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小編寫小眾車型的“感悟”篇時,閱讀量總不會太高。我寫過性能車、寫過轎跑,今天要寫寫另外一種我“摯愛”的車型——旅行車。
![]()
最近在大飆車斗魚直播間,旅行車的熱度非常高,貌似我們很多粉絲都是旅行車愛好者,聊得不亦樂乎。在瀏覽眾多汽車類網(wǎng)站、論壇時也能發(fā)現(xiàn)很多旅行車的車迷。但愛好歸愛好,平時跟我們咨詢車時,問的卻都是“30萬左右買什么SUV好?”這種問題,沒一個考慮旅行車的。
![]()
旅行車的英文是“Wagon”,所以很多人會取其諧音,稱這種車型為“瓦罐車”,這個昵稱很好的詮釋出了它的實用性。比起轎車,旅行車溜背式的后備廂多了一大塊可放行李的容積,有著不弱于SUV的裝載能力。同時,它還兼具轎車的舒適性、燃油經(jīng)濟性和操控性,全方位滿足日常家用需求。
![]()
![]()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些年火爆的SUV真的有些看膩了?路上但凡有輛旅行車從面前駛過,絕對能讓人眼前一亮,趕緊回頭多看幾眼的同時,還在心里暗暗說一句:真漂亮。
![]()
旅行車的大本營在歐洲,占據(jù)了歐洲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遍布大街小巷。然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入華至今,旅行車一直還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春天,一直水土不服。為此,小編總結(jié)了幾點原因。
國內(nèi)消費者不買旅行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車型少和買不起。合資品牌或者國產(chǎn)品牌旅行車車款太少,而且大多數(shù)的旅行車,都以進口車銷售為主,畢竟國內(nèi)需求量不大嘛,國產(chǎn)也沒有必要。多花將近一半的價格就只為買一個大屁股?我想再有情懷的瓦罐黨也要低頭看一下手里的錢包。
![]()
很奇怪,在國人心里只有三廂轎車才是真正的“車”,也許是受以前捷達桑塔納這類車的影響,認為汽車就應(yīng)該像轎子,必須前有車頭后有車尾,看起來才大氣端莊,才能稱得上是一輛“車”。
![]()
而旅行車的大屁股則給人一種頭輕腳重的感覺,實在勾不起中國消費者太大的興趣。久而久之,我們買車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轎車,鄰居家門口停著的是轎車,我的也必須是,不然就感覺自己沒面子。所以你看,很多人買車都是優(yōu)先考慮邁騰、A4,而蔚領(lǐng)、蔚攬很多人甚至連名字都沒聽過。
![]()
![]()
和SUV相比,旅行車還是太“小資”。都說向往“詩和遠方",但和一年都動身不了一次的自駕游相比,每天上下班路上過大坑、上馬路牙子停車才是硬道理。所以在中國市場,就算你旅行車優(yōu)點再多,也遠不如一輛前置前驅(qū)轎車底盤的城市SUV。
![]()
盡管旅行車在國內(nèi)如此水土不服,小編還是會支持那些喜歡旅行車的朋友。畢竟我們需要多元的汽車文化,假如街上全是轎車和SUV,得有多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