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江浩
主編/孟笑宇
你想象過車內能擁有五塊大屏,并且像漫威電影里一樣,用手指滑動就能實現(xiàn)屏幕之間的信息傳遞的「飛屏技術」嗎?
你想象過車內的智能語音助手不再是冰冷的機器人,而是和鋼鐵俠的「賈維斯」一樣,充滿感情,甚至擁有獨立的三維渲染形象,能夠在車輛的大屏以及你的手機里跟你互動的AI精靈嗎?
這些都將出現(xiàn)在「天際」的第一輛車——ME7身上。
或許你對「天際」這個低調的「造車新勢力」比較陌生,但你一定記得「電咖」,它就是「天際」的前身。
當年隸屬于「樂視」的「電咖」因為受到FF91的波及,本來還不錯的銷量遭遇了瓶頸。
直到在上汽大眾度過了20多年職業(yè)生涯的張海亮博士,與自己的「德系」管理團隊收購「電咖」的股權后,迅速調整企業(yè)定位,不再局限于10萬元以下的低端車型,而是往中高端SUV、豪華MPV等高化探索。
于是「ENOVATE天際」誕生了,張海亮成為天際汽車董事長兼CEO。而「電咖」則成為了未來「天際」旗下「商用車」的子品牌。
迎難而上 「天際」加入角逐
其實早在去年,幾乎所有人都在說面臨寒冬的國內車市已經(jīng)容不下新的「造車新勢力」入場了。
當BBA等德系大廠一邊加快國產(chǎn)化進度,一邊推進新能源車型技術革新。各大「造車新勢力」沒有了PPT演講時的激情,更多的是想著怎么活下來。
而特斯拉國產(chǎn)更是差點成為壓死「造車新勢力」的最后一根稻草,好在國產(chǎn)版Model 3的定價偏高,才給了大家一個喘息的機會。
面對國內友商乏力,外有「強敵入侵」。張海亮在這時候選擇以一個「全新的身份」去探索更高層面的市場,在外人看來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但張海亮卻知道這一步必須走下去,憑借多年的從業(yè)經(jīng)驗,嗅覺敏銳的他早就預料到「車市寒冬」的到來是必然的,想要尋求突破就必須做出改變。
在于張海亮溝通的過程中,他如是說「其實早幾年一線城市的汽車銷量已經(jīng)呈現(xiàn)負增長狀態(tài),全靠二三線城市支撐。現(xiàn)在大市場飽滿,消費心理發(fā)生轉變。車市寒冬是必然發(fā)生的!」
將「品質」變得更精致
張海亮看得很透徹,所謂的車市寒冬不是消費者不買車了,而是更多的消費者在觀望。
他們的需求已經(jīng)不是4個輪子一個方向盤這么簡單,在5G時代下消費者的需求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變——比如一輛既有「樂趣」又有「品質」的車。
張海亮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就是想讓中國自己的品牌能夠站起來,靠著品質跟德系還有其他外資品牌叫板。就好像現(xiàn)在大家選擇手機不再單純考慮蘋果、三星一樣,未來我希望消費者更多是在同一價位區(qū)間拿我們去與外資車企比較品質?!?/strong>
其實在與張海亮見面之前,我做了很多關于天際ME7的功課,我一直以為當天討論的核心會圍繞天際ME7的產(chǎn)品亮點核心——「樂趣」。
但與以往其他「造車新勢力」的高層交流不同,張海亮沒有停止在自家產(chǎn)品上夸夸其談,而是更多談到兩個字「品質」,在他看來「品質」就是帶給用戶「樂趣」的基本保障。
「我們現(xiàn)在國內的新能源產(chǎn)品,不管是傳統(tǒng)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價格上是有優(yōu)勢,但最關鍵的品質還是沒上去,說到底就是還不夠精致!」張海亮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好不夸張的說,有一股「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緒。
在聊到天際ME7車內的幾塊大屏時,張海亮再次直言「現(xiàn)在很多友商都在學特斯拉,整一塊大屏放在中控就沒了。人家特斯拉是能源公司,不是造車新勢力,一個個跟著人家只學到皮毛不說,還缺乏設計感與創(chuàng)造力。ME7不但要有科技感,還要有美感與設計感」
在張海亮看來,想要讓ME7變得更有「樂趣」的重心需要放在用戶的智能化體驗上,這就離不開智聯(lián)系統(tǒng)。
但張海亮有一個觀點很奇特「要做好這套智聯(lián)系統(tǒng),程序設計師真的不重要——架構做好了,上哪兒都能找來程序員。最重要的是架構、交互設計和產(chǎn)品經(jīng)理。」
據(jù)他所說,ME7智聯(lián)系統(tǒng)的強大最主要就來自于「架構強大」,而架構對于一輛車來說就如同修房子時「打地基以及整體規(guī)劃」。
其次是硬件的強大,ME7搭載了22個探頭,16項自動駕駛的技術——據(jù)悉在基礎款都會配置。
張海亮有信心稱「天際」自主研發(fā)的這套系統(tǒng),比目前科大訊飛與阿里合作的車機系統(tǒng)強大4倍。他也有信心ME7能夠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樂趣」。而這些所謂的「樂趣」,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品質」
憑借「品質」未來敢與「德系」叫板
因為張海亮的管理團隊以及技術團隊大多來自「德系」車企,ME7的設計師也來自「保時捷」。所以話題自然就聊到了大眾的「MEB」平臺,以及保時捷的充電技術。
此前整個溝通過程一直給我感覺穩(wěn)重的張海亮,卻突然來了興致「MEB平臺也沒什么太值得吹噓的東西,就是一個MQB平臺的電動化產(chǎn)物,我很清楚這一點。天際也有自己的iMA架構?!?/span>
與傳統(tǒng)的平臺不一樣,天際的iMA是聚合了整車、IT、互聯(lián)網(wǎng)等技術的智能數(shù)字化架構。除了目前即將量產(chǎn)的ME7以外,還有一輛小一點的SUV以及電動轎跑MES都將產(chǎn)自iMA架構。
天際與一線的電池供應商合作,ME7實能夠實現(xiàn)500km的綜合續(xù)航,未來還將采用固態(tài)電池。除此之外天際還與博世合作——ME7搭載了博世Pilot Assist系統(tǒng),現(xiàn)階段可實現(xiàn)Level2.5級別的智能駕駛輔助,同時包含16項駕駛輔助功能。
有趣的是當我問道為什么有信心不依靠國內的BAT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選擇自主研發(fā)智聯(lián)系統(tǒng),卻不考慮自主研發(fā)「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
張海亮是這樣回答的「我們的時間不多,就算我們有技術在兩年內研發(fā)出來這套系統(tǒng),但沒有長時間的路試,我不會把這樣的一套不成熟產(chǎn)物裝在車上賣給我的用戶。而博世的技術我是了解的,2004年左右我就已經(jīng)見證過其在這方面的測試成就。這種關乎安全的核心技術,沒有十幾年的試驗我不放心,我要對我的用戶負責」
從張海亮的身上我們能看到造車新勢力需要的「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畢業(yè)于同濟大學的他自身除了博士的身份以外,還是一名高級工程師,加上在「上汽大眾」幾十年的經(jīng)驗,讓他也有傳統(tǒng)大廠的「穩(wěn)健與責任感」。
或許國內的汽車市場真的需要這么一個人,這么一個品牌站出來扛起大旗,雖然我們不敢斷言張海亮與天際真的能達到「救市」的高度。但至少國內的汽車市場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來重新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同時給其他車企樹立信心。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