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不一定貴,但貴在清。
濁而“貴”,只是表象,若不修心,便是透支。
濁是油膩,濁不等于胖,胖得讓人看著舒服,也是一種清,清福。
身體清潔了,也就很容易分辨污濁的人事物。
“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居鮑市不聞其臭”,就是這個道理。
——每日一叨
……………………………………………………
![]()
……………………………………………………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莊子.齊物論》
接下來子游,南郭子綦的弟子說:“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span>
這個弟子很能總結(jié),一下就把關(guān)鍵抓住了。所謂人籟是人的心音,反過來說人類的語言文字是可以回過頭導(dǎo)向道的。
“敢問天籟”,子游對于人籟地籟的總結(jié)師父是肯定了的,師父直接給他一個天籟的應(yīng)對,人籟地籟不再說了。
“吹萬不同”,就是各種通道不同,風(fēng)吹出來的聲音,但都是自己造成的。風(fēng)是一樣的,就像我們吹樂器,你給它喇叭是喇叭聲,笛子是笛子聲,都是吹氣,吹沒有不同,吹的“萬”是不同的,“萬”就是各種形態(tài)的東西。
上天給每個人生命,結(jié)果每個人活得不一樣了。上天給你的命,你把它糟蹋了,所以每個人上天派發(fā)同樣的東西,結(jié)果還回去的時候,有人還一條完整的命給天,有的人已經(jīng)變得只剩皮毛……都弄丟了。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空腔,奏出生命的樂章不同了,你活活地把自己弄得鬼哭狼嚎——沒塑好形。這是為什么儒家講君子要有氣量!氣量就是你的空腔。
中國的“正”是立足于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的最高境界也是“正”。
中國古代有個堂屋的說法——堂堂正正;蓋個東西叫亭——亭亭玉立。這些命名都有文化上的期許,我們的祖先給萬物命名都是那么的奇妙。
但是,現(xiàn)在走遍中國看不見“正”房子了,這叫“使其自己也”——你自己正,你的音就正;你自己斜,出來的音也斜。這段就是這意思,一切都是自取的。
你別說是這個世界墮落了你才跟著墮落,這個世界不墮落要你干什么呢?
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矯正器,你矯正自己了就是矯正世界了,你結(jié)果不但不去矯正這個世界,你還去做幫兇。
?????????????????????????
![]()
編輯:宗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