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車企還是消費者,近期以來對于國六政策的關(guān)注度,相信比任何一款新車都高。車企關(guān)注的是究竟還剩多少時間,來處理掉原計劃一年批量的庫存車輛,并將其做到利益最大化;而消費者則更關(guān)注新政到底對自己有何影響,哪天才是抄底的真正最佳時間?
![]()
而在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fā)出通告,從7月1日開始,上海將跳過國六a提前進入國六b時代,相應的國五也將全面禁售!這是為了配合國六執(zhí)行的第一大動作,除此之外,北京、海南、廣州等多個城市也都將陸續(xù)采取相應措施。那么就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如果真的禁售了國五車型,對于車企和消費者而言,到底誰更受影響呢?
![]()
很多人看到某些車型以“骨折價”傾銷,似乎車企才是受損更大的一方?其實并非如此。
薄利多銷不代表虧本甩賣
當下很多國產(chǎn)品牌似乎都在做著“清倉大處理”,旗下眾多國五車型也有著十分誘人的終端優(yōu)惠,看起來性價比很高。但是,可別忘了,汽車企業(yè)作為商家,他們是永遠不會做讓自己虧本的生意的,再薄利的多銷,它也有其利潤所在。
而且這些利潤,也不一定非得是實際的鈔票數(shù)額,借著降價促銷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市場保有量、讓更多的客戶接觸到自己的產(chǎn)品生態(tài)圈,遠比那些實際的鈔票數(shù)額更具利潤意義。
![]()
此外,即便是到了期限后,那些仍然沒有賣完的庫存車,廠商們就并非沒法處理。首先,國六標準暫時還只是在21個城市率先實行,如果那些一線城市無法銷售,那么將其轉(zhuǎn)運至暫未普及國六排放標準政策的二三線城市即可。
再有不濟者,廠商還可以提前給車輛上好牌照,以準新(二手)車的身份銷售,同樣不會丟失那份該有的利潤(因為國六目前大多地區(qū)只是影響上牌,而上海壓制的也只是新車范疇)。所以,無論如何車企們在國六的這波浪潮中,受損得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更低,他們只是換了種營銷方式,讓我們更好的了解他們的車罷了。
![]()
而相比于處理國五車庫存,車企面臨的更大挑戰(zhàn)應該是技術(shù)的革新。要達到國六標準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做技術(shù)改造,但對于規(guī)模小、沒有外資或合資背景的自主車企,要達到國六排放標準就比較難了,技術(shù)、資金上都會迎來雙重考驗。
已在用的國五車,將會有哪些限制?
毋庸置疑,最大的限制還是在于上牌、過戶等方面。國六正式實施以后,所有國五的車型,在度過兩個月的辦理期后,皆是無法正常上牌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即便搖到號以后,有些人都只能空拿著幸運指標而因國五車型不能更換牌照。
![]()
但除此之外,正常用車其實是沒啥區(qū)別的。首先,7月1日起實施的國六排放標準,包括國六a和國六b。為了給汽車行業(yè)一定的緩沖時間,國六a和國六b將分兩個階段實施。其中,國六a相當于國五與國六的過渡階段,其排放標準基本與國五相同,僅取了國五排放標準的最嚴值。
其次,目前,交通部頒布的《關(guān)于加快道路貨運行業(yè)轉(zhuǎn)型升級促進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意見》只對國三及以下柴油車的淘汰做出了規(guī)定。所以,只要國家不出新政策,國五車還是可以安安心心出行。
有買車準備的人,還應該買國五車嗎?
答案其實很顯然。
如果生活在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則建議緊跟政策腳步,優(yōu)先考慮國六標準的車型。因為從國三到國六,政策更新間隔越來越短,而超一線城市往往是新政策的試驗田。一次性到位購買國六車是長遠來看比較穩(wěn)妥的方式。
![]()
但如果生活在政策要求稍偏滯后或?qū)捤傻某鞘校蠹掖罂梢远喽嚓P(guān)注國五車。一方面,處于國五到國六的過渡期,很多車企都希望盡量消化國五庫存,會對車輛進行大力度降價;另一方面,即使國六標準開始推行,國五車也并不會受太大影響,可以放心購買。至于保值率,一定程度下降是肯定的,不過相比于新車購買時的那些巨大優(yōu)惠,賣車時的那一點點差價簡直就是泡沫而已。
最后我們再回歸主題,在這場國六的熱浪中,到底車企和我們誰受影響更大呢,答案毫無疑問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因為它對于大部分車企而言其實無傷大雅,而對于我們而言則有利也有弊,只是在這利和弊之間,我們該如何抉擇罷了。
中國造的“德味車”,寶沃BX7在20萬級能否有一席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