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普及此話題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旅行車;不少朋友和我說旅行車現在的困境,只得責怪旅行車進入中國的時間太短。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在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的老百姓還在羨慕“萬元戶”的時候上海大眾便已經把桑塔納旅行版帶到了中國(第二代passat B2旅行版)。在那個百姓對私家車一無所知的年代,似乎旅行車與任何車型在百姓眼里都是非常奢侈的東西。
![]()
當然在桑旅之后,廣州標致在90年代初也引入了標致505SW8,上海通用在上世紀末引進了賽歐SRV,南京菲亞特則引進了菲亞特周末風。在那個年代的汽車市場中,旅行車貌似已經擁有了幾分市場。
![]()
但是當時中國市場方興未艾,廠商們也只是將單純將旅行車種引入市場,而缺乏對“旅行車”這個概念的普及。然而國人對家用車的認知還只停留在三廂車上,使得直到現在,旅行車在中國的普及相當緩慢......
![]()
長久以來,國人對購車選擇的一個很大的局限就是狹隘的審美觀,這導致三廂車在中國市場剛發(fā)展的一段時間里形成了壓倒性的優(yōu)勢。幸運的是,這種狀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中國市場的體量不斷增大,可選的品種越來越多,旅行車市場盤活的可能性已經開始一點點地浮現了;于是乎越來越多的旅行車以及與旅行車相似的車型(MPV)奔跑在了祖國道路上。
![]()
![]()
![]()
隨著國人的用車歷史的積累,百姓們已經逐漸開始理解自己的用車需求,對實用性的訴求開始反制單純追求傳統(tǒng)審美、追求面子的片面訴求;于是乎MPV的車型逐漸增多了,從入門MPV到豪華MPV,這個車型的走俏則充分說明了國人的審美和需求的固有意識已經被徹底打破了,國人不會再將MPV與“面包車”劃上等號了。
![]()
![]()
那么問題來了,同時也是困擾著大多數車友的問題;一位剛提寶馬2系的朋友請求加入組織,我很抱歉的和這位朋友講述了MPV與旅行車的區(qū)別;也不只這一位朋友被我的車到底是MPV還是Wagon所困擾,下面瓦罐君簡單的闡述一下這兩種車型的區(qū)別。
![]()
的確從外觀來說,MPV與旅行車非常像,它們都擁有比傳統(tǒng)兩廂車更加修長的車身、它們都擁有比傳統(tǒng)兩廂車多出來的一對兒車尾的D柱。
![]()
Wagon內飾解剖圖
(瓦罐君當年買車海報翻拍)
![]()
MPV內飾解剖圖
直觀的從兩種車型的內飾解剖圖上可以看出它們最明顯的區(qū)別,大多MPV的座位是大于5座的,而大多Wagon的座位則和普通三廂車一樣,車內空間利用組合各有千秋。
![]()
![]()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區(qū)分方式,就是看兩種車型的行李箱,Wagon的行李箱通常是非常寬大的,而MPV的第三排座椅不放倒時,行李箱的空間是非常狹小的。
![]()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旅行車都擁有B柱前幾乎完全一樣的三廂車,通過把車尾加高齊平至車頂,形成的這臺三廂車的旅行版本的車型稱之為Wagon(GOLF除外)。而MPV則很簡單,它們僅僅擁有這一種寬大形狀的車型。
![]()
至于操控動力,這一定沒有反對意見,Wagon的操控與動力完全與普通轎車一樣,甚至更優(yōu)于自家同門轎車;而MPV,我想大家都清楚瓦罐君想要說些什么了吧...
![]()
我想現在,相當部分的朋友搞清MPV和Wagon的區(qū)分了吧...ChinaWagonClub雖然擁有相當壯觀的旅行車友數量,但旅行車要在國內重新抬頭,除了外部的市場環(huán)境需要持續(xù)改善之外,旅行車市場自身也需要調整...期待更多旅行車主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