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這種事兒,誰都說不準,誰知道哪片云會下雨呢?有時候遠遠看著一片烏云來襲,你以為它會下雨,但它偏不下。你以為它不下了,它又偏偏能把雨量控制到把你剛曬的被子澆透為止。所以在我們看來,天氣預報簡直就是一門玄學,氣象部門也被大家戲謔為最不靠譜的部門。
眼下已經(jīng)進入中伏天,部分城市氣溫直逼40℃,高溫曝曬讓人無精打采,耳旁仿佛時時能聽到鐵板烤肉的滋啦聲,幸好與高溫相伴而來的還有雨季。目前國內(nèi)部分城市已經(jīng)進入暴雨季,狂風暴雨呼嘯而來,一掃高溫炎熱。沿海城市的居民可能對暴雨+臺風的cp熟悉到無感,但對生活在內(nèi)陸城市的人來說,可以在家門口見到大海,簡直太嗨皮了。但驟增的雨水除了帶來涼爽,還徒增不少煩惱,被倒灌的地下車庫、被雨水改裝成“潛水艇”的汽車......原本能在家門口看海的欣喜最后也變成了鬧心。雨季不僅考驗了城市的下水道,還考驗了汽車底盤高度以及駕駛技術。那么如何避免自己的愛車變成“潛水艇”呢?無施總結了這么幾點。
相信現(xiàn)在還有不少人認為只要水沒過汽車排氣管,汽車就會熄火吧?其實不然。有人曾做過汽車涉深水的實驗,實驗表明,在排氣管被水淹沒的狀態(tài)下,不管汽車是前行還是處于熄火后重新啟動狀態(tài),都可以正常工作。真正會受進水影響的,是發(fā)動機進氣口!進氣口一般處于汽車車頭部位,進氣口一旦進水,不但會導致發(fā)動機熄火,再次啟動還會導致發(fā)動機爆缸,重要零部件也會受到損傷。
了解汽車熄火的原因,大家在開車涉水時是不是就稍微有些底氣了呢?但光知道原因還不夠,過水時一定要懂得一些小技巧。一般情況下,只要路面積水沒有沒過車輪的四分之三,那理論上來說車輛就可以正常通行。但部分路段積水的深淺或水下有無大坑小洼等情況,駕駛員是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的,如果貿(mào)然下水可能會面臨“熄火”的尷尬局面。如果積水過深或水下情況無法確定,車主們還是另尋他路吧。如果非過不可,那駕駛員在下水時速度一定要慢,因為水是流動的,如果速度過快,水就會上下起伏,萬一不小心發(fā)動機進氣口進水了,那就只能叫拖車了。如果前車已經(jīng)下水了,那后面的車主可以等前車通行后再下水,一方面避免水面起伏過大,另一方面避免前后車不慎熄火,自己被堵在水中進退兩難。
不管是雨天還是路面有積水,駕駛員一定要保持低速行駛并提前預留好剎車距離,尤其是避免與大車距離過近。在高速行駛時,大車濺起的雨霧會讓小車駕駛員短時間內(nèi)無法看清路況,十分危險。尤其要注意的是雨天光線昏暗,無法清晰觀察路況,駕駛員一定要慢行多看,耐心細致,避免發(fā)生意外。
愛車保養(yǎng)向來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雨季來臨之前,一定要提前對雨刮器、輪胎、剎車系統(tǒng)等零部件進行檢查,避免關鍵時候“掉鏈子”。只有確保車輛的運行狀況良好,才能平平安安把家還。
能做到以上幾點,相信大多數(shù)車主們就可以駕駛愛車安全“看海”了。但如果有人操作不慎,導致汽車進水熄火了咋辦呢?無施在這里提醒大家,如果汽車在涉水時不慎進水熄火,那一定要馬上關閉汽車開關,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再次打火啟動發(fā)動機,不然不僅會損壞發(fā)動機,保險公司也是不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