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里,美國的汽車廠商對待真正的跑車似乎并不太積極。底特律三大在歷史上有過不少經(jīng)典的肌肉車和小馬車,但狹義的跑車卻非常少。雖然福特GT和道奇蝰蛇都曾一鳴驚人,但前者才被復活兩三年的時間,后者則已經(jīng)停產(chǎn)了兩三年,且目前仍然沒有任何跡象會被繼續(xù)更新,歷史積淀不但無法與保時捷911相比,甚至還不如日產(chǎn)Z系列來得長久。
但也有一個例外,就是雪佛蘭旗下的克爾維特Corvette。
實際上,克爾維特可能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車款里面,歷史最久的一個。第一代克爾維特早在1953年就已經(jīng)面世,比另外兩個老資格的Nameplate——911和野馬還要早了11年。從那時起,克爾維特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7代,中間也基本沒有間斷過,明年還要推出第8代。
我這次試駕的2019款雪佛蘭克爾維特,是7代Corvette(C7)的最后一個年款。版本是Corvette Stingray Coupe,即動力為自然吸氣的基礎款,車體則是由911開創(chuàng)的Targa Top,全碳纖維的硬頂可以手動拆卸,而可拆卸硬頂后方則是一個較高的防滾架,因此打開后更像是半敞篷的感覺。
看到克爾維特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與同屬雪佛蘭旗下的科邁羅的明顯不同,克爾維特的車身要低得多,車高只有1234mm,雖然6代科邁羅已經(jīng)為了向跑車靠攏,將車身變低,但車高仍然有1350mm。而克爾維特同時要短得多,車長只有4493mm,也比科邁羅少了近300mm。低車高、短車身,配合并不小的車寬(1877mm),讓這款車有一種緊緊的趴在地上的觀感。而另一方面,克爾維特的姿態(tài)又比較后仰,很有些像法拉利812 Superfast這種GT車型給人的感覺。
而這輛車開起來的感覺,實際上也是更像是GT而非跑車。
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這款車雖然排量巨大——雖僅僅是V8,但有6.2升,461匹的最大馬力也并不低,不過這輛車既不會讓人感覺特別“運動”,也不會讓人感覺特別“快”。
只看底盤的技術參數(shù),也許會覺得這臺車有非常好的運動底子。
首先是前中置后驅的布局。這種將發(fā)動機放置在前軸與駕駛員中間、但由后輪驅動的布局,一般被認為是最平衡、最有利于操控性的汽車布局之一。一代神車本田S2000正是采用這樣的布局。而7代克爾維特也確實具有50:50的前后軸重量分布。
懸架結構也絲毫不拖后腿,它的前后懸都是通常被認為最適合跑車的雙叉臂結構。除此之外,克爾維特極為獨特的一點是,它的前后懸的減震機構并非螺旋彈簧,而是鋼板彈簧(Leaf Spring)。
一般來說,鋼板彈簧因為更硬,減震效果要差一些,但剛性更好,承重能力更強,因此一般用于卡車上面。
不過克爾維特的彈簧與此有幾個重大的區(qū)別:首先,它是單層而非多層;其次,它的材質并非是鋼,而是纖維強化塑料,同等強度下比鋼板要輕很多;最后,它是橫向而非縱向布置,貫通整個軸向,不但可以在垂直方向減震,取代螺旋彈簧,還可以同時起到橫向防傾桿的作用。這套減震系統(tǒng)被認為可以極大的減輕簧下質量,從而改進操控性。實際上,這種減震結構因為是4代克爾維特首創(chuàng),因此也被稱為Corvette Leaf Spring——克爾維特鋼板彈簧。
不過,它真實的運動性能體驗卻完全不像技術資料說得那么美好。
實際上開起來的感覺,這輛車的尾部顯得很不穩(wěn)定。首先,它在彎中仍然表現(xiàn)為一定的甩尾,會覺得不太好控制。其次,它的懸架似乎有些過軟,行程也過長,動作還偏慢,車身姿態(tài)的起伏會有些明顯,也因為路感過少而有些缺乏信心。最后,盡管用了很多輕量化設計,身材也不算大,但因為6.2升的發(fā)動機排量過大,它的重量仍然達到了1.6噸。雖然這個數(shù)字本身并不算過高,但配合本來就不夠穩(wěn)定的車身,就顯得尤為笨重,快速過彎總有一種拖著一個屁股甩來甩去的感覺,容易讓人發(fā)慌。
此外它雖然轉向的虛位很小,同時方向盤盤幅較小,這些都比較向好的轉向手感靠攏。但另一方面它的指向讓人感覺不是特別清晰,轉向比似乎也有些小,同樣不會讓人覺得特別好操控。
而6.2升的排量,盡管已經(jīng)是我開過的上百臺車中的最大排量,卻并不讓人覺得快。
這一方面是車輛取向的問題——它的隔音很好,同時懸架在高速巡航時也顯得穩(wěn)定舒適,這導致它的速度感本來就偏弱一些。
另一方面則是動力響應的問題——通用的這臺8AT變速箱換擋舒適性不錯,激烈駕駛也并沒有明顯的頓挫,但降擋動作就明顯有些慢,踩下油門得思考1秒才會向前躥去。運動模式會好一些,但提升也有限。
整輛車唯一讓人覺得有足夠激情的是發(fā)動機的聲音。
其實S2000的聲音和Bosxter的聲音也都很不錯,但比起來這臺6.2升的LT1還是略遜一籌。擁有排量和缸數(shù)的優(yōu)勢,還是既更細密又更雄渾一些。最讓人欲罷不能的是它回火的聲音,不知是因為排氣的設計還是什么,這臺車極易出現(xiàn)回火聲,隨便油門踩深點再全部收掉就有,有時候還會有連續(xù)幾聲,甚至點火時也會有,好像是精致中蘊含暴躁。
刨去聲音不算,僅看駕駛樂趣,它其實是明顯不如很多更便宜的車,比如本田S2000、福特野馬、寶馬2系,甚至是斯巴魯翼豹的。
所以我不喜歡這臺車嗎?也并不是。
它可能是我開過的高速巡航最舒適的跑車了。這也是為什么我說它更像是一臺身材小一點的GT。克爾維特的底盤既不像Bosxter那么硬,也不像S2000那么多動。這副懸掛就像是典型的美式調?!容^軟,行程也夠長,所以夠舒適,大的溝坎也不會有過分的沖擊;襯墊用料足夠,顯得厚實。但是因為懸掛的回彈阻尼比較大,動作慢,又感覺能拉得住車身,顯得比較穩(wěn)重。
而它的隔音也相當出色,尤其是在超過美國法定限速行駛時更為明顯。一方面是車身剛性不錯,另一方面8速變速箱配合低扭夠好的大排量發(fā)動機,速比設定足夠低,130公里/時變速箱在7擋,此時發(fā)動機只有1000轉出頭。發(fā)動機雖然高轉并不是特別激情,但中低轉速的扭矩也算相當不錯,日常駕駛超車,輕踩油門,不用降擋就有足夠的動力,開起來非常輕松。
此外,它的坐姿也非常舒適。盡管坐姿很低,也非常后仰,坐進去的時候會比較困難。但坐進去以后就能發(fā)現(xiàn),人體工學設計和座椅材質都足夠舒服,也夠開揚、不憋屈,我連續(xù)開了4個小時也并沒有絲毫不適,要比保時捷Boxter舒適不少。唯一的槽點是對于個子稍高點的人來說,因為車頂過低,風擋上部邊緣會明顯有些擋視線。
那么我是否會買這臺車呢?好像也是不太可能。
這臺車的價格并不便宜,在美國5.6萬美元的起價只比保時捷Bosxter便宜了10%多點,而且畢竟品牌、設計和內外飾做工都不如后者那么高檔——雖然以美國車來說內飾的各種真皮和縫線檔次也不低,但總還是差了點風味。同時雖然馬力更大,但無論是動力感受還是操控感受都落后不少,也并不是一臺能更讓人享受開快車感覺的車。
更能讓它如魚得水的地方,其實是德國不限速的Autobahn。在你真正只是為了更快到達目的地而開到160公里/時甚至200公里/時的時候,這臺克爾維特足夠輕松、穩(wěn)定、安靜和舒適,也真正能夠讓8檔有用武之地。但尷尬的是,因為歐洲嚴苛的排放、油耗、排量限制,它在歐洲的價格又非常貴——比Bosxter貴了50%以上,這使它同樣不具競爭力。
想說愛你,不容易啊!
文|魚非魚
圖|魚非魚
前沿資訊 原創(chuàng)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chuàng)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博:@駕仕派
駕仕派現(xiàn)已入駐各大媒體平臺
汽車之家、今日頭條、易車、搜狐、網(wǎng)易
界面、鳳凰新聞、汽車頭條、淘寶達人、百度百家
企鵝媒體平臺、ZAKER、一點資訊、掌上汽車
日均全網(wǎng)瀏覽量超過1,000,000次
版權聯(lián)系:jiashipai@foxmail.com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