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駕車、疲勞駕駛不僅違法且危害極大
這大家都知道
但“藥駕”卻往往被忽視
那小伙伴好奇了
什么是“藥駕”?
駕駛員服用了某些影響駕車安全的藥品后依然駕車出行的現(xiàn)象
“藥駕”是隱匿的“交通殺手”
在國內(nèi),“藥駕”事故時有發(fā)生
危險并不遜于“酒駕”?。?!
案例一
2017年2月,浙江省溫州市某公交車司機因吃了感冒藥犯困,駕駛公交時撞上了路邊機非隔離護欄。
案例二
2016 年12 月,遼寧省鞍山市市民小孫感冒發(fā)燒,吃藥后駕車上路,途中出現(xiàn)犯困、嗜睡現(xiàn)象,造成交通事故并承擔主要責任。
案例三
2015年11月,江蘇省南京市一女子服用完感冒藥后,開車經(jīng)過一個路口時,突然暈眩,追尾前車。
研究發(fā)現(xiàn),藥物和酒精一樣,都能削弱人類思維清晰性和判斷力,而要安全駕駛汽車,司機需要保證基本的腦功能正常,包括認知、理解、注意力、平衡、記憶、小肌肉運動能力、協(xié)調(diào)力等。而藥物和酒精都能直接影響甚至損害這些能力。
目前國內(nèi)對哪些藥品會影響駕駛安全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不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明確列出了7類在服用后可能會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藥品后應禁止駕車。這7大類藥品包括:
1、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影響的催眠藥物
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影響的催眠藥物的代表為安定、佳靜安定、舒樂安定等,還包括各種抗組胺藥物,如酮替芬、撲爾敏、西替利嗪等。這類藥物通常作為鎮(zhèn)靜催眠藥使用,有時也用來治療焦慮癥。一般來說這類藥物會引起困倦、嗜睡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駕駛者的思考、反應和應激行為能力。此外長期服用這類藥物還會產(chǎn)生習慣性,對安全駕駛或有潛在的影響,事實上這類藥物應在夜間或臨睡前服用。必要時可飲茶對抗其后遺作用,用來避免對日常生活工作的影響。
2、有惡心嘔吐反應或變態(tài)反應的藥物
此類藥物的范圍比較寬泛,引起惡心的藥物包括抗腫瘤藥物、抗菌藥物、非甾體抗炎藥物等,但又不僅限于這些。引起變態(tài)反應的藥物一般是指引起用藥者過敏的藥物,而過敏情況的發(fā)生有個體差異,每個人不盡相同。惡心嘔吐或全身過敏都會顯著影響駕駛者的身體狀況,如導致失水、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造成用藥者行動障礙,影響駕駛、帶來安全隱患?;颊咴诰驮\時應及時將自己的過敏史告知醫(yī)生。
3、止痛類藥物
止痛類藥物主要是指嗎啡及其衍生物,為麻醉藥品。如可待因、芬太尼、右美沙芬等等。這類藥物臨床上多用于鎮(zhèn)痛,同時具有鎮(zhèn)靜等中樞抑制作用,用藥者會產(chǎn)生疲倦感,甚至可能有視覺障礙、呼吸抑制、幻覺、精神松懈,平衡感失調(diào)等現(xiàn)象。長期使用這類藥物的患者必須避免駕駛汽車。
4、興奮劑
興奮劑是指能刺激用藥者機能,進而提升各項功能的藥物。常見的有咖啡因、腎上腺素等等。這類藥物會令用藥者精神亢奮、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情緒易激動、易怒等。其實這都不利于駕駛者保持平和的心情,會對駕駛安全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5、治療癲癇的藥物
治療癲癇的藥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鈉。這類藥物同樣依靠抑制中樞來發(fā)揮藥理作用,不良反應是鎮(zhèn)靜、認知或記憶缺損、微妙的情感變化等。同樣的,服藥后會對駕駛者的思維、反應、行動等造成一定影響。事實上不管開不開車,這類藥物本身就應該從小劑量開始使用,逐步地調(diào)整到合適劑量為妥。
6、抗高血壓藥物
高血壓人群較大,抗高血壓藥物被廣泛使用。如果突然用藥或停藥,用藥劑量不適宜等都會令用藥者的血壓出現(xiàn)波動,進而導致頭痛、眩暈、視力障礙、反應遲鈍等癥狀。其實對于血壓控制穩(wěn)定的高血壓患者而言,只要能遵照醫(yī)囑合理用藥、不頻繁更換藥物、常規(guī)性地服用藥物后開車還是相對安全的。但初始的高血壓患者或血壓控制不穩(wěn)定的患者則另當別論。
7、降血糖藥物
與高血壓類似,降糖藥的使用也越來越普遍,同樣存在“藥駕”的可能。某些降糖藥物會造成血糖下降較快,甚至出現(xiàn)低血糖的情況,比如胰島素、磺酰脲類降糖藥,這兩類藥物較容易引起血糖過低,甚至會有休克等嚴重的意外事件出現(xiàn),因此服用后不應駕車。
除了以上這幾類藥物,還有一些藥物會對駕駛安全產(chǎn)生不良影響。比如含有乙醇的口服液體藥劑,常見的有復方甘草合劑、藿香正氣水、感冒止咳糖漿等。這些藥物本身含有乙醇,喝了后至少應間隔半小時左右才能開車,否則會造成“酒駕”。另外,用于眼部檢查的滴眼劑具有擴瞳作用,使用后短時間內(nèi)會出現(xiàn)視力模糊的情況,也不適宜駕駛。
“藥駕”可不是鬧著玩的每一位司機都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認識到“藥駕”的危害,不存僥幸心理,開車時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生病就診必須吃藥時也要主動告訴醫(yī)生您的司機身份,避免誤服易引起“藥駕”的藥物。
2、服藥前要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注意“禁忌癥”“不良反應”及“用藥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shù)。
3、非處方藥(OTC藥物)相對安全,但并非沒有不良反應,服用后能否開車應咨詢藥師或醫(yī)生。
4、合并使用多種藥物時更應慎之又慎,因為藥物之間可能有相互的影響。
5、初始的慢性病患者或指標控制不穩(wěn)定的患者,正處于藥物劑量調(diào)整階段,服藥后不宜駕車。
溫馨提示
合理用藥、安全用藥顯得尤為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司機朋友們,請遠離“藥駕”。
部分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
文字撰稿丨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