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思之安然,處之坦然——這十六個字看似簡單,其中的那份平常心卻是難得。
不僅僅對人,對一個車展、對整個汽車行業(yè),亦是如此。
面對車市的銷量下滑,汽車人們以往很難“淡定”。早在2015年,人們就頻頻提起“新常態(tài)”,紛紛焦慮于銷量可能出現(xiàn)的下滑。盡管,在2018年以前,中國車市都是在年底強勢反彈,帶動全年銷量最終以增長收盤。
2018年,30年一遇的熊市終于襲來。各大品牌有點慌、汽車行業(yè)有點慌、國際車展們也有點慌。以成都車展為例,2018年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觀展人次共58萬,共產生29017輛汽車訂單。而上一年的數據是,共有63.8萬人次參與觀展,共產生30108臺汽車訂單——當車市走低的時候,連帶著成都車展也進入了下滑的通道。
事實上,步入熊市的不僅僅是中國車市,而是全球車市;而傳統(tǒng)車展的勢微,也不獨發(fā)生在中國。
從爭先恐后到量力而行,傳統(tǒng)國際車展的影響力正在逐步降低。以廣州車展為例,2018年廣州車展總共亮相了1081輛展車,其中全球首發(fā)車47輛。而在2016年,這兩個數字是1130輛以及56輛。
作為全球五大國際車展之一,巴黎車展一直以來是汽車業(yè)界的盛會,星光璀璨。但今時不同往日,已經120歲的巴黎車展垂垂老矣,特別是在近些年大量車企紛紛不再參展后更是疲態(tài)盡顯。老邁的車展在與巴黎的另一盛會——巴黎時裝周相比,更加透出一股凄涼與落寞。
幾乎與成都車展同期開幕的法蘭克福車展,也出現(xiàn)了20多個品牌集體放棄參展的局面,就連豐田、日產、標致、雷諾這樣在歐洲頗具份額的主流品牌,也爽約了兩年一度的法蘭克福車展。
有些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成都車展卻悄然作出了改變……
以往每屆成都車展,主辦方都會給出簡單幾個字組合而成的主題,比如過去幾年間,分別采用過的主題是:“匠心廿載,繽紛車展”、“繽紛車展,炫動蓉城”……毫不夸張地說,這樣的主題幾乎無法給人留下任何影響,毫無疑問就是食之無味的雞肋。
2019年的夏末,成都的街頭巷尾、樓宇電梯廣告中,出現(xiàn)了新一屆成都車展的視頻廣告宣傳——“換輛好車,給她更好的”,這一次,成都車展拿出了前所未有簡單易懂、前所未有接地氣的宣傳語。
質樸,但卻更觸動人心。面對車市的不景氣、消費意愿不振,“換輛好車,給她更好的”直擊廣大換購群體。
作為中國僅有的四大A級車展之一的成都國際車展,也第一次直面“銷售”二字。這一次,除了展現(xiàn)品牌,就是要幫助汽車品牌賣車!
這就是真正的接地氣!
接地氣當然不是Low,以往臨近車展,經銷商紛紛打雞血、喝血酒,或是定下不切實際的銷售目標,為了達成銷售不擇手段,甚至還有在車展展臺上鬧出因為搶奪客戶而大打出手的惡劣事件。
再早些年,車展上還曾頻頻出現(xiàn)衣著過于暴露、已經難以稱其為車模的庸脂俗粉,一度讓車展變成“肉展”、變成“老法師”的盛會……
2019年的成都車展,從車展主辦方開始,就拿出了通俗而不低俗的方式來面對銷售任務。同時發(fā)生的,還有車企們對待車展的態(tài)度。今年成都車展,在量產新車不少的同時,那些只可遠觀不可親近的概念車數量反倒有所減少——很顯然,車企們也選擇以更務實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次車展。這樣的車展,才是車迷和消費者們真正喜聞樂見的。
另一方面,2019年成都車展的傳播展示作用也并未削弱。汽車媒體人和車友們都驚喜地發(fā)現(xiàn),2019年的成都車展,首次亮相或是上市的新車似乎創(chuàng)下了近年來的新高,與過去幾年不少車企選擇搶在車展前上市新車不同,這一次車企們都更看好成都車展。
或許,這也與成都車展今年改換了展館有關。離開了已經落戶十多年的世紀城會展中心,成都車展轉戰(zhàn)西博城——全新的展館有著更大的面積,不但能夠提供更大的展位面積,更帶來氣象一新的新風尚。根據官方預計,今年的成都車展,有望吸引超過75萬觀眾參與,不但將一掃2018年觀眾數量下滑的頹勢,甚至還將創(chuàng)下成都車展創(chuàng)展20多年來的新高。
是繼續(xù)做清高的“白富美”,還是放下架子真正貼近群眾,面對抉擇,成都車展選擇了后者。這也折射出中國車市在當下的轉變——當“寒冬”真正到來之后,理智的邏輯思維逐漸戰(zhàn)勝了焦慮和急躁的情緒表達。
而這,或許將成為車市觸底回升的一個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