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極駕客的第2153篇文章
“
人生就是在有限預算內,做出最佳選擇。
”
最近看到一個網友留言,“本來年前想買奧迪A4L,但是經過這次疫情,想想還是買一輛20萬左右普通合資車吧,有哪些推薦呢?”
確實很多人都開始思考開源節(jié)流了,降低購車預算也是合情合理。想要空間、舒適、操控三者兼顧,如果不差錢也不會有太多選擇困難,但如果把預算限制到20萬以內,就變成了稍有難度的選擇題。
以一個熱愛駕駛的汽車編輯的角度去推薦,我肯定偏愛駕駛感受做得比較好的車型。比如福特蒙迪歐,2.0TEcoBoos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04馬力,動力輸出在同級中屬于上游,還有1.5T的動力版本。全系標配7個安全氣囊。目前指導價是19.28-27.98萬元,上市半年多,終端優(yōu)惠已經達到了3萬左右。不過蒙迪歐被車主吐槽最多的還是油耗,在汽車之家的口碑頁面,2.0T版本的蒙迪歐油耗達到10.1L/100km。
另一款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別克君威GS,算是一款馬路上可見度不高的小眾車。無論是紅色卡鉗還是運動風格的座椅,都營造了很好的視覺感官??墒莿e克怎么可能造出注重操控感、主打運動的轎車呢?試駕前我就是這么想的。不過試駕后,固有印象還是產生了強烈沖擊。最難忘的是采用對向4活塞結構的Brembo卡鉗,制動效果十分敏捷,難以想象這是一輛車長接近5米的空間寬裕的大轎車,2.0T發(fā)動機最大可爆發(fā)261匹馬力,跑得快也站得穩(wěn)。經過幾年改款后,終端有了3萬左右的優(yōu)惠,22萬多即可拿下。
說到操控,怎么能忘記馬自達阿特茲呢,這款車應該是近幾年試駕的轎車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款了。首先,馬自達本身就是個自帶粉絲的品牌,年輕人都愛日系車,你和一個剛認識的朋友說你喜歡馬自達,喜歡它的操控,那你們一定能聊上好一會兒,并且成功收獲一個新朋友。中規(guī)中矩的家用中級轎車,除了后排大、坐著舒服還能做出什么特色來?阿特茲就能給你驚喜。
馬自達辦的試駕活動,總少不了“金卡納”環(huán)節(jié)。由樁桶布置的小賽道,包含了S彎、粗糙路面、顛簸路面、緊急變線、繞定圓等環(huán)節(jié)。對比競品是凱美瑞、雅閣,雖然存在一些車況、配備的輪胎等等不穩(wěn)定因素,但可以保證的是,在這些彎彎繞的小路上,你絕對更愿意開一輛阿特茲。同為中級轎車,阿特茲的車身姿態(tài)是最干凈利落,最沒有開船感的。
比如在緊急變現、繞樁環(huán)節(jié),阿特茲的轉向首先是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兒,坐在車里你感覺車頭幾乎是跟著方向同一時間轉的,其次在出彎時車身姿態(tài)相比競品也少了些拖泥帶水的感覺,側傾最小。而競品車型稍微加速就容易出現推頭,讓人不敢開快。
熟悉馬自達的朋友一定知道,此處有“GVC”在起作用。相當于加了一套軟件,不會給消費者增加額外的購車成本。而全新阿特茲則使用了升級版的“GVC Plus”,基礎版GVC是在入彎時,通過控制發(fā)動機扭矩,優(yōu)化輪胎負荷,從而改善車身俯仰角度。升級版是在此基礎上,在出彎時,通過控制橫擺力矩,抑制轉向過度,減少駕駛員修正方向的幅度。
這也就是為什么,開阿特茲過彎基本不會推頭,一把方向就過去了,而競品容易出現推頭,雖然駕駛感受也已經做得不錯,就是需要修正一下方向才能不撞到樁桶。盡管,可能對于有些人來說,只是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還是豪華舒適更重要,但是對于看重操控的人來說,這就相當于按摩技師有沒有正好按中穴位的天壤之別。有沒有人馬一體?有沒有車隨心動?就是那一把方向的感覺了。
除了一如既往優(yōu)秀的操控外,中期改款的阿特茲在內飾和NVH方面的變化也堪稱洗心革面。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相似感受,盡管對操控調教心馳神往,但看著一套塑料感滿滿、做工粗獷、一上高速就特別吵的車,最終還是選擇放棄,畢竟同級別有很多舒適性優(yōu)秀的選擇。這也是為什么馬自達雖然有很多粉絲,但銷量卻不是特別高的原因之一。吸取教訓,新阿特茲的內飾在豪華感上進了一大步。直接看圖:
▲新老阿特茲內飾對比
橫平豎直的簡潔線條、尺寸不大的中控屏、應有盡有的物理按鍵,這是一套不被潮流裹挾、真正為駕駛愛好者設計的座艙。在如今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一坐進新款阿特茲,Nappa座椅帶來的觸感和包裹性就一下子提升了豪華氛圍,馬自達也終于有了一種坐沙發(fā)的感覺。而舊款雖然高配車型也使用了Nappa,但座椅的設計對于腰部和肩部的支撐就沒那么舒適了。
內飾面板使用了一種叫作“Ultrasuede nu(奧司維nu)”的材料,可以理解為短毛版Alcantara,在中控、門板等區(qū)域大面積出現,開車時左手隔著的地方,右腿靠著的地方都是這種軟性材質包裹。高配車型提供了北海道進口栓木作為裝飾板,聽起來很高級,但個人覺得倒也無所謂,中配車型的內飾也很有質感了。另外,新阿特茲終于有了座椅通風功能,這是一個打開南方市場的關鍵配置,而舊款全系沒有此功能。
最后說說推薦配置,我個人比較推薦2.5L版本的中低配兩款。首先,2.5L的低配只比2.0L的高配貴了僅1千元,就可以升級動力;并且輪轂從17英寸升到19英寸,只是少了并線輔助、倒車車側預警、迎賓踏板這些配置。而副駕駛電動調節(jié)、7英寸液晶儀表、換擋撥片、前排座椅加熱、后排USB充電口、真皮座椅這些都有了,性比價非常高又不失檔次。
如果預算充足,加1.9萬買中配,可以多得到前排座椅通風、HUD抬頭顯示、360°全景倒車影像、更高級的Nappa真皮座椅、11個揚聲器的Bose音響等等,豪華感增色不少。需要吐槽的是,阿特茲在駕駛輔助方面有點吝嗇,只有頂配才有提供主動剎車和全速自適應巡航,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很多10萬出頭的自主品牌車型都配備了L2自動駕駛功能。
盡管個人更偏愛馬自達,中期改款后的阿特茲內飾、NVH確實提升明顯,但也不得不承認相比競品1萬多,近2萬的月銷,阿特茲的市場認可度算不上大獲成功。說明在不同人心目中,“空間、舒適、操控”三者的優(yōu)先級排名各不相同,但如果你更注重操控感受,那么一定要去店里試駕一番,阿特茲不會讓你失望。
EN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