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本田推出雅閣兄弟車型inspire的時候,很多小伙伴都在詢問有沒有中文名稱,小編也是一頭霧水。直到有天在路上看到輛試駕車身貼著的標識,才知道這款車的中文名叫“音詩派”。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外國車型音譯成中文后會非常繞口。除了剛才說過的“音詩派”,本田旗下還有一系列英文譯名也很尷尬,比如CR-V叫“思威”,和它名字差不多的XR-V叫“炫威”、UR-V叫“優(yōu)威”。照這么發(fā)展下去,要是以后出了AR-V可就尷尬了。保時捷旗下的車名音譯過來也不怎么響亮,比如Macan的中文名叫“邁凱”。保時捷718系列的兄弟倆,中文名分別叫“凱門”和“博斯特”,還有旗艦“斯派德”,聽起來都十分山寨。除了本田、保時捷這樣取中文名直接把英文音譯是一種方式,翻譯成中文是另一種方式。但這是個雷區(qū),因為譯不好就會變成“土味”系列。銳捷系列小汽車、征服系列小汽車、銳極系列小汽車,你能猜到都是誰嗎?它們分別是阿斯頓馬丁的V8 Vantage、Vanquish和Rapide系列。仿佛城里的Cindy、Grace、Jessica,回村兒變成了翠花、桂蘭、淑芬。說到這,小編不由得想起了MINI countryman,真正的“鄉(xiāng)巴佬”。大眾旗下車系的中文名字更讓人哭笑不得,有款敞篷轎跑名叫EOS,和佳能相機重名,中文翻譯過來叫奕鷗,讀起來像個語氣助詞。另一款“UP!”本以為會翻譯成“啊撲”,想來大眾也知道這款車名字奇怪,中文名反而討巧起來,變?yōu)椤败S族”。氣場一下就強大了,可見有個好名字是多么重要。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法國高端品牌,總統(tǒng)座駕——DS。法文名稱“Déesse”,在法語中表示“女神”的意思,為了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還專門請來法國女神蘇菲瑪索代言。但“DS”的中文名竟然直譯成了“諦艾仕”。這個名字不僅拗口,而且難記,再加上“屌絲”的寓意,這款車在中國的銷量可見一斑,真不如直接叫“女神”更好一些。不過小編覺得中文翻譯最奇葩的一款車還要當屬“翼豪陸神”。對,就是那個傳說中的三菱EVO。想必當初是采用了“Evolution”的全拼音譯過來的,但從字面看上去,真的好像八十年代粗制濫造的港片名字。說到EVO,不得不提到日系又一性能車日產(chǎn)GT-R。上世紀60年代初,GT-R作為“一代傳奇”誕生并迅速躥紅,而除了被譽為“戰(zhàn)神”之外,它的中文名稱卻不得而知。其實GT代表Grand Touring(大型旅行),R是Racing(競賽)的縮寫。而GT-R追根溯源是早年間日產(chǎn)skyline(天際線)的高性能版,所以中文名我們也可以叫它“天際線”。好啦,小編給大家科普了這么多冷門的車型中文譯名,你覺得最奇葩的是那個?又或者你知道什么更奇葩的,趕快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