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新手來說,買車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不僅是買什么車難選,在確定目標之后,具體買哪個配置的車型也令人十分糾結(jié)。很多人在廠家花里胡哨、銷售巧舌如簧的攻勢下,很容易就因為一堆雞肋配置,而盲目購入了高配車型,然后在使用中發(fā)現(xiàn)了這些配置的雞肋之處,從而開始心疼起被自己的浪費的票子。如果不想自己在買車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那么就趕緊看看磚叔下面列舉的7大雞肋配置吧!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換擋撥片一直是廠商宣傳中代表車輛運動性和駕駛樂趣的一項配置,在車輛變速箱響應速度夠快的前提下,有換擋撥片確實能增添駕駛樂趣,可是有多少人會經(jīng)常用上它呢?比起喜歡激烈駕駛,體驗賽車手快感的車主,相信更多人還是愿意放松從容地開車,退一步來說,如果真的喜歡換擋時的參與感和操控感,那直接買手動擋不就好了?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許多標榜運動性的車型上都會推出帶性能套件的版本,比如加裝包圍、尾翼、造型更運動的輪圈、噴漆的剎車卡鉗等,這些套件往往價格不菲,但只能讓你的車看上去更有性能范,并不能提升車輛的性能,還不如你換套輪胎來的有效果。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分區(qū)空調(diào),其功效就是能將車內(nèi)劃分為幾個溫區(qū),從而讓前后排或者主副駕駛的乘客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溫度。但實際上,這個配置并不實用,首先,在車廂這么狹小的空間內(nèi),溫區(qū)劃分效果并不明顯;其次,乘客對不同溫度需求也不大,就算需要,那么開窗或者關(guān)閉自己一側(cè)的空調(diào)出風口,也能實現(xiàn)相同的效果。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在手機導航軟件已經(jīng)非常成熟的今天,繼續(xù)使用車載導航簡直就是自討苦吃。大多數(shù)車載導航不僅輸入地址麻煩,而且導航界面不直觀,語音提示也不如手機上的清晰準確。曾經(jīng)有一次磚叔手機沒電了,被迫使用車載導航去目的地,結(jié)果就華麗麗的走錯路了……市面上,車載導航體驗良好的車型少之又少,下次買車時銷售顧問還拿送導航來糊弄你,可以考慮直接拉黑。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自動泊車這個“高大上”的配置,看似方便好用,其實噱頭大于實用,原因有三:第一,泊車系統(tǒng)對停車位有要求,很容易出現(xiàn)掃描不出的情況;第二,泊車時并不是全自動,還需要你自己踩剎車、換擋;第三,自動泊車的速度非常慢,等你把車停好,旁邊老司機都停3回了,有這時間還不如自己多練練呢!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在特斯拉等品牌的帶領(lǐng)下,越來越多的車企在內(nèi)飾中用上了一塊中控觸摸大屏,將空調(diào)、多媒體等眾多功能都包含了進去,美其名曰富有科技感、能提升交互體驗。實際上,大部分中控大屏的使用體驗都比較一般,點觸不跟手、響應速度慢、界面邏輯混亂,而且界面設(shè)計一般,讓人有種用七八年前國產(chǎn)山寨機的錯覺。再加上觸控屏不如實體按鍵反饋明顯,很容易分散行車注意力。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這個今天7項配置中最高級的配置,也是最雞肋的一個,后排多媒體顯示屏常見于各種豪華高端車型上,是為了充分照顧后排乘客的產(chǎn)物。然而,估計有這項配置的車型,90%都沒用過這個功能,這個屏幕能干嗎?能玩王者農(nóng)藥嗎?能上網(wǎng)刷微博嗎?還不如買輛低配車,省下來的錢都能買幾部iPad了,不比這中看不中用的屏幕強?
![汽車上最雞肋的7大配置,買車為它們多花錢肯定后悔!]()
好了,以上就是磚叔認為的7大雞肋配置,當然凡事無絕對,也許有的配置對你來說非常實用,在買車時還是要結(jié)合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而如果覺得磚叔還沒說全,歡迎留言補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