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刀斬亂麻,就如同醫(yī)學中治療癌癥時的放射療法,雖然可以殺滅癌細胞,但也會損害身體健康的細胞,如今北京城市車輛繁多,道路擁堵,可謂一大“癌細胞”,同理采用快刀斬亂麻的“放射療法”,也會有副作用。
今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發(fā)布《關于對部分載客汽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加強對外地牌照車的進京管理。根據《通告》要求,自2019年11月1日起,外省、區(qū)、市核發(fā)號牌(含臨時號牌)的載客汽車,進入六環(huán)路(不含)以內道路和通州區(qū)全域范圍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駛的,須辦理進京通行證。
在進京證辦理次數上,每輛車每年最多辦理進京通行證12次,每次辦理的進京通行證有效期最長為7天,也就是說,每輛外地牌照車輛每年最多可在北京行駛84天。值得注意的是,《通告》要求,在“進京證”有效期屆滿前,車輛應駛出上述限行范圍,未辦理進京通行證或進京通行證超過有效期,在上述范圍內支路等級以上城市道路停放的,根據停放天數相應扣減當年可辦理進京通行證的天數。
未辦理進京通行證或進京通行證超過有效期,進入上述范圍道路行駛的,認定為“違反禁令標志指示行駛”的違法行為,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處罰。未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在上述范圍(六環(huán)內)周邊道路設置禁令標志,并通過增設、整合道路及城市公共空間視頻監(jiān)控資源,加大執(zhí)法和處罰力度。
![]()
截至2017年末,北京常住人口為2170.7萬人,算上六環(huán)以外的外地機動車輛,機動車總量接近700萬輛,其中京牌車輛總數為596.8萬輛,非京牌車輛約有100萬輛。按照《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交通發(fā)展建設規(guī)劃》和《北京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實施工作方案(2017年—2020年)》要求,到2020年底,北京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要控制在630萬輛以內。
從目前現狀來看,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嚴重超標,如果能夠將這100萬輛外地車剔除,保持本地車輛每年10萬以內的增長,則剛好能夠達標,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北京政府會出臺限制外地車的政策了。但在一品君看來,這樣的做法正如開頭所說,快刀斬亂麻,總會有副作用的。
在北京這座充滿人情味的大都市里,還有很多人是需要一輛車去接送一家老小的,被本地牌照限制購車,只能通過外地牌照暫時過渡一下,如果連這點權力都被剝奪,那還是有些殘忍。另外在兩千多萬的常住人口中,有車一族只占三分之一,在尾號限行以及早晚高峰期外地車輛禁止駛入五環(huán)以內的限制下,高峰期時行駛在路上的車輛預計最多不會超過500萬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在高峰期出門,也不是所有有車一族都會選擇開車出行。
![]()
而且從高峰期道路擁堵的實際表現來看,擁堵的重要原因還是在于大多數車輛總是集中在部分區(qū)域,這也是各類導航APP在設計出行路線時,新增避開擁堵方案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如果在高峰期人人都能夠合理駕駛,不發(fā)生交通事故,即便車輛繁多,整體出行體驗還是可以接受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以北京目前的城市交通建設現狀,勉強還可以承受當前的出行需求。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北京城市交通擁堵,車輛太多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想要緩解擁堵問題,還有更好的方式,首先當前的北京城市交通建設還有進一步發(fā)展的余地,如果能夠將一些狹窄的路口擴建,增加一些支路,則可以將高峰期擁堵在部分區(qū)域的車輛疏通開來,從而讓廣大市民在出行時,能夠有更多的路線選擇,擁堵問題自然可以得到解決。
![]()
其次,造成擁堵的原因,還有一部分在于人為,一些車主的不良駕駛習慣,在高峰期上路時,經常會造成事故,有時在發(fā)生事故之后,還占著行駛主道路不挪開車輛,導致后續(xù)車輛難以前進。因此與其限制外地車輛進京,倒不如限制這些具有不良駕駛習慣的車主上路,將這些車主的信息與電子眼同步,高峰期禁止出行或者多長時間不允許駕駛車輛,人人都能文明駕駛,道路也會更加寬敞。
而這些方法只是治理北京城市交通擁堵的方案之一,想要讓道路通暢,還有更多的方法,但不論怎么說,將外地車一棍子打死這樣的做法還是有些操之過急,起碼現在來說是這樣。與其限制外地車輛進京,倒不如把道路交個那些遵守交通規(guī)則,謹慎文明駕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