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發(fā)布一年半,海外上市半年后,換代國產沃爾沃S60終于“有望”在下個月上市了(還是不排除跳票的可能性)。
這屆廣州車展上,沃爾沃發(fā)布了“原汁原味”的換代國產S60,同時公布了預售價。
![]()
與以往“墨跡”的沃爾沃相比,其在這屆廣州車展上的表現顯然“爽快”了許多。
只是看這28.7-38萬元的預售價,這是打算和大哥S90爭鋒嗎?
![]()
號稱“小號S90”的S60,竟比S90還貴?
對于沃爾沃這個品牌來說,其對于車型換代的態(tài)度似乎就像它的內飾風格一般——“性冷淡”。
XC90 12年換代,XC60 10年換代,如今距離上一代S60的上市,也過去了9年時間。
好在新車的整體升級不小,SPA平臺,Drive-E系列2.0T發(fā)動機,愛信8AT,再加上全面提高的顏值。
![]()
在新一代S60發(fā)布之時,就有很多媒體同仁贊其為“小號S90”,畢竟無論平臺、動力總成,甚至外觀內飾風格,S60基本都延續(xù)了大哥S90,只是尺寸上略小一號。
然而,看到“28.7-38萬元”的預售價時,小編只覺得腦瓜子嗡嗡的,畢竟這個價格相比老款S60L優(yōu)惠后的起售價高了10萬元左右,而大哥S90目前優(yōu)惠后的起售價已經降至了29萬元以下,與新一代S60基本相當。
![]()
“小號S90”賣S90的價,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啊?
與同級的多數車型不同,新一代國產S60這回采用的是與海外相同的標軸設計,據說此后沃爾沃也不會再針對新車型進行加長。不過新一代S60的尺寸數據還是超越了老款加長后的S60L,而且實際后排空間并不亞于加長后的同級車型。
但即便如此,其與大哥S90的尺寸差距還是很大的,暫不說視覺效果上的差距,就是在軸距上,S60也比S90短了近20cm。
體現在后排上,S60和S90的腿部空間至少存在兩拳以上的差距,這是級別上的“質”的差距。
![]()
至于內飾,新一代S60倒是基本套用了S90,同樣的性冷淡風格,不過要說S60的用料會比S90還高端?小編感覺可能性真的不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S60增加了一款2.0T低功率發(fā)動機,若上升至與S90相同的2.0T中功率發(fā)動機車型,其預售起售價已經來到了30.5萬元,比搭載同款動力總成的S90還要高出近2萬元。
另一方面,尚未停產的老款S60L全系標配了2.0T高功率發(fā)動機,雖然外觀內飾相對比較“過時”一些,但優(yōu)勢在于性價比。
目前S60L優(yōu)惠后的起售價大多不到19萬元,比新一代S60低配的預售價低了近10萬元,而若對比搭載同款動力總成的頂配S60的預售價,則低了近20萬元。
如此看來,國產新一代沃爾沃S60這個預售價確實有些“偏高”,而這樣的情況對于沃爾沃來說,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S60想走XC40的“老路”?
2018年8月,進口沃爾沃XC40上市,這款榮獲2018歐洲年度車型的“網紅車”在上市時的售價為32.18-39.88萬元(后期調整至31.59-40.39萬元),與更高端的XC60優(yōu)惠后的售價相當,幾乎沒有什么性價比。
不過考慮到其進口的身份,不少著迷于XC40顏值的潛在消費者還是選擇了等待國產版本,期待國產后價格門檻能低一些。
時間來到今年5月,國產XC40正式上市,雖然26.48的起售價確實比進口車型低了不少,但低配的兩款車型搭載的均是1.5T三缸發(fā)動機,而與進口車型動力一致的2.0T中功率車型,其起售價卻來到了31.88萬元,甚至比進口車型還高了近3000元。
沃爾沃這波操作讓很多人看不懂,也消磨了潛在消費者的耐心。
![]()
反映在銷量上,國產后的XC40始終未能火起來,即便如今已經出現了4萬元左右的優(yōu)惠,銷量還是不溫不火,今年10月,XC40的銷量僅為2002輛。
言歸正傳,再來說新一代S60。
直觀上感覺它和XC40相似點不少——顏值高,話題度高,而且都拿到了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xié)會)給出的Top Safety Pick+最高安全大獎。
新一代S60的自身實力不錯,其國產也已經讓“沃粉”們等了太久,但不得不說的是,若沃爾沃在定價上再一次“失誤”,即便后期優(yōu)惠幅度加大,S60怕是也錯過了成為“爆款”的機會了。
![]()
點滴
之言
今年10月,沃爾沃銷量達到了14039輛,同比大漲26.7%,超越了凱迪拉克39輛,位列豪華品牌第5位,這也是近兩年來沃爾沃首次月銷量超過凱迪拉克。
但在轎車方面,沃爾沃S90銷量3039臺, 同比下降了44.22%;沃爾沃S60L的情況則更糟糕一些,10月銷量1783臺, 同比下降41.85%。二者合計貢獻了4822輛的月銷量,在沃爾沃品牌中占比不到35%。
這還是二者在終端大幅優(yōu)惠的情況下的結果,因此對于預售28.7-38萬元的新一代S60,前景還是不容樂觀。
其實不難發(fā)現,這兩年豪華品牌當中,尤其以凱迪拉克和沃爾沃的優(yōu)惠幅度最大,這種操作對品牌的傷害是巨大的,以至于新車上市,消費者問的最多的不是車怎么樣,而是優(yōu)惠多少。
但近期凱迪拉克逐漸“學乖了”,定位標準軸距中大型車的CT5,凱迪拉克給出了27.97-33.97萬元的售價,而且還推出了“安心購”政策,車主購車后可享“2萬元返現”,整體算下來是25.97-31.97萬元,這波操作主要還是為了避免后期優(yōu)惠幅度加大,因此上市就定了個“良心價”。
相對而言,沃爾沃似乎還在執(zhí)著于自己的世界,定位標準軸距中型車的S60,預售價卻比CT5的“實際價格”高出近3萬元。
就算是“沃爾沃鐵粉兒”,面對S60這個價格,大概率也會十動然拒,接著撲向S90的懷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