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都有數不清的新車登上舞臺,而汽車作為一種大型消費品,靈活的市場策略才能確保企業(yè)的長久發(fā)展。。。
突然來個正經的開頭,連我自己都有點不習慣了。
總之就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K哥今天打算盤點一下2019年已經停產或官方正式宣布即將停產的車型。
K哥之前提到過一次進口寶馬1系停產,像這種是不算在今天要說的車型里的,它是有了新的接班人而“主動退位”的。
但是下面這些車,因為抵擋不了時代的洪流,將永遠成為歷史。。。
![]()
2019年7月,大眾甲殼蟲正式停產,最后一臺從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廠下線的甲殼蟲被運往了當地的博物館。
![]()
不過說實話,包括K哥在內的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可能對此并沒有什么觸動。
空間小、視野差、配置齋、價格貴。。。甲殼蟲在國內一直被視為是有錢人的玩具。
但是在大多數海外國家,尤其歐洲、拉美地區(qū),甲殼蟲是一臺風靡了半個多世紀的平民家用車,說“婦孺皆知”一點也不夸張。
![]()
你很難想象,甲殼蟲的誕生來自于希特勒的提議。
對,就是那個萬惡的元首。按他的需求,他真正想要的可能是一輛五菱宏光。
![]()
著手把這臺車打造出來的人叫費迪南德·保時捷。
對,就是后來創(chuàng)立了保時捷的那個人。(911和甲殼蟲不僅長得像,實際上的確是有血緣關系的)
![]()
雖然中間因為二戰(zhàn)停產了一段時間,但是歸來后的甲殼蟲在全球掀起了更高的浪潮。直到2003年,第一代甲殼蟲才停產,全球銷量超過2100萬輛。
1998年,第二代甲殼蟲推出。
以近30萬的價格首次進入中國,銷量可想而知,由此奠定了甲殼蟲在國內的小眾形象。
![]()
2011年,第三代甲殼蟲誕生。
但是依舊與國內主流消費需求相去甚遠,全球市場同樣連年萎縮,停產已是命中注定。
![]()
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大眾官方發(fā)布了一則動畫短片,用來紀念大眾巨星車型的隕落。片名叫《最后一英里》:
大眾:“都給我哭!”
就是結尾有點猝不及防。。。
![]()
雖然官方還沒有宣布,但是根據外媒報道,寶馬已將3系GT從2020車型目錄中移除,這意味著它不可能會有接班人了。
![]()
相比上面的甲殼蟲,寶馬3系GT這個名字就短命多了,只有一代車型,從2013年到2020年,享年7歲。
老實說,我覺得“3系”和“GT”這兩個字放在一起,本身就是錯誤的。
![]()
一臺GT,你可以沒有高性能,但是舒適必須要有;一臺3系,你可以沒有任何東西,但是酣暢淋漓的駕駛樂趣必須要有。
但是寶馬就是不信這個邪,鐵了心要把磁鐵的兩個“N”級焊在一起。
結果就造出了一臺史上最爛的寶馬3系。
![]()
因為它的名字里有“3系”,大多數人肯定會聯想到操控,可是它向舒適妥協(xié)了。。。那舒適性應該不錯吧?問題它是3系啊,沒操控怎么行,然后陷入死循環(huán)。
這種“怪胎”停產了是好事。
無獨有偶,寶馬6GT目前也沒了繼任者的消息,不過明年會出一個中期改款續(xù)幾年命。
講道理,單說外觀,帶GT的確實比普通版好看,K哥對顏值黨說聲抱歉。
![]()
直到今天,這三個字母放在一起我還是感覺有點陌生。。。
說SLK(改名之前的叫法)就眼熟多了對吧,由此可見這臺敞篷小跑車如今的存在感有多低了。
![]()
![]()
2019年2月,奔馳推出SLC Final Edition(最終版),正式宣布了SLC的死刑,定制的黃色車漆來源于初代SLK。
![]()
這車太過罕見,K哥記得很清楚,這么多年,我只在路上見過一次。就算是車展也難覓蹤影,奔馳自己可能都把它忘了。。。
SLK一共推出了三代車型,大多數人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第二代,長長的鼻錐與旗艦車型SLR有幾分神似,在當年算是相當超前的設計。
![]()
從1996年至今,SLK/SLC一共售出71萬輛,敞篷小跑車市場越來越邊緣化早已無力挽回。
但凡是中國市場不受待見的車,命運都比較坎坷。。。
![]()
奧迪TT和上面的奔馳SLC一樣,外加寶馬Z4,境遇都一樣。
寶馬喊上了豐田,分攤成本,這才得以孕育出全新一代Z4,但是我覺得幾年后還是難逃停產的命運。
第一代TT誕生于1998年,作為MX-5風靡全球之下催生的產物,TT的成績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了。
![]()
![]()
圓潤飽滿的線條、強悍的動力以及四驅系統(tǒng)、相對親民的價格,在當時受到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后期同樣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第二、第三代車型銷量遭遇逐年下滑,加上新能源的沖擊,TT也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
國外有消息稱,下一代TT將轉型為純電動四門SUV。
我只希望新車命名不要扯上TT,讓美好的東西安靜地留在回憶中就好了。
![]()
最后要說的是一臺價格親民的日系車,但它是中國特供的。
絕大多數情況下,K哥都是不建議你買中國特供車的,因為“區(qū)別待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杰德的生命周期也不長,從2013年至今不過7年,由于銷量慘淡的原因,東風本田不得不放棄。
杰德前期的口碑其實還不錯,屬于典型的多功能車,實用性亮眼,就是想不通為啥不用個強一點的發(fā)動機。。。
![]()
另一個不容忽視“缺點”是大部分人接受不了它的造型,它不是轎車、不是兩廂車、不是旅行車、不是MPV,K哥只知道它叫緊湊型車。。。
再然后,杰德也遇到了“機油門”事件,盡管后期推出了6座車型、增加了配置,但基本也是無力回天。
![]()
中國特供車不是應該著重考慮中國消費者的痛點么?怎么變成故意坑國人的代名詞了呢?
最后做個簡短的總結吧。
如果你是上述絕版車的車主,其實你是身負重任的 —— 這些車面臨“后繼無人”,而你就是它的救世主。
多年以后,很多人忘了它們。
但你終會遇到那個人,他的眼睛是你當年第一次看到這臺車的樣子。
——————
想了解更多優(yōu)質的汽車內容,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公里每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