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水滴汽車(ID:dripcar)
現在汽車市場上可供選擇的車型越來越多,發(fā)動機上的選擇也成了很大的難題,特別帶T和自吸到底誰好?估計讓很多新車主都在糾結。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帶T和不帶T的到底有何區(qū)別,讓新車主們買車時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
![]()
渦輪增壓大家并不陌生,平時在車的尾部都可以看到諸如1.4T、2.0T等字樣,這說明了這輛車的發(fā)動機是帶渦輪增壓的。渦輪增壓(Turbocharger)簡稱Turbo或T。渦輪增壓是利用發(fā)動機的廢氣帶動渦輪來壓縮進氣,從而提高發(fā)動機的功率和扭矩,使車更有勁。
渦輪增壓器主要由渦輪機和壓縮機兩部分組成,之間通過一根傳動軸連接。渦輪的進氣口與發(fā)動機排氣歧管相連,排氣口與排氣管相連;壓縮機的進氣口與進氣管相連,排氣口則接在進氣歧管上。
到底是怎樣實現增壓的呢?主要是通過發(fā)動機排出的廢氣沖擊渦輪高速運轉,從而帶動同軸的壓縮機高速轉動,強制地將增壓后的空氣壓送到氣缸中。一般而言,引擎在配合這樣的一個“強制進氣”的動作后,起碼都能提升30%-40% 的額外動力。獲得完美的燃燒效率以及讓動力得以大幅提升,就是渦輪增壓系統(tǒng)所能提供給車輛最大的價值所在。
![]()
![]()
![]()
有很多人都以為渦輪增壓會省油,其實渦輪增壓從工作原理上說,只是提升動力水平,可以讓2.0的排量,輸出功率達到自然吸氣3.0甚至更高的功率水平。
至于油耗,實際上并不比自吸的更低。當然,官方油耗,小排量渦輪增壓的數據總是很好看,比如大眾1.4T的邁騰,工信部綜合油耗低至5.5升,但實際油耗不會這么低。因為工信部和歐洲的NEDC測試循環(huán),都是低負荷工況為主,這對小排量渦輪增壓的油耗有利。
德國ADCA2013年對144款車的實際油耗做了測試,比廠家標稱的油耗平均高出25%!而相差最大的全部都是渦輪增壓車型。比如兩者相差幅度最大的是沃爾沃V40,其實際油耗比標稱油耗高42%,用的就是1.5T發(fā)動機。
而反過來說,以相同輸出而不是同等排量來比較,由于渦輪不是全工況運轉,它會比同等動力的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省油,比方說,一臺1.4T發(fā)動機動力水平相等于一臺1.8L自然吸氣,全力工作時,兩者油耗差不多,但高速巡航時,1.4T的渦輪并未介入,此時它實際工作排量只有1.4L,而自然吸氣則始終是1.8L,要是這么看的話,確實是省油了。
所以最終的結論就是動力相同,渦輪增壓會省油。同排量相比,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油耗會高一些。
![]()
下面再從另外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購車價格: 同排量帶T和自吸的,帶T的價格明顯會貴一些,而且貴的不是一點點,至少也要又一兩萬的差距吧!; 在功率和扭矩接近的情況下,比如1.3T和1.6自然吸氣卡羅拉,同樣也是帶T的價格會貴一些,畢竟帶T的意味著高科技嘛!
2.保養(yǎng)費用:由于帶T的發(fā)動機溫度比較高,總體來說機油的消耗量會比較大,保養(yǎng)周期會比自然吸氣的保養(yǎng)周期短,同時機油的品質要求也比較高,日常加的汽油標號也相對高一些,所以帶T的后期的保養(yǎng)費用會比較大,而且故障率相對來說也會高一些。
3.駕駛感受: 自然吸氣的加速平順線性,帶T的在加速的初期會有不到一秒的遲緩,但后面加速凌厲,渦輪增壓車非常適合跑高速,超車快而且省油,但在擁堵的城市,自然吸氣的明顯占優(yōu)。
4.積碳問題:渦輪增壓往往采取直噴的方式,噴油嘴和缸內的積炭相比自然吸氣會嚴重一些,而且比較難以清理,自然吸氣的電噴占相當比例,進氣歧管和噴油嘴相對來說容易清洗。
其實呢,無論選車還是在別的購物選擇上,都是各取所需罷了。選車還要看自己的用車環(huán)境,如果主要是市區(qū)用車那么還是推薦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汽車,駕駛感受更好,更容易駕馭;如果跑高速多一些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還是不錯的選擇。
好了,說了這么多,相信無論是老司機還是新司機應該在心里都有譜了吧!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購買最適合的發(fā)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