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收到疫情的影響,雷諾最新發(fā)布的Morphoz概念車一定會成為日內(nèi)瓦車展上最亮眼的明星。因為Ta不是一臺普通的概念車,其可以通過變換車身形態(tài)將轎車、雙門轎跑以及SUV車型的功能屬性融合在一起。沒錯,這是一臺可以變形的車。
![]()
Morphoz概念車第一個可變形的部分是車身。
車身長度的可變形即使是在概念車中也非常少見,所以Morphoz概念車也是最有變形金剛“內(nèi)味兒”的車了。雷諾的想法是,通過改變車身長度從而加裝更多的電池組,進而增加Morphoz概念車的綜合續(xù)航里程。換電的想法似乎聽起來有些抄襲蔚來,但雷諾對于換電的想法其實可以追溯到與以色列公司Better Place的合作,只不過這家公司在2013年不幸破產(chǎn),這才導致這一想法無疾而終。
![]()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以Morphoz概念車并不是完全換掉整個電池組,而是在原有40kWh電池組容量的前提下,加裝額外的50kWh電池組,使總續(xù)航里程從400公里增至700公里。雷諾將前者稱為短途通勤模式,把后者稱為長途旅行模式。顧名思義,當用戶準備長途旅行時,即可到到預定的充電站加裝電池組。具體操作方面,得益于CMF-EV平臺純電動平臺使整個電池組平鋪在底盤上,所以整個換電過程只需要幾秒鐘即可完成。
![]()
如上圖,Morphoz概念車切換至長途旅行模式后,軸距從2.73m增至2.93m,車內(nèi)乘客因此可以獲得更大的內(nèi)部空間。另外,車身長度也從4.4m增至4.8m,車尾部分的延長也使后備箱的空間得到擴容,這也符合旅行模式的定位。
Morphoz概念車第二個可變形的部分是座椅。
與大多數(shù)概念車一樣,Morphoz具備高階的自動駕駛能力,這能讓TA在一定場景下實現(xiàn)完全自動駕駛,從而解放駕駛員的雙手。你可以看到的是,Morphoz概念車的每個座椅都采用獨立的系統(tǒng),這些座椅均可實現(xiàn)一定程度的調(diào)節(jié)。例如,前排座椅可以通過下圖的方式完全轉(zhuǎn)向后排,加強車內(nèi)乘客溝通的便利性,實現(xiàn)Face to Face的交談方式。
![]()
此外,當Morphoz概念車切換至長途旅行模式時,后排座椅會自動向后移動,從而拓展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間。
車云小結(jié)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期許著汽車可變形的未來。從最早的科幻電影《銀冀殺手》,到變形金剛里的大黃蜂,再到詹姆斯邦德的007系列電影,好像汽車可變形的未來離我們越來越近?,F(xiàn)在,你可以看到奔馳模塊化的Vision URBANETIC概念車,奧迪的飛行汽車概念,又或者是帶有可伸縮方向盤等概念的未來汽車,TA們都或多或少具備了可變形的概念。
雷諾Morphoz概念車的意義在于,再一次將可變形的概念拿到臺面上。并且將可變形概念與換電理念相結(jié)合,賦予了其對于智能電動車更切實際的意義。不過在車云菌看來,Morphoz概念車更多的還是意在展示雷諾的生命之花設計理念、L3級自動駕駛能力以及智能座艙可拓展性的思路。至少從Morphoz概念車座椅的旋轉(zhuǎn)方式看,對于一個正常坐在副駕駛位的人是非常不合理的。
![]()
那么,你認為雷諾Morphoz概念車是像雷諾集團設計執(zhí)行副總裁勞倫斯的鞋子一樣華而不實,還是認為TA是未來智能電動車的引路先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