。
但此時,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產銷分別出現顯著下滑,也同時具備著做強、做大自身的需求??陀^上,雙方通過多渠道、多業(yè)務領域的合作,能夠降低彼此的研發(fā)成本,同時使雙方具備共抗風險的能力。
同時,這也并非中國汽車集團之間的首次強強合作。2018年3月,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制造領域合作項目正式簽字啟動,標志著中國汽車行業(yè)“國家隊”戰(zhàn)略合作開始落地,并逐步向縱深推進。
目前,除了不斷降低成本并推出能夠刺激市場的車型還有一系列正待上汽集團要去解決的問題。隨著國內外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競爭對手群越來越龐大,國內包括比亞迪、吉利、長城在內的更多自主品牌崛起以及合資品牌價格下探,上汽乘用車面臨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
或許就如王曉秋所說,活下去是第一條?,F在最重要的就是先活下去,沒有銷量就什么都沒有,有銷量就有希望。
可是對于上汽集團而言,僅僅是活下去,真的就算勝利了嗎?
注:應受訪者要求,均為化名。
-END-
目前已入駐平臺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看點|車家號
新浪微博|汽車頭條|汽勢傳媒|搜狐號
嗶哩嗶哩|界面新聞|車友頭條|百家號
網易|大風|易車|新知|趣頭條|愛咖
蓋世大V說|有車小程序|ZAKER|抖音
長按二維碼關注BUSINESS CARS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