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對這幾道題,冬季續(xù)航提升20%?
最近氣溫下降,雨雪頻發(fā),零度以下成了新常態(tài)。電動汽車的續(xù)航受氣溫降低、空調暖風影響,續(xù)航會打折扣。那么,冬天電動汽車如何駕駛和充電,能提升續(xù)航里程呢?據(jù)老司機說,答對下面幾道題,就能提升續(xù)航里程20%。熱車不僅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xù)航里程,還能提高電動機的使用壽命,不過,新能源汽車與傳統(tǒng)燃油車熱車方法是不同的。
正確的做法是,在啟動后選擇低速行駛幾分鐘后提速,這樣存儲在動力電池包里的冷卻液會逐漸升溫,達到熱車效果,進而達到提高電動機壽命的作用。
第二題:關于新能源車冬季正確的充電方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冬季充電,以隨用隨充的電池使用方式最好,車輛使用完畢后立即充電,可使電池處于淺循環(huán)狀態(tài),提高充電效率。動力電池充電的最佳環(huán)境溫度為25℃,所以B選項的說法不對。新能源車如有條件,停放時盡可能采取保暖防凍措施,如放置室內、使用保暖篷布等,這樣啟動充電時,更有利于車輛充足電。
熱車:熱車是為了讓車上的電器原件,電池、電機等提升溫度,既能避免損壞電器原件,又可以減少能耗。駕駛:上坡時,不要猛踩油門,造成瞬間大電流放電,損害電池極板的物理性能,建議是勻速行駛,加速柔和,新能源車輛就能回收更多的電量,從而延長續(xù)航。
停放:進入冬季,建議最好把車停放到室內停車場或者地下車庫。冬季電池活性降低,最好讓電池處于較高溫度的環(huán)境中來增加電池活性,延長續(xù)航里程。
動力回收:冬季建議在設置中將動力回收功能開啟,且將強度調至最大,以幫助車輛在相對衰弱的續(xù)航能力下獲得更高的續(xù)航里程。冬季嘗嘗會出現(xiàn)雨雪天氣,很多人會擔心下雨下雪天能不能使用充電樁呢?其實不用擔心,正規(guī)充電樁,例如星星充電樁,都達到了IP54的防護等級,可有效抵御正常雨水量,同時充電接口部位利用橡膠密封圈、流水孔等設計,保障了良好的防水性密封性,除此之外,充電凹口、絕緣體、監(jiān)測口等設計,也充分做好電學防護,保證不會因浸水而產生短路等充電安全事故。車主只需確保車輛接口和槍頭干燥,雨雪天氣都可正常啟動充電。
也有很多人覺得,冬季不能使用快充樁,擔心對電池會有影響,其實不然,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充電習慣來選擇快充或者慢充,沒有必要刻意避免某一種充電方式。
各位電動車主,您還有哪些提升冬季續(xù)航的辦法?歡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