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在2016年之前我是半個“日系黑”。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車”這個角色在我心中既沒有低至“工具”,也沒有高至“家人”,我們只是“朋友”。
朋友的位置雖不低,但高度卻不夠知己,所以天長地久自然不是訴求,遂日系車的耐用度無法打動我。
家人可以無趣,但朋友的先決條件就是有趣的靈魂,可早期中國市場的日系家用車和我之間確實沒有什么共同語言。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誕生于資源匱乏島國的日系車,在廣袤山路上出生的歐系車面前,像是個單純的孩子。你反駁我,說日本車在美國賣的多好呀!是,你看美國那路,它又寬又直。你看美國那車,它又大又軟。方向盤好似都是多余的。
毫無疑問,中國人是全球汽車消費者里最苛刻的那群人,我們對待車的要求,就跟對待中國小孩一樣,必須得是全能。
但又不得不承認,中國消費者是有品味的,我們不會固執(zhí)于某一品牌,而是會用動態(tài)的眼光審視整個市場,當然,這一點也很好地反應在了銷量榜上。
在國內(nèi),2016年前歐美車型銷量高,2016年后日系車銷量逐漸崛起。究其原因,很多人單一地認為是中國車市逐漸成熟了,其實非也,如果日系車依然保持以往的“塑料”質(zhì)感,挑剔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的新一代是無法和它做朋友的。歸根結(jié)底,是日系車變了。
2016年之后的日系車外觀不再只能出入菜市場、底盤不再單薄、轉(zhuǎn)向不再輕飄飄、玩起加速后德系車甚至都只能望其項背。再加上一貫的好質(zhì)量、高保值,“你好,我叫劉熹豪,交個朋友吧~”
我清晰記得,2015年底,我試駕了上一代混動版雷凌,確實非常省油,但開起來是真“塑料”啊。
而就在兩年后,也就是2017年底,我又試駕了TNGA架構(gòu)下的全新凱美瑞,同樣省油,但質(zhì)感好到令人懷疑它日本車的身份。尤其是混動版,當時最強烈的感受是,即使混動版不省油,我也會強烈建議加錢上混動,因為多出的那點錢對行駛品質(zhì)的提升是絕對值得的,況且混動是真省油。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我2017年底寫的全新凱美瑞試駕文章,寫的還湊合。回顧鏈接:試駕全新第八代凱美瑞 這難道不是雷克薩斯?
作為一個汽車行業(yè)從業(yè)者,我深知平臺對于一臺車的影響之大,就像我深知,如果劉亦菲她媽再多生幾個閨女,也輪不到我一樣。沒錯,這就是平臺的重要性。
但我也十分懷疑,畢竟十萬出頭的車,成本有限,即使生出來底子好也架不住窮養(yǎng)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扮”,網(wǎng)上那些城里小孩暑假回鄉(xiāng)下的對比圖大家應該不陌生吧,簡直就像是剛從泥地里挖出來的藕,吃藕丑。
于是,全新雷凌便成為了我心中的謎,一個寅哥試駕完跟我說好,都結(jié)不開的結(jié),畢竟大家也知道寅哥是什么樣的人,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都是夸他,估計光是豐田混動的油耗就足矣讓他樂開了花。
為了親自解開這個結(jié),防止惡化成結(jié)節(jié),我竟然在全球變暖,熱死人都不足以上新聞的2019年夏天,主動接下了去牛魔王出生地,也就是新疆火焰山試駕混動版雷凌的活動。
出發(fā)前,廣汽豐田說給我買了保險,我卻遲遲想不出身故受益人寫誰,不知道QQ姑娘肯不肯收下這份最后的祝福。
言歸正傳,這次廣汽豐田之所以將試駕場地選在新疆火焰山,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宣傳雙擎混動“可冰可火”。2018年他們已經(jīng)去過了零下46攝氏度的內(nèi)蒙古根河,所以這次就輪到了零上45攝氏度的新疆火焰山。
其實出發(fā)前我就知道,這種溫度根本對混動車構(gòu)不成什么威脅,因為鎳氫電池能承受的溫度上限為80攝氏度,而PCU和電機在冷卻系統(tǒng)的保駕護航下也能保持在60攝氏度以下,所以此行談不上挑戰(zhàn)。咱們把重心還是放在車上,也就是這臺全新的雷凌混動開起來有沒有擺脫老款車型的“塑料”質(zhì)感。
經(jīng)過一整天的試駕后,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駕駛質(zhì)感層面這臺誕生于TNGA架構(gòu)下的全新雷凌跟老款車型基本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雖然剛上手這臺車的第一印象,并沒有當年剛一上手全新凱美瑞那種質(zhì)感溢出般的驚艷,但隨著了解的深入,TNGA平臺的特質(zhì)便會逐漸被感知到。
舉個能直觀反映問題的例子,在此行回程的路上,由于配合其他媒體老師拍攝,導致我們的車落下了隊伍,于是我不得不把在短時間內(nèi)把這臺車開到一個不方便在文章中提及的恐怖時速,而在這種狀態(tài)下,雷凌無論是底盤、還是轉(zhuǎn)向,竟然一點不飄,穩(wěn)穩(wěn)吸在地面上的狀態(tài)讓我對它充滿了信心。要知道這種安穩(wěn)感沒有全新平臺的加持是肯定實現(xiàn)不了的。
更令人驚喜的是,在這個時速下,車艙內(nèi)的靜謐性依然很有保障,我和副駕駛根本不用刻意提高嗓音便可以交流。注意,我并不是在大肆鼓吹全新雷凌的隔音,因為在低速行駛時,全新雷凌對外界環(huán)境的隔音只能算是一般,側(cè)風擋玻璃處是一個隔音相對薄弱的位置,不知道后期有沒有可能像凱美瑞一樣用雙層夾膠玻璃補強。除此之外,當混動系統(tǒng)中的發(fā)動機介入并發(fā)力時,機艙傳來的聲音也會以一種相對沒質(zhì)感的狀態(tài)被感知到??蓱{借著高速不錯的隔音來看,整臺車的底子還是不錯的。
而說到這臺車最大的驚喜,其實和之前試駕的混動凱美瑞一樣,依然來自動力和底盤兩方面。
動力方面,雙擎版雷凌由1.8L阿特金森發(fā)動機+電機配合新一代E-CVT變速箱構(gòu)成,最大功率90kW。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動力后會感到擔憂,甚至在了解這臺車0-100km/h加速時間需要11秒后連孬弱的動力感受都腦補出來了。但實際情況是,這套動力系統(tǒng)的好感度真的非常不錯。
主要原因是,無論這臺車處在什么狀態(tài),只要你踩下油門,混動系統(tǒng)中的電機都會零延時地率先出力。而電機這種零延時最大扭矩釋放的特性便會營造出極佳的動力跟腳性,是一種接近電動車的動力輸出質(zhì)感。
同時,這種大腦指令能以毫秒級通過右腳踩踏油門踏板,最終作用在車輪,并被脊椎感知到的動力響應特性,在渦輪慢半拍當?shù)赖?019年,無疑是可以入選“十大感動中國事件”的。
不僅如此,當你的右腳繼續(xù)保持住踩下油門的狀態(tài)后,電機配合自吸發(fā)動機的扭矩釋放也會十分線性,沒有很多渦輪車在加速過程中甚至會出現(xiàn)渦輪介入時“二次加速”的違和感。這種平順度在收油門的時候也會體現(xiàn),只要你將動能回收力度設置得當,那不少渦輪車具有的收油唑車動作也不會和你產(chǎn)生任何瓜葛。
除了動力非常跟腳外,這臺車的持續(xù)加速能力也要好于我的預期,60km/h之前,日常駕駛起來動力游刃有余,60km/h往上,甚至是高速再加速,實際感受也依然暢順,就是刺激感和推背感差了點意思。
混動邏輯方面還是那樣,起步純用電,完成起步之后如果你不深踩油門,那純電狀態(tài)能一直保持到60km/h左右。如果車輛進入更高時速區(qū)間或者駕駛員深踩油門,那發(fā)動機將會介入和電機一起發(fā)力。
除此之外,像是動力的平順性以及動能回收力度的標定在這臺全新雷凌上都已經(jīng)相當完善了,制動踏板也完全沒有階梯感,一上手就能感覺出是非常成熟的國際大廠出品。
第二個要夸的就是底盤了,質(zhì)感以及取向像極了全新凱美瑞,可以說誕生于TNGA平臺的全新雷凌在有限的成本下至少做到了凱美瑞的七成功力。路面的初段細碎顛簸過濾的很有質(zhì)感,完全沒有了老款雷凌上的那種單薄。
說起上代雷凌的底盤,有一個細節(jié)我記得特別清楚,就是在行駛中如果把腳面平放在地板上,是可以清晰感知到車底以及路面狀態(tài)的,是一種底盤“薄如紙”的感覺。
而新款雷凌上,底盤的厚重感明顯得到了體現(xiàn)。在遇到顛簸時,全新車型的進步就宛如一塊黃油,有質(zhì)感地抹平了老款吐司面包片上那些凹凸不平表皮所制造出的粗糙口感。
油耗方面,在新疆通暢的偏高速路況下,車上3人,其中還包括一個胖子,且空調(diào)溫度最低狀態(tài),跑出的油耗為4.1L/100km。接觸過豐田混動車型的朋友應該對這個油耗都很眼熟,因為無論使用場景怎么變化、駕駛方式怎么改變,如果你把使用周期拉長,那儀表上的平均油耗都會是4L左右/100km這個數(shù)字。
車內(nèi)設計很佛系,沒什么可說的,擋把從老款車型的藍色小擋把回歸了傳統(tǒng)燃油車樣式,比較符合我個人口味。
中控大屏的觀感以及交互依然很豐田,不像是2019年的產(chǎn)物,至于科技版上這個屢遭吐糟的中控大屏造型,其實在混動鼻祖普銳斯身上是能找到根源的。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混動車型的電池組已經(jīng)不像老款車型那樣背在后備箱里了,而是放在了后排座椅坐墊的下方。所以新車型一來獲得了更好的后備箱空間,二來支持4/6分放倒的后排座椅對于儲物空間的拓展也有著積極幫助。
當然,負面影響也有,因為電池組的加入,后排座椅的高度被動升高了一些,所以就導致后排縱向空間有所縮減,頭部空間不是很理想。
除此之外,后排的坐墊厚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填充物不夠厚實,臀感偏硬,再加上稍稍偏直的座椅靠背角度,最終后排的實際乘坐感受并不是很舒適。由于沒有對比測試燃油版車型,所以兩者之間的差異我還不得而知。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全新雷凌我的一些試駕感受。其實我想表達的很簡單,就是混動的好,真的只有感受過才知道。混動的存在,也是大排量自吸消逝后,僅剩的一個拒絕渦輪的理由。像是浮華褪去后的簡單,又像是閱盡人間百態(tài)后的淡然。其實早在上次試駕完混動凱美瑞后,我的內(nèi)心就埋下了一顆買臺混動車的種子。而日常油價的上漲,以及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如養(yǎng)分般滋潤著這顆種子,為了防止它過快生根、發(fā)芽,甚至當混動試駕車來到公司后,我都不敢長時間去將其占為己有。
因為,我真的害怕…
我怕長時間接觸后,會把4L/100km的油耗看作理所應當,我怕我會拿4L/100km的油耗去苛刻我那個其實已經(jīng)兢兢業(yè)業(yè)并陪伴我多年的“朋友”。
因為我真的不忍心看到它最終和我落得同樣的下場,一生沒做過什么壞事,卻始終無法逃過,逃過那個被拋棄的,固定的結(jié)局。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