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本周宣布了計劃在柏林郊外建造一家大型工廠的計劃,此舉正是汽車行業(yè)面臨轉型的一項重大進展,正在引起整個德國汽車行業(yè)的劇變。
最近,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收到了許多來自德國的郵件,德國政府的各位部長們和地方官們都在試圖討好這位科技企業(yè)家來當?shù)亟◤S,以促進他們所在州的經濟發(fā)展。這位特斯拉(Tesla)首席執(zhí)行官宣布打算在歐洲建立“超級工廠”后,德國各州政府就開始像一群房地產經紀人一樣向馬斯克展開攻勢,在他們眼中這位華爾街的寵兒非常具有償付能力。
“下薩克森州是世界上汽車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nbsp;該州的經濟部長Bernd Althusmann (CDU)在郵件中寫道,“橫跨歐洲的鐵路運輸路線”貫穿其中,并且該州在“電動汽車、智慧交通和自動駕駛”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這位部長來自大眾汽車的故鄉(xiāng)(沃爾夫斯堡是下薩克森州第五大城市),他表示很高興在與馬斯克的“個人對話中”來詳細解釋本州的所有優(yōu)勢。
柏林綠黨參議員拉莫納·波普(Ramona Pop)則表示,在德國首都柏林“有許多自動駕駛的試驗路線”,柏林也是“國際公司落戶德國的熱門地點”。波普說,她可以在特斯拉申請德國政府補貼時提供幫助,并提出了新工廠的理想選址,她熱情的表示“我們希望親自向您介紹相關信息” 。
德國各地政府為了吸引特斯拉已經在明爭暗斗,但是馬斯克在談判中仍然表現(xiàn)地很強硬,甚至樂見各州政府互相對抗。直到今天,德國各地政府招商官員還不知道他們的真正競爭對手是誰,甚至不知道有多少競爭對手,據(jù)評估整個歐洲約有高達30個特斯拉工廠的候選地正在進行競爭,但沒有人確定這個數(shù)字是否正確。
德國東部的勃蘭登堡州就是其中之一(柏林所在地),談判的關鍵階段始于2019年7月,隸屬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的勃蘭登堡州經濟大臣約格·斯坦巴赫平均每周兩次通過電話與特斯拉方面進行談判。但馬斯克本人并未參加談判,他選擇每六周聽取談判進展的匯報,然后決定最終的候選地以進行進一步的談判。
高壓談判
與此同時,特斯拉還以其快速的談判風格來增加對手的壓力,往往都是特斯拉方面飛一到兩天造訪德國的方式完成的,沒有一個德國代表團或代表前往美國與該公司進行談判。而且特斯拉方面很早就明確表示,談判必須是保密的,不能有任何消息的泄露,導致各個競爭者之前信息的不對稱。
9月初,特斯拉將進入決賽圈的候選地談判對象減少到10家,特斯拉組成幾只團隊同時開展談判工作。大約兩周后,代表勃蘭登堡州的25個人參加了一個研討會,特斯拉團隊來德兩天,同時也攜帶了一長串的需求清單,包括各方面要求和工廠設計圖紙,而且同時特斯拉方面還堅持要德方立即答復(此時距11月最終簽約還有不到四個星期的時間)。
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前,馬斯克僅在與勃州州長迪特瑪·沃德克(SPD)和經濟部長斯坦巴赫的電話會議上首次進行了直接聯(lián)系。斯坦巴赫說:“他想知道他正在和誰打交道-至少是通過聲音?!?/p>
特斯拉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長期以來一直贊揚德國工程師,但這里的汽車制造商也對德國的汽車公司懷有懷疑,他們在電動汽車業(yè)務中一直落后。
實際上,柏林方面與馬斯克的第一次直接會面于周二(2019年11月12日)在柏林舉行,但由于在會面當天才確定馬斯克的日程(典型的特斯拉風格),通知的太倉促,州長未能出席。于是經濟部長斯坦巴赫與特斯拉的首席執(zhí)行官進行了一個小時的會議,而在雙方簽署意向書時,馬斯克卻提前離開了,取而代之的是特斯拉方面派出一個代表來簽字的。
相比較于上海工廠公開而濃重的儀式,德國簽約低調的令人吃驚,這是怎么回事?這是馬斯克故意給德國方面冷臉繼續(xù)施壓,還是他對于一切事物一貫輕描淡寫的態(tài)度,不愿意露面以保持低調?
當晚晚些時候,馬斯克在德國Auto bild柏林舉辦的頒獎典禮上宣布,工廠將建在勃蘭登堡州,馬斯克說話的聲音很輕很害羞,仿佛這只是一件小事。而另一方面,大部分在場的德國人表現(xiàn)的跟頒獎典禮主持人一樣:大呼小叫到近乎歇斯底里。事實上,自馬斯克公布建廠以來,它一直是德國乃至歐盟的頭條新聞。
“一個里程碑,一個提前的圣誕節(jié)”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各方發(fā)表的政治聲明都遵循了同樣的模式,這對于在“柴油門”之后屢受質疑的德國汽車工業(yè)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解脫,政客們稱贊這一進展是“一個里程碑”,是“一個提前的圣誕節(jié)”,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馬斯克選擇柏林建造一座工廠的決定,似乎證明德國還沒有失去其作為一個偉大的汽車國家的地位,作為奔馳(Mercedes)、寶馬(BMW)、大眾(Volkswagen)和奧迪(Audi)等享譽全球的汽車制造商的故鄉(xiāng),德國一直是汽車工業(yè)的典范。然而,在周二頒獎禮的現(xiàn)場,事實表現(xiàn)的恰好恰恰相反:特斯拉的到來對德國汽車業(yè)來說是一種恥辱,在頒獎典禮上,德國汽車工業(yè)最重要的高管、大眾汽車(VW)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乖巧地站在馬斯克身邊,讓這位美國企業(yè)家搶盡了風頭?!案兄x您!”迪斯說?!鞍B?馬斯克是驅動我們前進的創(chuàng)新者?!?/p>
說客套話是一回事,做生意完全是另一回事。就在馬斯克出席頒獎典禮的幾個小時前,這家美國公司已經向勃蘭登堡州的國有投資銀行發(fā)送了一封電子郵件——這是特斯拉首次申請德國政府的補貼。然而,為了讓國家銀行能夠開展審查申請,申請必須以書面形式提交,在德國即使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沒有獲得特權,同時該申請還必須得到歐盟執(zhí)行機構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批準。
銀行本身是不會透露馬斯克尋求的補貼金額,但如果這位硅谷首席執(zhí)行官的要求,是基于德國工業(yè)公司西門子(Siemens)承諾在柏林開設一個創(chuàng)新園區(qū)的所獲得的補貼金額,那么納稅人可能需要支付特斯拉在柏林建廠的三分之一的費用。事實上,特斯拉獲得的補貼將可能超過10億歐元(11億美元)。
飛得很高
馬斯克和德國人似乎正在培育一種奇怪的關系,這種關系在敬佩與警惕之間搖擺不定。在德國,這位硅谷的技術企業(yè)家因他的努力、天才以及從不放棄的精神而受到贊譽。多年來,特斯拉一直徘徊在破產的邊緣,在今年春天,特斯拉的很多業(yè)務似乎都已經崩潰,股東們也紛紛表示反對,而在此之后,馬斯克和特斯拉股票反而一路高歌猛進。
之前特斯拉幾乎未能實現(xiàn)量產的Model 3,如今已成為德國最暢銷的電動汽車之一。在挪威和荷蘭等電動汽車市場較為成熟的國家,Model 3甚至領先于銷量最好的燃油汽車。特斯拉計劃要發(fā)布更多產品,馬斯克希望在11月底推出一款新的皮卡,而Model Y緊湊型SUV則定于明年年中開始生產,比原計劃提前了六個月。
同時,在上海預計將未來幾周內在新工廠實現(xiàn)量產,而這家新的Gigafactory工廠的建設周期只有短短的168天。同時,這也將是中國第一家非合資的汽車制造廠,預計每年將有25萬輛特斯拉汽車在中國生產,從而使特斯拉在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名列前茅。
但是,馬斯克也因其浮夸的承諾而臭名昭著,并且似乎一直在天才和狂妄自大之間徘徊。他曾經宣布SpaceX將從2025年開始提供前往火星的旅行,并承諾將全自動駕駛汽車推向市場,對于全自動駕駛設定的第一個日期2017年沒有實現(xiàn),而對2020年的新預測似乎也不太現(xiàn)實。那么,他承諾在勃蘭登堡(Brandenburg)——尤其是在勞動力和能源成本相對較高的德國建立一家大型工廠,這一承諾到底有多可信呢?
馬斯克宏偉計劃的有趣之處在于,如果沒有舊經濟,沒有經典的工程技術,這些計劃就無法實現(xiàn)。為了實現(xiàn)他的目標,馬斯克需要合格的機械師和機械師來幫助他將他的未來主義理念轉化為大眾市場產品。
利用德國技術
馬斯克在2014年接受《明鏡周刊》(DER SPIEGEL)采訪時表示,德國有很多優(yōu)秀的工程師。他還宣布了一項當時沒人當真的計劃,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在德國建造一座電池工廠——據(jù)他估計,是在五六年之后,結果證明這是一個相當準確的預測。
從那以后,馬斯克一直在有條不紊地著手在德國汽車生產市場站穩(wěn)腳跟,同時也確保了特斯拉在汽車制造方面的專業(yè)性。2016年,特斯拉收購了德國普倫(Prum)的中型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該公司是高度專業(yè)化自動化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客戶包括博世(Bosch)、寶馬(BMW)和戴姆勒(Daimler)。馬斯克確保了特斯拉格羅曼自動化公司(Tesla Grohmann Automation)現(xiàn)在只向一家公司供貨:特斯拉。
為了大規(guī)模生產自己的汽車,馬斯克還挖來了德國工程方面的高管。他在加州弗里蒙特的美國工廠陷入一片混亂,馬斯克一次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而特斯拉高度自動化的生產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他請來了前奧迪高管彼得?霍克霍丁格(Peter Hochholdinger)來扭轉局面,Hochholdinger在公司擔任了三年的生產主管,他簡化了生產流程,將Model 3的產量提高到了每天1000輛左右。
而此后,這位奧迪前高管選擇了離職,在電動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Lucid Motors找到了一份新工作,特斯拉的其他高級員工也已經離開了公司。總工程師道格·菲爾德去了蘋果。最近,馬斯克最親密的員工之一杰弗里·布萊恩·斯特勞貝爾(Jeffrey Brian Straubel)也離開了公司。
特斯拉管理層的人員流動一直很大,部分原因是馬斯克經常把員工逼到極限——甚至到了騷擾的地步。他給他們發(fā)短信直到深夜,并期待他們立即回復并迅速采取行動。這些受到影響的人是至關重要的,他們表示,盡管特斯拉的老板正在追求一個有價值的使命,但他仍然沒有找到對待員工的正確方式。
特斯拉的末日臨近了嗎?
美國汽車記者愛德華·尼德梅耶(Edward Niedermeyer)是特斯拉最著名的批評者之一。多年來,他一直在寫關于馬斯克的公司的負面新聞,這引起了很多特斯拉粉絲的憤怒。尼德梅耶在他的家鄉(xiāng)波特蘭接受采訪時說,他們“大量的侮辱充斥著我的郵箱和社交媒體渠道”。他的新書《荒唐:特斯拉汽車的真實故事》(Ludicrous: The Unvarnished Story of Tesla Motors)最近在美國出版。
尼德梅耶早就看到了特斯拉“接近崩盤”的跡象。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將決定這家電動汽車公司是實現(xiàn)可持續(xù)盈利,還是破產并被出售。他表示,特斯拉在德國和中國的擴張“目前沒有任何意義”,Model 3的生產流程仍存在生產問題。他認為,特斯拉離成為一家持久生存的汽車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汽車工業(yè)100多年的歷史中,“有成千上萬的公司消失,”尼德梅耶說。大多數(shù)都被遺忘了,因為它們從未在市場上達到可以實現(xiàn)盈利的產銷規(guī)模。
事實上,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而且也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特斯拉已經是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巨頭,但如果你看看整個汽車市場,你會發(fā)現(xiàn)這家公司規(guī)模很小。那么,這次是誰進入了誰的市場呢?
這是兩個世界的沖突,從目前情況來判斷哪方將獲勝還為時尚早:有傳統(tǒng)制造經驗的大公司,如大眾其優(yōu)勢在于大規(guī)模生產和質量保障,或新來者像特斯拉,聲稱將通過自動駕駛、強大的計算機和先進的互聯(lián)網技術來重新創(chuàng)造汽車。
有一段時間,大眾首席執(zhí)行官迪斯一直認為新舊汽車世界仍有可能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是全球市場領導者大眾集團,擁有硬件建設方面的專長,另一方面是特斯拉,擁有更優(yōu)秀的軟件。據(jù)推測,迪斯在很久以前與馬斯克會面時就探討過合作的可能性,即這家德國公司可能收購這家加州新貴的股份。最終,兩家公司沒有達成任何協(xié)議,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兩家公司及其領導人之間的分歧似乎仍然難以克服。
馬斯克尋求平等地位
那些仍在賭特斯拉成功前景的人說,馬斯克已經變了,他知道自己必須在公開露面時更加嚴肅。在特斯拉與他密切合作過的同事們也發(fā)現(xiàn),馬斯克變得更冷靜了,幾乎可以說他變成了德國人。與此同時,由于今年年初的成本削減計劃,目前特斯拉已經建立了超過50億美元的現(xiàn)金儲備。
馬斯克想要銷售“德國制造”的特斯拉的愿望不僅僅是一些營銷噱頭,他希望與老牌汽車制造商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競爭。同時由于這些來自德國的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一直受到特斯拉的壓力,現(xiàn)在他們也開始效仿這家硅谷公司的許多獨特賣點。例如,大眾汽車甚至在能夠向客戶展示整車之前,就已經為其新款id.3電動汽車提供了預訂。
而直到前段時間,這樣的舉動在大眾汽車還屬于異端邪說,畢竟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馬斯克做生意的方式。
小結:
德國媒體對特斯拉柏林建廠來龍去脈的梳理,讓一些細節(jié)更加豐富起來,德國政府對特斯拉的渴求超乎想象,各地對項目選址爭奪之激烈,甚至于遠超中國當時的情況。而談判的過程幾乎是內華達工廠選址時的故事重演,特斯拉通過極限施壓、雷厲風行的談判策略,最終獲得了極大的收獲,同時也再次驗證了這家公司最大的資本就是馬斯克本人的reputation。
如果說之前保時捷taycan圈速敗給model S還只是一場市場營銷活動,那么馬斯克選址柏林,則有將紅旗插在“敵人”心臟的意味,還有什么比在燃油汽車工業(yè)大國、老歐洲核心國家的首都建一座電動車工廠更有話題性?
這次特斯拉建廠對德國汽車工業(yè)的沖擊,不亞于當年幕末時期促使日本脫亞入歐的“黑船事件”,一個實行量產車交付不到五年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現(xiàn)在市值僅次于豐田和大眾,而今年model 3在尚未形成規(guī)模效應的情況下,在多個國家銷量超過C34之和,特斯拉的紅火終于引起了老歐洲從政府監(jiān)管層到工業(yè)界的重視,也讓德國人下定決心走電動化之路。
2019年以來從大眾發(fā)布ID.3開始接受預定,默克爾參觀茨維考工廠,宣布2025年的補貼計劃,戴姆勒公布的新三年計劃到21年新能源銷量占比達到15%,整個德國汽車工業(yè)大步邁出柴油車的陰霾,開始向電動化方向快速轉型。
而中國市場作為這場電動化大戲的主角之一,有著比亞迪、CATL等世界級的電動車企業(yè),有著一流的市場和政策配套,我輩從業(yè)者怎會被眼前的困難給嚇倒,又有何理由對新能源汽車的前途開始動搖。在電動化和智能網聯(lián)的大潮中,相信我們這代從業(yè)者是有很大概率可以看到世界汽車工業(yè)中心從德日轉移到中國的那一天。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