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周,中國車市最大的新聞應該還是增值稅降低的問題,因為這導致了中國車企,特別是豪華品牌的一波又一波官降。
奔馳宣布5月1日起下調(diào)建議零售價,最高降幅超過32000元;
捷豹路虎官方表示,從5月1日起調(diào)整中國市場在售車型的官方指導零售價,最大降幅將達到2萬元;
林肯也表示將對旗下全系5款車型的售價進行調(diào)整。其中,林肯領航員調(diào)價幅度最大,降幅接近10000元。
此外,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在5月2日聯(lián)合發(fā)表聲明,宣布將下調(diào)在中國銷售的汽車產(chǎn)品和摩托車產(chǎn)品的廠家建議零售價,最高降幅也達到了32000元;
這一波又一波的官降,似乎總覺得少了點誰?是的,奧迪還沒發(fā)話,這位在中國最暢銷的豪華品牌,怎么能夠缺席呢?
終于,5月3日,奧迪也按捺不住,加入了這一波官降之路,但似乎與之前幾位小伙伴的方式不同,奧迪僅對A5、S5兩款車做了價格調(diào)整,不過,降價幅度是最大的,達到了4-6萬元。
當然,我也知道各位不是差那幾萬塊的人,而是差另外幾十萬的人,但既然要吃瓜,那咱們今天就吃個透!
這一輪“豪車官降潮”,主要是源于3月28日下達的官方通知,即從今年5月1日起,制造業(yè)等行業(yè)增值稅稅率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yè)及農(nóng)產(chǎn)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將從11%降至10%。
汽車制造自然是受益行業(yè),而增值稅的降低,意味著造車成本的降低,所以才有了這一波又一波的官降。
“官降潮”里誰主動?誰被動?誰又心不在焉?
說實話,響應稅率調(diào)整,主動官降,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負責任的車企,怎么說也是將這部分利潤下放,讓消費者得益。即便這幾千或者幾萬塊,對于這些動輒幾十上百萬的豪車來說不算什么,但細說起來,交個保險,交個上牌費也是極好的。
不過,并不是所有官降都是主動讓利消費者,而是迫于輿論,被動官降,否則會顯得不夠牌面。
咱們以BBA為例,在這輪“豪車官降潮”中,奔馳和寶馬率先發(fā)布官降聲明,幅度最高的在32000元左右,惠及車型都非常多,寶馬甚至達到了三大品牌全系產(chǎn)品??蓨W迪的官降,來得最遲,也最沒有誠意,僅A5和S5兩款小眾車型,即便是降價幅度在4-6萬元,那也是沒多少人能享受到的。
我們從一位奧迪銷售人員手中拿到了最新的終端優(yōu)惠幅度,其中優(yōu)惠幅度最大的奧迪Q3 2.0T 四驅(qū)運動型,優(yōu)惠幅度達到了23%,也就是常說的7.7折。而被消費者最為熟知的奧迪A4L、奧迪A6L以及奧迪Q5車型的最大優(yōu)惠幅度分別達到了18%、18%以及20%。而奧迪A5在官降之后的優(yōu)惠幅度依然達到了6%-12%,什么意思呢?就是官降幅度還沒人家終端優(yōu)惠幅度高呢。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奧迪現(xiàn)在在BBA中的地位了,當然,這里說的是中國市場。
2017年,原本大部分人都以為奔馳將取代奧迪成為中國一線豪華品牌的頭把交椅,但最后卻劇情大反轉(zhuǎn),奧迪以超595288輛的成績繼續(xù)爭霸中國豪華車市場,僅2017年12月就收獲了68948輛的成績,創(chuàng)下史上最佳單月銷量紀錄。
今年第一季度,奔馳累計銷售新車16.99萬輛,同比增長17.2%。奧迪一季度銷量達15.37萬輛,同比增長42.1%。
雖然,從銷量上來看,兩家咬得很死,但從終端上來說,奧迪在華銷量的含金量是遠不如奔馳、寶馬的。
相比于奔馳4S店銷售的傲嬌來說,奧迪4S店銷售們的日子自然是不好過的。畢竟現(xiàn)如今奔馳的銷售真的可以用傲嬌來形容,客戶絡繹不絕,價格也是非常穩(wěn)健。2017年,奔馳全系車型基本只有A級有少量的終端優(yōu)惠,此外從C級到S級,基本沒有優(yōu)惠。今年,奔馳E級的優(yōu)惠也只在兩萬元以內(nèi),反觀奧迪A6L的優(yōu)惠,不妨回看上面的表格。
也就是說,在此次豪車“官降潮”中,奧迪明顯有些心不在焉。一方面,就算官降了,也只是在原本的優(yōu)惠幅度上加以微調(diào);另一方面,又迫于輿論壓力不得不官降,那就拿個A5出來降價吧。
長此以往,保值率恐成奧迪最后一根稻草!
雖說這波官降潮對奧迪的終端售價并沒有太多影響,但在此之前,奧迪的終端價格早就扛不住了。以其旗艦車型奧迪A8為例,目前最新一代車型剛上市不久,價格還算堅挺,但上一代奧迪A8L的優(yōu)惠幅度在很久之前就達到了20%,也就是說指導價118.88萬元的車型,終端售價已經(jīng)在95萬元左右了,與新款奧迪A8L的入門版車型價格相近。
而據(jù)我們在4S店了解到的情況,售價為40.6萬元的入門版奧迪A6L,終端售價已經(jīng)在34萬元出頭。
但其實,即便是新車,奧迪品牌旗下車型過得也不算好,就像此次官降的對象——奧迪A5,上市不到一年,不僅官降,同時還有6%-12%的終端優(yōu)惠。這也就不難預計,即便是作為旗艦車型,再過段時間,全新奧迪A8L應該也會出現(xiàn)降幅。
這樣大幅的終端優(yōu)惠,放在二線豪華品牌還有得說,可是放在銷量如此龐大的奧迪身上就是另一番滋味了。首先,這對有意愿入手新車的奧迪意向車主來說是件好事,畢竟可以花更少的錢,但其次要知道的是,這對于奧迪車型的保值率會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
根據(jù)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委員會發(fā)布的2018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
在國產(chǎn)中級轎車車齡3年保值率排名中,“奔馳C級新車產(chǎn)品線和使用成本控制較好,因此保值率相對較好。奧迪A4L市場存量大,受新車降價影響,所以保值率有所下滑。”
此外,受終端價格影響,奧迪A6L、奧迪Q5等車型的保值率均出現(xiàn)下滑。
又一重擊?上汽奧迪疑似板上釘釘?
5月4日,網(wǎng)上一篇關于上汽奧迪的文章引起業(yè)內(nèi)高度關注,文中稱“一位接近上汽奧迪項目組的知情人士向某汽車媒體透露,如不出意外,今年年中,上汽就會與德國奧迪方面簽署A7L國產(chǎn)化生產(chǎn)的相關合同。”
不論此事是否可信,但就目前奧迪的情況來看,上汽奧迪成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要知道,奧迪去年在BBA中的全球銷量排名為倒數(shù)第一,最大的中國市場又被奔馳超越。而奔馳在華已有北京奔馳和福建奔馳兩家合資企業(yè),寶馬也爆出與長城簽約,尋覓到了華晨之外的第二春。那既然一汽大眾奧迪的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那么在華尋找第二春,勢必成為奧迪的工作重點。
此外,從具體車型上來分析,奧迪A7國產(chǎn)的傳聞早已放出,可現(xiàn)如今一汽大眾奧迪似乎并沒有空閑來給奧迪A7L再新增一條MLB Evo產(chǎn)線,因為不僅奧迪Q5L馬上要進入市場,一汽大眾方面,今年還有新CC、探歌等車型加入,這么看來,奧迪A7L還真可能如網(wǎng)上所言,由上汽奧迪出品。
此外,在今年北京車展奧迪展臺上,最讓看官們失望的,應該是奧迪Q2L的跳票了,而奧迪方至今沒有給出具體原因。那是不是因為奧迪、一汽、上汽三方還沒有最終確定由誰來生產(chǎn)這款備受期待的SUV呢?即便是去年底奧迪Q2L已經(jīng)在佛山工廠下線,可隨后還有Q4、Q6甚至即將在上海全球首發(fā)的奧迪Q8!這些車又將在哪個工廠下線呢?
如此一來,“三亞聲明”豈不成了一紙空文?要知道這張所謂的聲明,完全有可能是奧迪的緩兵之計,具體怎么商議的,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而作為一名吃瓜群眾,只知道如果上汽奧迪真的出現(xiàn),對于一汽大眾奧迪來說,可能又是一記重擊,而且可能有點頭暈目眩。當然,這也要怪一汽大眾奧迪自己沒把身體養(yǎng)好,給了別人出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