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十年,SUV的勢頭越刮越猛,全世界都喜歡這類拉高的大號“兩廂車”,眼看這塊蛋糕越做越大,難免有奇奇怪怪的SUV出現(xiàn)。
比如車門掛倆包的雪鐵龍C3,面容猙獰的日產(chǎn)Juke,套著SUV外殼、實為超跑的蘭博基尼Urus,連長得像帽子的奔馳GLC Coupe、GLE Coupe等流線型SUV也逐漸成為常態(tài)。
▲雪鐵龍C3
這時候,敞篷SUV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眼球轟炸。
2015年11月,連續(xù)幾年創(chuàng)下銷量新高的路虎一拍腦門,決定量產(chǎn)2012年的極光敞篷概念車,為富豪們提供一個吸眼球的大膽選擇,讓人一瞪大眼球一瞧,還有這種操作?!
極光敞篷像是幾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化學(xué)試劑倒進同一只試管,“嘭”一聲誕生的產(chǎn)物,既怪誕又有趣。
當(dāng)然極光敞篷遠不止是切了車頂這么簡單,軟頂來自德國Webasto,這也是法拉利、邁凱倫的軟頂供應(yīng)商,表面上這是一塊黑布,實際集成了吸熱、吸水、降噪和保溫等功能。
作為敞篷車,沒有車頂勢必對整車剛性大有削減,極光敞篷為此加強了A柱和敞篷機構(gòu)的C柱;考慮到翻車的情況,后排座椅的頭枕后方設(shè)有保護裝置,一旦翻車就自動彈起,和A柱形成一個保護空間。
起初,這款全世界首款緊湊級(雖然在中國標(biāo)的是中型SUV)豪華敞篷SUV贏得一部分小眾消費者的青睞。
具體銷售數(shù)據(jù)沒有查到,按照時任捷豹路虎銷售主管Andy Goss在2016年的說法,“極光敞篷在前幾個月的表現(xiàn)出乎意料,這將在路虎的輝煌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
聽上去一切順風(fēng)順?biāo)?,極光敞篷像是開啟了富豪們特殊癖好的潘多拉魔盒,但是滿足這部分消費者之后,極光敞篷沒有進一步打開市場,路虎也在泥沼中下沉。
主要還是市場和接受度問題。
極光敞篷在老家英國的起步價是4.7萬英鎊,如果要享受日光,這價位可選擇的敞篷車太多了,什么奧迪A5、寶馬4系、奔馳E級、保時捷718一大堆,都是豪華品牌,買完還找大幾千英鎊。
除了定價,根本在于今天的人們不接受敞篷SUV,這種奇葩產(chǎn)物不是路虎的首創(chuàng),存在了大概有70多年的歷史,期間起起伏伏,最終偃旗息鼓,沒有成為像敞篷車一樣的重要分支。
只不過這幾年被路虎從歷史角落中撿起來,SUV和敞篷形成的強烈反差再度引起關(guān)注和模仿,大眾也忍不住也推出探歌敞篷版,可是市場反應(yīng)遠不如輿論來得熱烈。
對于敞篷SUV這一細分市場的開辟,車企不妨效仿流線型SUV火起來的套路,先用頂級車型試水,比如謳歌ZDX和寶馬X6。
之后上行下效放在入門車型上面,給消費者一種敞篷SUV平民化的錯覺,說不定有機會吸引更多人買單,最終形成一股潮流。
敞篷SUV和戰(zhàn)爭有關(guān)
話說回來,敞篷SUV的問世和浪漫休閑的曬太陽沒關(guān)系,反倒和血流成河的二戰(zhàn)有關(guān)。
早在一戰(zhàn)期間,美軍使用的越野車Four-Wheel-Drive,由于體積龐大導(dǎo)致機動性差,容易成為戰(zhàn)場的靶子。
第二次加入戰(zhàn)爭之前,美軍向各大車企征求一款輕型越野偵察車,要求是越野能力強、耐造好修、體積小和重量輕(空載不超過590千克),以及前車窗可折疊和沒有車頂。
這兩項特殊要求的好處是減輕重量和節(jié)省戰(zhàn)時物資,方便大兵上下車,后面允許架機關(guān)槍。然后前車窗框向前一翻折,兩輛車即可疊在一起塞進集裝箱。
1940年,中標(biāo)的威利斯推出敞篷越野車MB,即Jeep的前身,但這是第一款敞篷越野車嗎?不好說。
▲折疊后的威利斯MB
▲美軍提的要求都是為了方便運輸和作戰(zhàn)
當(dāng)時的車企都在響應(yīng)國家的要求造這種敞篷越野車,出名的有蘇聯(lián)嘎斯67、英國奧斯汀10、德國大眾Type 181、日本Kurogane Type 95,湮沒在歷史中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很難判斷誰才是第一款敞篷越野車。
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車企不愿意白白浪費這些設(shè)計,同時為了振興企業(yè),考慮到?jīng)]有資金研發(fā)新車的殘酷現(xiàn)實,干脆推出軍用敞篷越野車的民用版,這是今天敞篷SUV的根源。
不過硬派的敞篷越野車演變?yōu)槌ㄅ馭UV,個中過程大概是先分化、后統(tǒng)一,分化指的是敞篷越野車分別在歐洲和美國發(fā)展成不同的派系。
歐洲的沙灘車
伴隨著經(jīng)濟復(fù)蘇,享樂主義盛行,一年見不到幾次太陽的歐洲人喜歡到海邊度假,他們需要一輛曬得到陽光的汽車,最好具備在沙灘脫困的四驅(qū)系統(tǒng),不久在60年代初催生出敞篷SUV的祖宗—沙灘車。
代表車型即Mini Moke。Issigonis設(shè)計完Mini后,覺得和軍方合作才有搞頭,想著給Mini換一個堅硬的車體,改名為“Buckboard”(即結(jié)構(gòu)簡單的四驅(qū)車),試圖從路虎口中摳點軍用訂單。
當(dāng)沒有車門的敞篷Moke送到英國陸軍面前時,可憐的離地間隙和孱弱動力無法滿足對方的要求,計劃最終流產(chǎn),Mini只好把Moke當(dāng)作輕型農(nóng)用機械,準(zhǔn)備賣給農(nóng)民。
▲起初的Mini Moke Buckboard
出乎意料的是,人們沒有用來拉貨,卻開著這么一輛毫無遮擋的四驅(qū)小車在沙灘閑逛,享受著和煦的海風(fēng)和溫暖的日光。
無心插柳的Moke憑借呆萌造型和獨特風(fēng)格廣受歡迎,從平頭老百姓到瑪格麗特公主,從法國性感女星Brigitte Bardot到美國脫口秀主持人David Letterman,每個階層都有Moke的忠實粉絲,還多次出現(xiàn)在邦德的系列電影中,這是60-70年代最炙手可熱的文化標(biāo)簽之一。
一直到今天,很多海邊景點仍然有Moke的租車服務(wù),一些小作坊也在翻新修復(fù)Moke,或照著Moke的造型打造電動沙灘車。
實際上,沙灘車的理念很接近現(xiàn)代敞篷SUV,無非是休閑放松,缺點是使用場景單一,赤裸裸的造型跑不了高速,擋不了雨,別說給不了安全感,估計連碰撞測試也無法通過。
美國的敞篷越野車
相比歐洲的小資路線,敞篷越野車在美國接著將狂野發(fā)揚光大,這和當(dāng)?shù)氐挠密噲鼍啊⑸鐣h(huán)境無不相關(guān)。
美國地廣人稀,公路直來直往,一上路就逼著人踩盡油門,在這種地方?jīng)]有一副動力強勁的V8發(fā)動機相當(dāng)于自絕后路。
回顧50-60年代,是個性蓬勃發(fā)展的嬉皮時代,以杰克·凱魯亞克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走上放縱瀟灑的公路之旅,這時候最需要一輛足以應(yīng)對不同路況的獨特車型。
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同樣在60年代初,一家主要生產(chǎn)農(nóng)用車的International Harvester推出了敞篷越野車Scout。
▲International Harvester Scout
據(jù)首席設(shè)計師Ted Ornas回憶,當(dāng)時可選擇的四驅(qū)越野車只有樣式老舊、造型呆板的Jeep,銷量特別低,他覺得這是一塊潛力巨大的處女地。
于是他在自家的廚房拿筆畫畫畫,畫出心中一輛美國越野車該有的樣子:全尺寸車身、靚麗的車漆、閃亮的鍍鉻輪轂、粗獷的輪胎和可拆卸式車頂。
▲可拆卸硬頂?shù)腟cout
外觀時髦、乘坐寬大舒適、兼具越野性能的Scout一經(jīng)推出,迅速收獲市場的強烈反應(yīng),成功刮起一股敞篷越野車的潮流。
各大車企緊隨其后,誕生了福特Bronco、雪佛蘭Blazer、道奇Ramcharger和Jeep CJ-5等車型,敞篷越野車也成為美國汽車文化的一塊版圖。
▲福特Bronco
美式敞篷越野車基本是敞篷SUV的雛形,既有一定的通過性,同時對公路性能和簡陋的外觀內(nèi)飾進行改善,以滿足時代不斷進步的需求。
但是最終完成敞篷越野車到敞篷SUV轉(zhuǎn)變的不是歐洲人,也不是山姆大叔,是將沙灘車?yán)砟詈兔朗匠ㄅ裨揭败嚱Y(jié)合在一起的日本人。
日本的敞篷SUV
90年代中后期,豐田推出旗下首款城市SUV RAV4,在越野和公路駕駛、日常代步的天平之間偏向右邊,不過可能是為了證明RAV4的越野能力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敞篷RAV4在1998年問世。
敞篷RAV4明目張膽標(biāo)著“Convertible”(即敞篷)的后綴,實際只是后半部分軟頂加天窗,畢竟主打的還是城市SUV,沒必要做得太極端,電動敞篷的成本也不低,不適合RAV4的定位。
即便如此,合理考慮車型定位和市場需求的敞篷RAV4同樣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進入新世紀(jì)的第二代取消了這個車身形式,老老實實地做一款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城市SUV。
到目前為止說到的敞篷越野車、SUV還是簡易的手動拆卸,一部分車型甚至稱不上敞篷,準(zhǔn)確來說是留有B柱或門框的開篷。
▲豐田第一代敞篷RAV4
當(dāng)今我們常說的“敞篷”,通常指電動敞篷,且關(guān)蓬后僅有A柱一邊一條,這類敞篷SUV等到2010年才亮相。
接近10年前的日產(chǎn)瞄來瞄去,發(fā)現(xiàn)市面上沒有第一款電動敞篷的四驅(qū)SUV,不如自己來打破這個局面。
于是拿來中型SUV樓蘭,重新設(shè)計外觀,加裝敞篷車常見的電動軟頂,首發(fā)于當(dāng)年的洛杉磯車展??墒沁@么一輛有歷史意義的車型,“全世界第一款電動敞篷四驅(qū)SUV”,卻在短短三年后宣布停產(chǎn)。
相比普通版樓蘭,敞篷版少了兩扇車門和硬頂,僅僅多了電動敞篷,價格直接從2.9萬美元跳到4.7萬美元,相當(dāng)于一輛奔馳E級敞篷。
另外,樓蘭敞篷本來打著“電動敞篷”和“四驅(qū)SUV”的旗號,面向女性和嬰兒潮一代(出生于1946年-1964年,具有可觀的財產(chǎn)),結(jié)果這兩方面都沒有做好。
作為敞篷車,開關(guān)蓬的條件苛刻,原本就小的后備箱不準(zhǔn)放額外的東西(極光敞篷無論開關(guān)蓬,后備箱保證放得下高爾夫球袋和滑雪板);由于高車身和造型問題,視線遠比敞篷車和SUV差。
還有樓蘭先天性的后排腿部空間不足,換成軟頂之后,對頭部空間也造成不小的影響,完全找不到一款SUV該有的實用性。
雖然有四驅(qū)系統(tǒng),樓蘭敞篷本質(zhì)是前驅(qū)轎車平臺,沒辦法像真正的越野車跋山涉水,這項功能其實可以舍棄以降低定價。
樓蘭敞篷版更像是一款50年代風(fēng)靡美國的私人豪華車,沒什么實用性,純粹有大車身、亂七八糟的配置和華麗的外觀,這在繁榮昌盛的年代有市場,一旦經(jīng)濟下滑,幾年后立刻煙消云散。
天生敞篷SUV必有用
即使樓蘭敞篷的命運短暫,極光敞篷的前途一片渺茫,探歌敞篷大概也好不到哪里。
我們卻必須肯定這些車企的初衷和勇氣,假如大家都很理性,沒有腦子一熱,汽車世界就少了很多有意思的車型,樓蘭敞篷的缺點也成為下一款敞篷SUV需要改進的地方。
不僅如此,敞篷SUV的一大優(yōu)點是足以在短時間內(nèi)吸引大家的關(guān)注,改造成本卻遠遠低于研發(fā)新車。
好比日產(chǎn)主要做的是家用車,沒有新車又要在國際車展吸引流量,這時候突然來一款不正經(jīng)的敞篷SUV,既達到宣傳效果,給人的印象也不至于太呆板。
所以不難理解毫無份額的敞篷SUV、常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為何車企還要推出敞篷SUV。
表面上,推出敞篷SUV是不加思考的天馬行空,其實也是一種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商業(yè)化運作,敞篷SUV在產(chǎn)品線中的意義主要是“Halo Car”,車企自然不寄望走量,但卻是展示技術(shù),塑造品牌形象的有力標(biāo)簽。
《汽車文化》| 作者:李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