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文斌
就在上個周末,一個名為賽麟的品牌,猝不及防地搶占了各大朋友圈頭條。
在隔空觀望了杰森斯坦森和吳亦凡的超然表演之后,即便是活躍于汽車圈的小伙伴也不禁發(fā)問,賽麟身為何物?
![]()
在美國華人律師、江蘇賽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曉麟的眼里,賽麟不止是一個超跑品牌,更是美國汽車文化的縮影。
有趣的是,在同一個周末,遠在大洋彼岸的雪佛蘭,正式發(fā)布了全新一代克爾維特C8。以野馬為代表的美式肌肉車和被視為國民超跑的克爾維特,誰才代表著根正苗紅的美式汽車文化?引起了車迷的廣泛爭議。
![]()
屬于美國人民的狂歡
無可厚非的是,以福特野馬御用改裝商出道的賽麟,雖然常年活躍于好萊塢電影,但只能算是美國汽車文化的冰山一角,絕非頂峰。
確實,在很多人印象中,肌肉車算是美國汽車文化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在美國本地人的眼里,價格和本田、豐田相差無幾的福特野馬,卻難登大雅之堂,和一眾歐系超跑一較高下。事實上,美國曾經(jīng)也擁有屬于自己的超跑黃金時代。
![]()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經(jīng)濟步入了空前的繁榮期,而市場中卻充斥著大量的歐洲超跑,曾經(jīng)引以為豪的美式肌肉車,因為彎道性能太差備受詬病。
![]()
為了遏制歐洲車企在超跑領域的囂張氣焰,美國三大車企不竭余力地推出了代表自家最新實力的超跑車型。福特GT、道奇奎蛇以及雪佛蘭克爾維特的誕生,可以視為美國超跑的黃金時代。
不過,隨著石油危機的到來,大多數(shù)美式國民超跑一蹶不振,只有克爾維特依舊活躍于歐洲車企占據(jù)主流的超跑圈。
美國超跑活化石
從下圖國外網(wǎng)友繪制的歷代車型圖中,不難感受到克爾維特悠久的歷史。從1953年的首款C1車型,至2018年C7,整整跨越了60年,可以說是美國汽車文化的一塊活化石。
![]()
50年代初,雖然美式肌肉車常年稱霸0-400直線加速賽。但在賽道中的表現(xiàn)卻遠不及比自己動力更小的歐式跑車,尤其是山路競速中,時有因為車頭過重導致的推頭現(xiàn)象發(fā)生。
![]()
1954年初,通用的傳奇設計師哈里厄爾,受正在上大學的兒子無意間的啟發(fā),設計了一種造型類似于17世紀英國一種快速護衛(wèi)炮艦的跑車,搭配一套V8發(fā)動機+四速手動變速箱,最大功率可達283馬力。這也正是克爾維特C1的雛形,不得不說,這樣的數(shù)據(jù)放在當下依舊非常可觀。
![]()
克爾維特C2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一代車型。較為扁平的車身,以及獨特的車尾箱設計,極具辨識度。也正是在第二代車型上,首次出現(xiàn)了經(jīng)典的四出排氣管的布局,一直延續(xù)至第七代車型。
不得不提的是,也正是C2的大獲成功,讓通用決定保留克爾維特車系,在1967年推出了第三代C3車型。而C3也是克爾維特生產(chǎn)時間最長的車型,由1967年一直生產(chǎn)到1986年。
![]()
進入80年代后,汽車全面進入電氣化時代,經(jīng)歷過石油危機的洗禮后,美式肌肉車也漸漸由瘋狂轉(zhuǎn)化為理性。雖然大排量的發(fā)動機得以保留,但卻沒有了過往對大排量的追求。所以C4車型的誕生,并沒有一味地追求大排量,而是繼承了C3車型的操控。
進入90年代,克爾維特發(fā)展到第五代車型。這一代車型有意回歸過往的肌肉曲線,但整體的設計卻顯得不溫不火,翻燈的設計雖然繼續(xù)保留,整體設計也只算普通。
而于2006年推出的C6車型,被視為克爾維特的崛起,整體設計相較過往可謂變化巨大。經(jīng)典的FMR前中置后驅(qū)比例,配合歐洲化的簡潔線條,讓克爾維特一改過往的廉價感覺。
![]()
現(xiàn)款C7車型的造型,完全是由C6精雕細琢而來,車身造型宛如一支經(jīng)過打磨的利箭。修長的前機蓋之下,則是讓人津津樂道的前置后驅(qū)布局。
美國味不再純正?
從上圖中可曾留意到,從C1車型開始,克爾維特歷代車型都延續(xù)著長車頭,短車尾的經(jīng)典FR設計。不過待到第八代車型之上,中置引擎的克爾維特就此誕生,在很多車迷眼里,似乎眼下的C8不再是純正的美國味道了。
但那又何妨呢?在保時捷918、謳歌NSX等一眾超跑開始向混動妥協(xié)的當下,能夠享受到V8自然進氣發(fā)動機咆哮的超跑已經(jīng)不多了。下面就讓我們進入讀圖模式。
![]()
![]()
![]()
![]()
![]()
最顯而易見的變化在于車頭,在C8上,由于引擎移至駕駛座后方,并將座艙往前移,使得車頭變得簡短且俐落,而車頭變短后,最直接的影響則是轉(zhuǎn)向變得更加敏捷,而中置引擎的布置也讓車身重心得以優(yōu)化。
同樣,歷代克爾維特上的經(jīng)典設計,在C8上也得以保留。比如車身部分依舊延續(xù)了傳統(tǒng)的Targa可拆卸式車頂?shù)脑O計。
在C8上最具看點的,無疑是座椅背后那塊3mm玻璃蓋之下被封印的6.2L V8引擎,最大功率496hP,峰值扭矩637Nm,匹配M1L 8速雙離合變速箱,0-100km的加速時間輕松殺入3S內(nèi)。
![]()
![]()
![]()
此前備受詬病的內(nèi)飾設計,在C8上煥然一新。環(huán)繞式座艙堪比F1布局,三種內(nèi)飾顏色,個人更偏愛紅黑的配色。
![]()
![]()
頗有意思的是,在這代車型上還引入了眾多科技配置,比如懸浮式中控屏竟然支持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Wi-Fi熱點等多種功能。
同樣抓人眼球的,則是主副駕駛席位之間的隔板,細究之下,布置了一排細密的功能按鍵,包含空調(diào)、出風量、音量等舒適、便捷性功能。配置的豐富程度一度讓人瞠目結(jié)舌,但也不禁讓人遐想,車手如何能夠觸及到這些反人類的設計。
侃車觀點
美式肌肉車文化的深入人心,很容易讓人們忽略掉,美國人民也擁有著一段熱血沸騰的超跑黃金時代。只不過在排放法則日益嚴苛的當下,曾經(jīng)的三大國民跑車也僅??藸柧S特在不斷堅持。時至今日,隨著一眾歐系超跑開始渦輪化,乃至于混動化時,克爾維特所堅持的大排量跑車精神,無疑才是美國汽車文化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