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底,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億輛,并且其數(shù)量仍在持續(xù)增長,而民用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也勢必伴隨著城市交通擁堵情況的加劇,人們的通勤時間也因此變長。
通勤時間的延長,意味著人們停留在車內的時間也在逐漸增加。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人一生在半密閉空間度過的時間大約占90%,其中車內空間占比為5.5%。按照80歲來計算,一生共有29200天,而待在車內的時間大約為1445天。
人們長時間待在半密閉空間內,空氣質量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事實上,車內空氣質量的投訴量長期居高不下,截至2019年12月17日,有關車內異味的累計投訴量高達10059宗,位列車質網故障問題排行榜的第十一位。
近年來,消費者幾乎到了“談味色變”,車內味道和車內空氣質量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某些污染物會以氣味的形式讓車內乘員感知,但很多污染物是無色無味的,可謂是車內“隱形殺手”。
車內空氣質量應該關注什么?
車內環(huán)境由車頂棚、門內飾、座椅等結構和車內飾品組成,加上空調設備的作用,綜合形成了與車外不同的車內氣候。車內空氣質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主要分為4個部分:
1、車外空氣污染:大氣環(huán)境中的煙霧、硫化氫和吸入性顆粒等污染物會經風口進入車內;
2、發(fā)動機燃燒產物:發(fā)動機燃燒產生的氣體會經車體間隙及連接處進入車內;
3、車內揮發(fā)性有機物:汽車內飾材料中釋放出的有害氣體;
4、車內細菌:由于汽車空調系統(tǒng)的冷凝器部分環(huán)境潮濕,容易滋生細菌,內循環(huán)可能導致細菌在車內傳播。
雖然車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多種多樣,但目前全世界評價車內空氣質量的標準主要針對揮發(fā)性有機物(VOC),并且重點對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8種物質進行控制。
以甲醛為例,當其濃度大于0.08毫克/立方米,會引起眼紅、咽喉不適等癥狀;濃度超過0.1毫克/立方米,眼睛和黏膜細胞會受傷害;含量達到達到30毫克/立方米時,會立即致人死亡。即便環(huán)境中甲醛含量低,長期處于暴露環(huán)境中,也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白血病等重癥。這八種物質被稱為“五苯三醛”,在車內含量和出現(xiàn)頻次較高,毒性較強,因此成為重點控制的目標。
車內VOC有什么評判標準?
目前,多國都已制訂了相關標準,其中KOR為韓國國家標準,JAMA為日本自主行動計劃 ,國內新版標準處尚于意見征求階段。
與韓國和日本相比,中國的標準要求相當高。例如,車輛檢測過程中,韓國只需將車門封閉2小時,中國則為16小時。檢測車輛封閉時間越長,車內揮發(fā)性有害物質濃度就越高。
然而,十分遺憾的是,GB/T27630-2011《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只具備指導性、建議性,不具備強制性,這一遺憾也造成了消費者的困境。
如何做好車內VOC防護?
車內VOC的主要來源于零部件和內飾材料,要降低車內VOC,需要車企依據(jù)GB/T 27630-2011限值指標,對車型設定VOC排放控制目標。但是,國標不具備強制性,因此一輛汽車的VOC含量是否合格,消費者無從得知,而且VOC的檢測設備要求高,涉及到離子色譜法和反射干涉光譜法等,對于普通用戶來說,費用過于高昂。
基于消費者汽車健康意識的覺醒,中國汽研結合汽車行業(yè)、醫(yī)療行業(yè)、通信行業(yè)的研究資源,發(fā)起和主導了 “中國汽車健康指數(shù)”測評。在現(xiàn)階段,中國汽車健康指數(shù)主要針對車內揮發(fā)性有機物(VOC)、車內異味(VOI)和電磁輻射(EMR),后期還將加入針對顆粒物(PM)和致敏風險(VAR)的測評。
目前,中國汽車健康指數(shù)已對28款車型進行了測評。通過得分高低,消費者就可以直接判斷一款車型的VOC含量是否合格,車內異味是否強烈,以及車內電磁輻射是否超標。未來,中國汽車健康指數(shù)也將積極開展測評工作,拓展測評的維度,爭取為消費者提供更廣闊、更全面的參考。
除了購買健康程度高的車型,消費者也可以通過一些技巧降低車內VOC的含量。
盡管不少人會推薦活性炭、光觸媒和負離子凈化等產品,但是這些黑科技的效果往往作用十分有限。例如,活性炭屬于被動式物理吸附,甲醛就是它的獵物,而活性炭就是一個沒有誘餌的陷阱,只能等獵物自投羅網。
其實,通風是有效降低車內VOC的一種方式。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良好的通風情況有助于降低VOC含量,在通風30分鐘后,VOC含量會顯著降低。同時,也有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車內VOC的濃度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提高。甲醛沸點為19 攝氏度,在29攝氏度以上,甲醛揮發(fā)速度較快。
一輛新車可以通過高溫暴曬加速VOC揮發(fā),然后利用通風,就可以有效清除車內VOC。需要注意的是,老車不適用暴曬。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車內的VOC會逐漸降低,達到一個穩(wěn)定狀態(tài),但暴曬極有可能讓原本穩(wěn)定的材料再次散發(fā)有害物質,而且車內內飾也會加速老化。
因此,在日常用車中,我們需要多開窗通風,同時要盡量避免在高溫狀態(tài)下進入車廂內。
在疫情環(huán)境之下,汽車空氣過濾系統(tǒng)的要求愈發(fā)嚴格,但是對車內空氣質量的關注不應該止步于此,車內VOC和VOI同樣應該成為關注重點。如今,人們在車內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車內空氣質量問題不能被忽視。
本期汽車健康診所主要針對車內VOC的危害進行講解,如有任何疑慮,歡迎你提問,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