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摩托吧 2019-10-08 09:32:09 1
印第安摩托車的“偵察兵”(Scout)和“酋長”(Chief)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吧?
我覺得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查爾斯 ? 富蘭克林,就不會有它們倆,甚至現(xiàn)在的印第安摩托車能不能有延續(xù)百年的歷史都不好說呢。 查爾斯?富蘭克林(Charles B. Franklin)是愛爾蘭第一位偉大的摩托車賽車手。1908年至1914年間,他曾參加曼島TT大賽7次,在1911年獲得排名第二,這是他最好的成績。1912年在布魯克蘭賽道他成為第一個在不到300分鐘的時間內行駛300英里的人。1916年,查爾斯?富蘭克林又受聘成為印第安摩托車的一名工程師。1920年,印第安推出了搭載37立方英寸、600cc排氣量的“Powerplus”發(fā)動機的新車型——“偵察兵”(Scout)。這款新車的整體設計方案都是由查爾斯?富蘭克林負責完成的。“偵察兵”動力強、重量輕、易操控,1920年就在24小時不間斷耐力賽中創(chuàng)造了行駛1114英里的新紀錄(舊記錄是250英里)。
事情還遠沒有結束,“偵察兵”只是查爾斯?富蘭克林實現(xiàn)心中的“印第安帝國”的第一步構想。1922他又將原來37立方英寸的發(fā)動機擴大到61 立方英寸(1000cc),這個車型被命名為“酋長”(Chief)。1923年又將擴大到74 立方英寸(1200cc)的車型命名為“大酋長”(Big Chief),這兩款車最終成為印第安的旗艦產品!也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偵察兵”就沒有“酋長”,就沒有“印第安”!恐怕連查爾斯?富蘭克林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偵察兵”從誕生的那天起竟對印第安未來的35年產生了開創(chuàng)性的巨大影響,這種影響直到今天!所以對印第安摩托車來說,查爾斯?富蘭克林就是它們的“靈魂”人物,毫不為過! 到這兒,您想不想詳細了解一下這款1920年的“偵察兵”到底長什么樣兒呢? 大紅色的涂裝覆蓋了整個車身,這種色彩的設計似乎在印第安存在了很久,甚至成為它在那個時代的一種標記,紅的耀眼和奪目,令人難忘……
油箱被兩根鋼管“包裹”在中間,這樣的車架設計會形成一條優(yōu)美的線條貫穿全車,體現(xiàn)出實用性和美觀性的完美結合。
37立方英寸、600cc排量的“Powerplus”發(fā)動機就安置在油箱下方,側置氣門設計采用全封閉的系統(tǒng),可保護發(fā)動機免受灰塵的侵害。這種創(chuàng)新設計大大提高了發(fā)動機的耐力,也是“偵察兵”贏得多項比賽并創(chuàng)造了多項高速賽車記錄的根本。
橋式減震器承擔了前輪的減震任務,也是那個時代獨屬于印第安的技術利器。
車架直接與后輪相連接,沒有減震措施,要想保證車手的屁股不被“顛成八瓣”就只能依靠黑色座椅下面的兩根彈簧了,哈哈。
碩大的車頭燈挺立在車把中央,貌似個頭兒有點大有失協(xié)調,但在那個幾乎毫無市政配套設施可言的年代這個大燈足以將前行的路況照得清清楚楚。
車尾是一個結結實實的行李架,即使放許多重物上去也毫不含糊。
米白色的輪胎是高品質、高質量的代表,與大紅色的車身配在一起卻也呈現(xiàn)出一種華貴的氣質。
車把彎成一個U形,寬大的似乎都不用考慮車手如何轉彎的問題,但實際上這種型式的車把也是印第安摩托車的一大特點。
兩個手柄都帶有扭轉握把,左握把控制油門,右握把扭動可以啟動著車或熄火。離合器的腳踏板在左側,后輪的剎車踏板在右側。
注意到了嗎,油箱上面還排列著一堆開關按鈕之類的裝置? 那是垂直操作的變速桿、排氣門頂桿和手動離合桿,油箱右側的當然是換擋桿。
呃~~~這一波操作下來,您是不是瞬間覺得已經不會騎車了?哈哈 那個時代的科技沒有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所以一切操作都只能靠~~~不過設想一下,如果手腳并用上下翻飛地一通兒操作,您駕著這部“繁忙而又迷人”的機器把其他車遠遠地甩在身后,那個瀟灑的身姿是不是也帥的一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