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時間來到10月底,各地也逐漸感受到了秋天的一絲寒意:北方已經(jīng)初見雪花,南方也有不少人穿上了秋褲。溫度逐漸轉冷,辦公室也不少同事都在討論著趁著雙11買一波棉褲、棉襪、羽絨服等過冬裝備。當然我們的愛車也和人一樣,在面對寒冷天氣時也需要在保養(yǎng)時做好面對低溫的措施,各類油液、車胎、雨刮等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在正式入冬之前,《車壹圈》也是提前來給大家盤點盤點,汽車在冬季時都需要注重哪些方面的保養(yǎng),讓各位車主未雨綢繆。
![]()
動力部分:油液要防凍
![]()
低溫所帶來的最直觀表現(xiàn)就是液體結冰,而發(fā)動機所需要的各種油液就是我們要關心的。首當其沖的當然就是機油,一般來說目前大部分廠家推薦車輛使用和我們實際使用的都是四季通用機油,但在溫度低于零下的北方,雖然四季機油能正常使用但其性能和對發(fā)動機的保護還是達不到冬季專用機油的效果。所以,在北方等溫度較低的地區(qū),更建議大家更換粘度更低的冬季機油。
![]()
除了機油,防凍液就是第二重要的油液。在冬季,我們需要就是防止防凍液在發(fā)動機內(nèi)部結冰,所以車輛所在區(qū)域的氣溫越低,我們就要選擇抗凍性更強冰點越低的防凍液。一般來說,防凍液有﹣15℃、﹣25℃、﹣30℃、﹣40℃等幾種規(guī)格,我們在購買時應選擇冰點比所在地區(qū)最低溫度低10℃以上的防凍液。
![]()
除了機油和防凍液,在冬天怕凍的還有汽車的蓄電池。在寒冷的天氣下,汽車蓄電池的容量會明顯減小,這對于快接近使用年限的蓄電池來說就意味著“提前下崗”,導致發(fā)動機無法正常啟動。所以在入冬前檢查要蓄電池的電解液、電壓值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更換。
行駛部分:車胎是關鍵
![]()
冬季道路常常會變得濕滑甚至結冰,所以路面對車胎和駕駛員的技術都有更高的要求。雖然每個人駕駛技術有高低,但在車胎上大家就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自由發(fā)揮”了。在南方溫度沒有低于零下的地區(qū),大家就可以適當降低胎壓來增加車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增加摩擦力,在有需要的情況還可以準備防滑鏈以備不時之需。而在北方地區(qū),各位車主就要根據(jù)溫度、降雪情況來選擇更適合雨雪天氣的冬季胎了。
![]()
除了車胎,冬季的雨雪天氣也會影響到我們的駕駛視野,特別是擋風玻璃在結冰后,會很難用雨刮去進行清除,而且溫度過低還會導致玻璃水結冰。所以在冬季選擇玻璃水時,我們同樣要注意。與防凍液一樣,在市場上我們也能買到不同冰點規(guī)格的玻璃水,從0℃到﹣25℃都有,我們也只需根據(jù)實際的天氣溫度進行選擇就OK。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購買冰點更低的玻璃水,目前不少廠商也是推出了具有釋冰效果的功能型玻璃水,在保證其本身不結冰的同時還能有效消除擋風玻璃上的冰渣。
車內(nèi)過冬配件:實用至上
![]()
除了給車輛更換油液、檢查設備,不少車主還喜歡給車內(nèi)增加一些“裝備”來過冬。相信很多愛美的女車主都會給方向盤、座椅套上好看又保暖的“貂皮大衣”。但這樣的方向盤、座椅套雖然看起來可愛有一定的保暖性,但毛茸茸的面料會大大降低我們雙手、身體與方向盤、座椅的接觸摩擦力,非常影響駕駛的安全性。所以,購買一雙防滑的保暖皮手套,加裝座椅加熱才是更安全合適的選擇。
![]()
在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看來:冬季行車的危險性的確是要比其他季節(jié)要高,其對駕駛員技術和車輛狀態(tài)的要求也更高。在今天給大家介紹了冬季需要的注意的保養(yǎng)項目和事項外,《車壹圈》也希望各位車主能在正式入冬前,根據(jù)實際情況給自己的愛車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