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過長途的朋友都很清楚,長時間在高速上保持直坐姿、平視線以及高注意力是比較容易乏累,特別是對于長途自駕游的朋友來說,“舟車勞累”的現(xiàn)象則更為明顯。但是,如果我們能掌握正確、科學的駕駛姿勢,那么長途駕駛于我們而言是一種樂趣而非負累,那么怎樣的駕駛姿勢才算科學?
正確駕駛坐姿的四個標準
正確的駕駛坐姿對于舒適、安全的駕駛非常重要,如果不掌握科學的駕駛坐姿,那么長時間下來會令駕駛者產(chǎn)生勞累、頭暈以及乏力等現(xiàn)象,長久的話更是會導致駕駛者腰間盤突出、不育、頸椎疾病甚至引發(fā)一系列的并發(fā)癥。所以,怎樣的駕駛坐姿才算正確呢?
正確駕駛姿勢有四個標準:首先,頭頂離車頂部的高度為一拳,以防止顛簸時頭頂碰到車頂;然后,在背部緊貼座椅后,雙手向正前方伸出,能舒適地握住方向盤的頂部;其次,耳朵和頭枕中央在一條水平線上,以保證被追尾時頭枕可對頭部起到支持作用;最后,踩下任何一個踏板到底后,膝蓋仍能彎曲而沒有完全伸張。
了解完以上四個標準后,我們還需要將座椅調節(jié)到最為舒適的位置,在保證達到以上四個標準的同時,令腰部能很好地靠在座椅靠背上,從而為腰部提供足夠的支撐,減少腰部因彎曲而形成的疲倦。在知道怎么保持科學坐姿后,長途駕駛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因長途駕駛后“身體被掏空”的情況才不會被遇到。
怎樣預防長途駕駛而帶來的勞累?
編者作為一名汽車編輯,跑高速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正常,所以在平時也掌握了不少好使的經(jīng)驗,不但能預防因長途駕駛而帶來的勞累,也能大大提高行車安全性。下面編者為大家分享幾點,希望給大家?guī)蜕厦Α?/span>
第一,不要疲勞駕駛,在長途駕駛之前必須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充足的體力,避免在行車過程中睡著。此外,最多連續(xù)行駛不要超過兩小時,應每隔1~2個小時休息10~20分鐘。在服務區(qū)休息時應多下車活動腰腿部,可讓腰部肌肉得到放松,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有效減少腰痛的發(fā)生率。
第二,避免頻繁急剎車。一方面,緊急剎車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在行車過程中急剎車,慣性及前沖力會使司機的身體向前急沖,此時頸腰椎也會隨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后又彈回原位,長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搖擺傷”。一般緊急剎車是由于前方突然出現(xiàn)緊急情況,所以時刻關注前方路況、保持跟車距離是關鍵。
第三,注意調節(jié)車內溫度。溫度過高,會容易令駕駛者產(chǎn)生注意力不集中、煩躁等情況,同時加快疲勞;溫度過低,汽車空調的冷風會讓人面部、手臂、大腿、小腿等局部血管、肌肉處于收縮狀態(tài),局部血流變少、流速減慢。所以,保持適宜的車內溫度,也有利于減緩行車的疲勞感,帶來更佳的駕駛感受。
第四,播放悅耳的、自己喜歡聽的音樂。音樂能令人在疲勞的時候心情放松,精神舒緩,能大大地提高人的抗疲勞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感覺開車乏累的時候,盡量避免聽輕柔的音樂,因為那樣會令人產(chǎn)生睡意,所以在長途駕駛過程中比較適合聽歡快、清新以及提神的音樂,并且在勞累時盡快前往最近的服務區(qū)休息。
自駕游已經(jīng)成為一種流行的旅游方式,而這又離不開長途駕駛,所以掌握科學的駕駛方式顯得尤為重要,而很多司機都沒把駕駛姿勢放在眼內,所以才會疲勞常伴。
疲勞駕駛很危險,生死只在一瞬間,科學的駕駛坐姿既能延緩疲勞,也能大大提高行車安全性,學習并掌握它,何樂而不為?
(文章視頻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