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統(tǒng)計,截至2018年,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4.3萬公里,無論是日常通勤、還是自駕旅游,甚至貨物運輸,高速公路受到廣大車主的青睞,但隨著出行方式的不斷發(fā)展,還處于2003年的高速收費標準已然不適用于當下復雜的高速交通形勢。
為此,早在今年7月,交通運輸部就發(fā)布新版《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JT/T 489—2019)。就2020年元旦正式實施的新高速收費方案來看,其主要涉及汽車、摩托車和貨車這三類車輛,對于經常走高速的車主們,我認為有必要了解一下,看看它具體都有哪些變化。
![]()
變化一:調整一類客車分類界限值
在2003版高速收費政策中限定只有7座以下車型才算一類車型,而“新政策”將車長小于6 米的8座和9座車輛統(tǒng)一劃歸為一類客車,同時收費也將按照一類車型結算。
對于這類車主,尤其是以短途客運為生的車主而言,“新政策”實行之后,其高速出行成本將得到大大降低。另外,作為一類車型,8座和9座車輛也可享受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免收通行費的福利。
![]()
變化二:“騎士”上高速歡喜與危險共存
眾所周知,在一線城市日常通勤中堵車是最讓人頭疼的一件事,為了避免堵車還能“自由”出行,摩托車代步成為上下班的首選。如今,“新政策”明確表示摩托車可以在不載人的情況下以最低60公里/小時,最高80公里/小時的車速在高速最右側車道行駛,收費標準統(tǒng)一按一類車型計費。個人認為,雖然摩托車上高速得到了應許,但與大貨車共用車道,如果碰到部分“不守規(guī)矩”的貨車司機難免會帶來一定的危險。
![]()
變化三:貨車收費細化,貨運車主犯愁
“新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細化貨車的分類標準,從早前按載重作為收費依據變成了按車軸數量計費,換句話說就是不管你是空載,還是滿載,統(tǒng)一按照車軸數進行繳費。
![]()
或許細化分類之后對軸數少的車主來說的確不錯,但熟悉貨運行業(yè)朋友都知道,長途貨運有著超載掙錢的“潛規(guī)則”,如今新政實施將嚴格管控超載現象,高速入口有權禁止超載車輛駛入高速公里,使得貨運車主無形中增加運輸成本。不過,就安全而言,這個做法我個人表示支持,畢竟能夠從根源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當然,由于入口需要停車稱重,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了收費站通行效率。
![]()
綜上所述,“新政策”的實施不僅給部分車主帶來一定優(yōu)惠,使其出行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時它的出臺也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加完善的高速收費標準,或許在這新老交替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但對于大多數車主而言它的到來的確是種“福利”。
![]()
成就它的到底是技術實力還是品牌擁躉?
國產“探險者”即將來襲 劍指大眾途昂
360牛米前驅SUV略顯粗暴 試駕長安CS75 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