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社消息稱,高爾夫8代將于今年在海外上市。坦白說,消息的確鑿程度比蔡徐坤宣布不打籃球還要低。
唯一能夠坐實的,是有群眾在歐洲街頭,捕捉到高爾夫8代攝制廣告宣傳片的身影。
內(nèi)飾上來看,是奔馳貫通式中控的完美復刻。
真正硬核的地方是,從車身尺寸比例來看,高爾夫8代涉嫌有加長的嫌疑。
但這不是重點。
關(guān)于高爾夫8代的熱度,似乎更值得一說。
比如當你百度高爾夫8,搜索首頁的結(jié)果中,顯示的大部分是半年前的內(nèi)容。而在這些內(nèi)容的中, 你也很少能夠從中讀到神車、小鋼炮之類的字眼。
你不由得想起,那些高爾夫的傳說。
事實上,你分不清是高爾夫奠定了大眾的地位,還是大眾奠定了高爾夫的地位。從高爾夫入華開始,它一直秉持大眾就是高級的路數(shù)。
03年,第四代高爾夫引入中國的時候,一個講究的技術(shù)名詞驚艷誕生:12年全車鍍鋅防腐蝕技術(shù)+6層漆面涂裝。
車,是會生銹的。但高爾夫號稱運用“12年全車鍍鋅防腐蝕技術(shù)+6層漆面涂裝”,從根本上杜絕了這個當時市場上人人談之色變的BUG。按照一個流傳的說法,當時大眾內(nèi)部,高爾夫?qū)说母偲?,瞄準的是奧迪A3。
真正塑造高爾夫運動人設的,要到第六代高爾夫。
因為第五代高爾夫在國內(nèi)的缺席,高爾夫的更新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跨層級換代”。TSI+DSG動力總成是這次換代的標志,效率之高,換擋之快,于是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名詞——黃金動力總成。
在第四代高級人設的基礎,加上“劃時代”的動力總成,再加上一丟丟品牌營銷的渲染,第六代高爾夫引起的追捧是瘋魔的。
第六代高爾夫,榮膺高爾夫家族史上“負面”最多的一款車型。
當時,高爾夫出現(xiàn)在電視上的主題,一般是“加價3萬排隊,大眾傷害了誰?”而排隊的時間,一般以半年起跳。
同時,另一件加深高爾夫運動人設的標志性事件,是第六代高爾夫GTI的國產(chǎn)。在20萬級別性能車領域,完全沒有所謂的對手一說。
但第七代高爾夫是這種人設的轉(zhuǎn)折點。原因在于MQB平臺的運用。本質(zhì)上而言,它是用最低的成本,盡可能體現(xiàn)物超所值的產(chǎn)物。
造車思路的轉(zhuǎn)變,使高爾夫的定位有了微妙的變化。
從死磕運動,到全面均衡。高爾夫一向引以為傲的多連桿獨立后懸被簡化成板車懸掛,一同簡化的,還有青蔥少年對于高爾夫的鋼炮幻想。
所以,如今的高爾夫日常,是這樣的:
對于當初青春飛揚,如今油膩不已的(準)中年人而言,不是所有的高爾夫都叫高爾夫,只有第六代高爾夫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高爾夫。
從身邊小范圍的統(tǒng)計來看,高爾夫不足以在運動界留下姓名:
“買高爾夫的理由很簡單,只考慮兩廂車,15萬的預算,只有??怂垢郀柗蚩梢赃x了。高爾夫的安全配置高一些,開起來好像也比??怂挂p松一些。至于什么運不運動,完全不清楚。它很適合女生開,我從來不覺得它是什么小鋼炮。”
“說不清是情結(jié)還是別的什么,人生第一輛車就買了一輛二手高爾夫6。其實,以我的預算完全可以買一輛新的高爾夫7,但你知道,就改裝潛力,還有改裝的配件選擇,高爾夫7遠遠比不上高爾夫6。對的,我只認為高爾夫6才算是高爾夫。”
“車買了不算久,就是日常代代步開開。這一代的高爾夫,算是同價位最精致的兩廂小車,而且優(yōu)惠也還算不錯,頂配R-LINE下地才17萬。價格不算貴,駕駛質(zhì)感過得去,總的來說,就是價格、設計、駕駛感、安全綜合起來比較均衡。沒有太大的短板,但也沒有太明顯的長版?!?/p>
“現(xiàn)在GTI下地才24萬不到,你告訴我,我為什么要買個高爾夫改裝?”
高爾夫走向群眾,但走著走著,就不可避免地泯然于眾人。
用刺猬樂隊的歌詞說: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本田一手從大眾手中接過了大棒。
表層上來看,本田扛起運動的旗幟,是近年日系產(chǎn)品逐漸西化的一個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但一旦深究,你就知道,這只是一個次要的原因。
華南地區(qū)被稱為玩車文化的熱土,其中,又以日系JDM風格最為聞名??拷毡疽约跋愀?,地理條件帶來的文化交流通暢,被認為是JDM風格在華南地區(qū)盛行的最主要原因。
但你要明白,古語有云:穿背心住五星級酒店,著人字拖開勞斯萊斯。這正是廣東人務實品質(zhì)的真實寫照。
廣東人“藏著掖著”(粵語:孤寒獨殊)的財富觀念,與日系品牌性價比的融合,才真正造就了JDM風格的盛行。
對于華南地區(qū)的改裝車玩家而言,高爾夫的傳說,遠遠比不上日系車實實在在的性價比。
同樣15萬的預算,你可以買一輛中配的高爾夫,但你也可以用8萬元買一輛飛度,然后到陳田汽配城花3萬元換一個K20紅頭發(fā)動機。
后一種選擇,是將近萬轉(zhuǎn)紅線的超級誘惑。
相比起大眾,本田存在爆表的天然性價比。而眼下,本田逐漸西化,與大眾在技術(shù)上的差異以及差距達到了可以忽視的程度。
所以,關(guān)于選高爾夫還是選思域的糾結(jié),最后都成了為什么要跟錢過不去的糾結(jié)。
也正是因為高爾夫與大眾品牌整體之間的高度聯(lián)系,使得眼下高爾夫面臨的問題也將會是大眾品牌整體的問題。
當高爾夫越來越泯然于眾人,當本田越來越呈現(xiàn)鮮艷的人設,當90后逐漸有了消費汽車的能力……大眾是需要警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