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買車時都會聽取一下周圍懂車人的意見,盡管很多意見是出于善意的,但也不排除遇到鍵盤車神顯擺的,比如“XXX配置/動力縮水不如上一代”、“買XXX新車不如買YYY二手車”的說法——以下這兩臺車就正好符合這一說法,如果你恰好也在糾結,不妨聽我們解釋一下。
![]()
依稀記得全新一代Q5L上市的時候,有關其quattro“被閹割”的論調幾乎占據(jù)了當時全部的輿論風口,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奧迪將用了幾十年的帶托森式中央限滑差速器的機械全時四驅系統(tǒng)換成了由電控多片式離合器作中央差速器的適時四驅系統(tǒng),然后依舊冠著quattro的招牌吆喝生意——即使現(xiàn)在,依舊有相當多的人認可“被閹割”的說法,即使他們中可能多數(shù)并不是奧迪車主、甚至連quattro的機械原理都講不清楚;如果你恰好看上了新的Q5L,而附近也恰好有這樣的聲音勸你放棄時,希望你能聽聽我們的解釋,然后再做決定。
![]()
首先直奔終點,變成了電控適時四驅的新Q5L對比機械全時四驅的老Q5在“越野性”上會不會縮水?需要強調的是,不論是老Q5還是新Q5L,它們的定位都是城市型SUV,所以“越野”對它們來說都是偽命題;進一步講,城市SUV所講的“越野性”更多的是指其車輪出現(xiàn)打滑時的脫困效率,也就是車輪制動力分配和扭矩分配效率——老Q5的C型托森式中央限滑差速器雖然名義上響應時間快,但真正決定脫困與否的其實是其電子穩(wěn)定程序中的EDL,這套程序在Q5上的表現(xiàn)可謂相當佛系了,隨便從網(wǎng)上搜索有關Q5的交叉軸或滑輪組測試視頻都能明顯看出,在面對車輪打滑時,它完全不能快速響應(對打滑車輪制動并將動力轉移到抓地力較高的車輪上),除非徹底關閉ESP,EDL只會任由Q5困在原地打空轉,而至于后者,相信99%的老Q5車主直到賣車時都從沒有關閉過哪怕一次ESP,你說這不就純屬浪費了嗎。
![]()
那么換了電控式適時四驅系統(tǒng)的新Q5L就能做到快速響應了嗎?確實可以。前面已經(jīng)說到了,由于ESP中EDL的存在,老Q5是不能快速響應脫困的,但如果將EDL程序調到一個更加靈敏的響應值,那么即使不關ESP,Q5也可以做到快速響應并脫困了——這么做自然也是有代價的,就是油耗會相應增加,而由于老Q5機械四驅的重量大、傳動動力損耗高,所以這無疑意味著油耗的雙倍增加,這在這個車主無腦在意油耗&排放政策越發(fā)吃緊的年代無疑是行不通的,所以這就輪到新Q5L的準車主思考了,我到底需要的是更低的油耗與更高的脫困能力,還是一個聽上去很牛嗶但實際上我一輩子都用不了幾次的“名頭”?
![]()
雖說銳志生前的銷量不咋地,但生后在二手車市場里卻幾乎成了“神”——不少車主、云車主及鍵盤車迷把這臺車形容成了大后超、自吸V6最后的情懷、運動型FR的不二之選等等,而二手車商也樂于順水推舟、把銳志的價格再炒上一個新臺階;憑心而論,銳志并不是一臺運動轎車,盡管3.0 L V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前置后驅布局、前雙叉臂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的硬件基礎看上去很美好,但不論是研究歷史還是實際駕駛,銳志始終都是一臺標準的舒適型轎車。
![]()
首先,銳志的底盤與皇冠同源,盡管底子不錯,但調校確是實打實的舒適取向,其在乘坐舒適性上與隔音濾振上表現(xiàn)不錯,但如果要開著劈彎,那么只能靠后期改裝絞牙避震解決了;3.0 L V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底子也還不錯,但匹配的愛信6擋手自一體變速器邏輯佛系,深踩油門時對降檔意圖理解的極為滯后,若想要隨心所欲的動力感,只能在后期換裝手動變速器;銳志的轉向圈數(shù)大,車頭指向性一般、路感反饋模糊,若是稍加適應倒也能接受,但如此原廠風格著實和運動無關......綜上所述,銳志只是在停產(chǎn)前趕上了《頭文字D》對FR的造神運動,依靠“國內能買得到的最便宜的B級車FR”的頭銜被寄予了人們過多一廂情愿的期待——當然這么說肯定會被人噴,比如“小編肯定沒開過銳志”、“豐田原廠Mark X GRMN了解一下”、“爆改銳志秒殺GT-R”等等......對于此類回復我只能說,請你買到&改到再說,如今在買得到的B級車新車里雅閣、阿特茲不比銳志運動性能差,但如果你非要買一臺運動型FR,有G37、E90在,怎么也輪不到同為二手車的銳志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