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日系中級車三強連續(xù)完成換代之后獲得了不錯的話題度,并且隨著產品力的迭代也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從凱美瑞到雅閣再到天籟,三者之間的較量堪稱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無論從產品定位還是從細分配置的對標上都咬得死死。
對于當下的中級車而言,逐漸運動化、年輕化是市場共識,在蛻變過程中雅閣換裝了1.5T發(fā)動機來迎合年輕消費者,凱美瑞拿出了看家本領油電混動,而第七代天籟則拿出了燃油發(fā)動機的終極定義——VC-TURBO。
![]()
筆者在過去的文章中一再提及,市場永遠離不開供需關系,在經濟學上是亙古不變的定律。隨著購車群體不斷迭代,中級車產品正在向個性化、運動化逐漸轉型,雖然主動迎合了市場,卻也不得不丟掉一些該有的基本素質。
比如它是否仍舊符合國人心中由“官車”演化而來的形象,它在一位追求運動、個性、時尚、年輕以及樂趣的同時,還能否擔當得起宜商宜家的本位定義?相信如果我們用狹隘的心態(tài)來羅列產品,不難舉出外觀夸張卻毫無人性化可言的車型,也不難舉出一味的強調運動化,卻做出僵硬駕乘感的產品。
![]()
但縱觀中級車細分市場,日產天籟是從出道至今,一直被冠以空間大、舒適性高等偏乘坐感官的褒義名號,從早期的VQ系列發(fā)動機開始,天籟便通過近乎完美的駕駛平順性、沙發(fā)級別的乘坐舒適性成為德系對手的眼中釘。
時至今日,隨著新晉購車群體中年輕人群比例的不斷提高,供需格局的隱性層面正在潛移默化的發(fā)生改變,新一代天籟也通過全方位的迭代完成其運動化的同時,保留了中級車該有的那份愜意和舒適。近日,筆者就試駕了第七代天籟2.0T車型。
![]()
設計上,第七代天籟采用V-motion2.0設計語言,與前一代不同的是,在前臉的視覺立體化營造上更出色,兼具了低重心化的運動造型以及較高的品牌辨識度。與此同時,新車的外觀在講究年輕態(tài)的同時,依舊符合國人對于中級車姿態(tài)的審美標準——大氣且不夸張。如果說V-motion在上一代天籟上是小試牛刀,那么V-motion2.0在第七代天籟上堪稱大放異彩。
![]()
與此同時,天籟作為日系三杰之一,素有“買沙發(fā)送車”的坊間傳言。毫無疑問,舒適性是天籟傍身的絕技,也是車主們口碑相傳的重中之重。雖然第七代天籟注重對于年輕態(tài)的詮釋,但絲毫沒有忘記加持舒適性這一特質。
坐進車內,臀部自然下沉,零重力沙發(fā)可以確保長時間、各種駕駛狀態(tài)下的舒適性和包裹性。當然,打造舒適感的要訣,不止于座椅的包裹感和承托力,車內環(huán)境的靜謐性同樣重要。在試駕中,車速在100公里以上,車內依然保持了非常好的靜謐性。這要得益于第七代天籟對于噪音的各種細節(jié)處理,比如前檔風玻璃和側門窗都經過了高強度的雙層隔音玻璃處理,同時車身多處采用了吸音材質,使其駕駛中的NVH表現(xiàn)異常出色。
![]()
最值得談論的還是動力,第七代天籟搭載全球首款2.0LVC-TURBO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這款可變壓縮比發(fā)動機,亮點在于采用顛覆傳統(tǒng)發(fā)動機的曲柄連桿結構,獨創(chuàng)多連桿系統(tǒng),實現(xiàn)壓縮比由8:1(高性能)-14:1(高效能)之間的智能無級切換,峰值扭矩高達380N·m,最大功率185kW,并融合雙燃燒循環(huán)、雙燃油噴射、缸體熔射技術等8項技術于一身,兼顧了油耗、動力、NHV水準的三項平衡,百公里加速6.42s的同時能達到百公里油耗6.6L。
在直線加速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這臺發(fā)動機的反饋是真的快。特別是中段加速,動力后勁相當充足,在高速行駛中抑游刃有余。而在同心圓的試駕測試中,第七代天籟的懸掛支撐依然是出色的,指向清晰,可以說,第七代天籟是將車內乘坐的舒適性和底盤的運動性做了更好的兼顧。
![]()
作為向來以技術踐行slogan的車企,第七代天籟在智能化方面亦具備獨到功底,不僅能在語音識別方面對導航,娛樂等200多種車內場景實現(xiàn)自然的人車交互,這套同級領先的智能系統(tǒng)還提供了車載全時導航、車載WIFI熱點、24小時娛樂等功能,進一步貼合了年輕一代的購車需求。
寫在最后
憑借出色的動力數據,第七代天籟上市之初便成為了中級車領域中零百最速的車型,正面舒適、反手運動,正是第七代天籟立足于中級車紅海中的不敗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