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慶假期,想必很多人被《中國機長》這部電影圈粉。電影和演職人員大火的同時,贊助該電影的廠商也是十分歡喜,紛紛展開宣傳。不過關于宣傳日前有了些許風波。
10月21日,博納影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官微發(fā)布聲明稱,發(fā)現(xiàn)一些機構/或個人在一汽奔騰旗下品牌“奔騰T99”汽車宣傳中,未經授權,擅自使用電影《中國機長》的名稱、人物角色在內的多項影片元素。公司表示,已搜集、保全相關證據,并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法律手段追究侵權者責任之權利。
博納影業(yè)在聲明中強調,與《中國機長》建立商業(yè)植入及贊助的唯一汽車類品牌合作方是“長城汽車及其旗下WEY、哈弗、歐拉、皮卡”。截至本函出具之日,我司未就該影片與長城汽車以外的其他任何汽車品牌進行商務合作。
10月22日下午,一汽奔騰在官方微博上發(fā)布聲明回應稱,自簽訂張涵予的合同起,在合同期內一汽奔騰享有經張涵予先生授權的人物肖像使用權,一切傳播內容符合傳播規(guī)范。
為中國機長一汽博納互掐,身為《中國機長》合作牌的長城汽車怎么看?對于此事,長城汽車方對媒體表示暫不回應。
一汽博納雙方各執(zhí)一詞,到底孰是孰非?
對此,有媒體采訪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律師,他認為:“一汽奔騰的做法可能有蹭電影熱度的考慮,也是一種營銷手段。至于是否侵犯博納影業(yè)的合法權益,我個人認為,雖然博納影業(yè)是電影中國機長的版權方,但對于‘中國機長’這個角色名稱本身并沒有版權,如果一汽奔騰使用的僅僅是這個角色名稱,而沒有使用角色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及電影片段,并不構成版權侵權。”
也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在影視劇拍攝完成后,會形成動態(tài)的影視作品和靜態(tài)的影視劇照兩種作品,但無論哪種作品,演員均不享有其著作權,而是由影視劇的出品方、攝制方等享有其著作權。
歸根結底,這次事件是長城汽車和一汽奔騰之間的博弈。近年來,許多車企不惜花重金在電影電視劇中宣傳,追逐流行的IP。像奔騰和博納互掐的事件,必然不會是個例。未來車企在宣傳時,如何簽署好協(xié)議,如何規(guī)范地宣傳,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