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說起“加價王”,豐田的埃爾法絕對是王者一般的存在,它不論加價時間還是加價幅度,都堪稱史無前例。有多瘋狂呢?從上代埃爾法開始加價賣到至今沒有停下來,而根據(jù)不同配置,如果沒有20-40萬的加價費,根本就提不到現(xiàn)車,所以別看埃爾法的官方指導價為80.40-85.50萬元,實際上新車落地的價格往往高達110-130萬元,一輛2.5L四缸的MPV買這個價格,你受得了嗎?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賺錢的事兒誰不想干?于是乎,豐田又馬不停蹄地引進了埃爾法的姊妹車型——Vellfire,中文名為威爾法,并于今年4月在國內(nèi)上市。豐田本以為威爾法也能大干一番,然而卻被現(xiàn)實狠狠地打了臉。現(xiàn)在威爾法上市至今已有大半年時間了,但它在路上的能見度幾乎為零,同時在市場上的存在感也很低,遠不符豐田的預期。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最近我上網(wǎng)沖浪時就看到這樣的信息:威爾法最新行情,不用加價、原價就買。在我咨詢過部分經(jīng)銷商后,不但信息得到了證實,甚至有的經(jīng)銷商還給能出幾千塊的優(yōu)惠。于是乎,在埃爾法還是要加價提車的情況下,明明是同一款車型,兩者售價卻相差十幾萬萬左右,這樣的行情可以說是國內(nèi)唯一一例。至于為啥會如此“奇葩”呢?我覺得有主要有兩點原因。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1.口碑累積和車型認可度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其實豐田在國內(nèi)有不少“雙胞胎車型”,例如
卡羅拉(參數(shù)|圖片)/
雷凌(參數(shù)|圖片)、CH-R/奕澤等等車型,每一對雙胞胎的銷量數(shù)據(jù)或多或少都存在差距,其中卡羅拉/雷凌的差距最大。如果分析原因,并不是說雷凌比卡羅拉差在哪里,而是卡羅拉比雷凌更早引進國內(nèi),“卡羅拉”三個字的影響力雷凌難以撼動罷了。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威爾法和
埃爾法(參數(shù)|圖片)同理,甚至兩車的差距都不能與雙胞胎車型相提并論,因為兩車同為日本全進口車型,所有工藝、機械水準都是一樣的,僅僅是外觀套件的風格取向不同,就例如說是寶馬的豪華版和M套件版一樣,它們看上去不同,但本質(zhì)上還是同一款車型。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而埃爾法早在2011年就已經(jīng)引進國內(nèi)銷售,這意味著它比威爾法先來華近8年。而如今的埃爾法都已經(jīng)到了第二代了,威爾法只是今年才開始引進。相比之下,更早來到中國的埃爾法已經(jīng)擁有很好口碑積累和極高品牌認可度,這是威爾法所不具備的。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2.消費者的喜好差異化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除了口碑積累和名字認可度之外,兩車的受眾略有不同,埃爾法偏向穩(wěn)重的商務風格,同時新款前臉的鍍鉻大“鬼面罩”,讓埃爾法在擁有濃厚的商務風格的同時,又有著不怒自威的氣勢,這就很對國內(nèi)老板們的胃口。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威爾法則重在強調(diào)“力量和強烈的個性”,分體式頭燈以及尾燈,傳統(tǒng)的紅色燈罩則被改為了白色燈罩樣式,看確實足夠新潮,打破了這個檔次MPV車型一如既往的沉悶的形象,并且威爾法擁有眾多改裝套件,更受喜歡表達自我的車主和改裝文化深厚港澳地區(qū)人們歡迎。而熱愛改裝的車主畢竟在國內(nèi)車圈中還是占小數(shù),所以威爾法在銷量上打不過自家兄弟埃爾法也是情理之中了。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寫在最后:
![點擊進入看圖評論]()
其實畢竟埃爾法/威爾法在本土市場日本就不是什么豪華車型,也就是一般的MPV,售價折合成人民幣大概20到40萬元。但來到國內(nèi)市場因為各種原因?qū)е缕放埔鐑r的提升,所以埃爾法才會出現(xiàn)加價十幾萬也一車難求的局面,而這樣的"好事"在威爾法身上或許就很難實現(xiàn)了。那你覺得這兩款車怎么樣呢?你更喜歡加價二十萬的埃爾法呢?還是可以現(xiàn)車直接提走的威爾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