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男人將他的寶馬摩托車毅然決然的賣掉,然后將家里的轎車換成了MPV,這究竟是青春的逝去還是激情不再亦或是家庭所迫?
其實都不是,唯一的一個原因就是。
他要當父親了。
作為一個一胎奶爸,我之前有一臺14款的卡羅拉,作為全球銷量最好的車型,卡羅拉可以說在這幾年當中吃苦耐勞,勤勤懇懇的陪伴著我度過了5個年頭。
而選車時因為考慮到一個人的關(guān)系,本人在開車上也是比較佛系,只為城里省油代步用,綜合考慮之后就選擇了卡羅拉。當然卡羅拉的空間我非常滿意,2700mm的軸距帶來的是巨大的后排空間,平時一家短途出游也沒有什么問題,一輛緊湊型車后排也能蹺二郎腿(當然身高不能太高)。日系車的燃油經(jīng)濟性也是非常出色,但是1.6L自然吸氣和CVT變速箱的這套動力總成告訴我,它與“操控”無緣。
當然,年輕人也是有個躁動的心。
在歐洲,騎著馬,穿著盔甲的人,是騎士。而在中國,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身穿車服,頭戴鋼盔,以機械為坐騎,卻又不甘心被囚禁在駕駛室里,時刻想放逐靈魂,和自然“零距離”,他們也是“騎士”。
作為曾經(jīng)在日本留學過的人來說,深受日本汽車文化的影響,這也是我成為一名汽車編輯的契機,而同時在日本還有另外一種摩托車文化,也讓我深受影響。
而在歸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著考下摩托車駕照,2012年,剛工作一年的我,用多半年年的積蓄,買了一輛250cc的摩托車。我視這輛摩托車如珍寶,有時間就不停地擦拭,觀摩,每天下班最興奮地就是回家看一眼摩托車,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
不同于汽車,我喜歡摩托車帶來的陶醉感,騎車時風吹的感覺很過癮。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想,總有一天會騎著摩托車走遍千山萬水。
摩托車對我來說很簡單,其實可以算作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吧。摩托車就像是我們的大玩具,每次遇到工作壓力非常大的時候,什么事也不干,摩托車一騎,騎到晚上再回來,所有的問題就都想明白了。
在騎車這么多年的時間里,我的座駕也從最早的250cc,一路換到600cc、800cc,最終換成了俗稱“水鳥”的寶馬R1200GS車型。在騎車的這些年里,也曾經(jīng)跑過不少長途,帶我領(lǐng)略了祖國的不少大好風光。而在后座上,也從最早的獨自一人,變成了孩兒他媽。
在寶寶即將出世的時間點上,面臨今后的出行問題,曾經(jīng)的卡羅拉也變得有些局促了。那么也不能免俗的,換車也就自然而然的提上了日程。
我也和身邊已有寶貝的朋友交流后發(fā)現(xiàn),大家考量最多的因素就是車輛空間和安全性。后備箱需要能放下一輛兒童騎行車、嬰兒車、玩具等生活用品,為了方便寶媽照顧兩個寶貝,7座SUV、MPV都在考慮內(nèi)。
但是另外一個限制就是我家人數(shù)較多,經(jīng)常性的會全家出游。而7座SUV或MPV非常實用。最終,權(quán)宜之下,我選了一輛MPV來當做家庭新的一員,而這想必也是大多數(shù)一胎甚至二胎家庭的選擇。
作為曾經(jīng)見證我和老婆愛情的搭檔,在有了寶寶之后,也只能面臨塵封的命運,屬于自己的時間將會少之又少,與其讓它在車庫中蒙塵,還不如為它找一個能夠善待它的人。
至少我也不算放棄了騎行,畢竟還能有個踏板摩托車作為上下班通勤代步。而當孩子長大之后,如果到那時孩子能跟我說,我們騎車吧爸爸,相信那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回想起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在有了孩子之后,也將曾經(jīng)的性能車換成了MPV,車里更是擺滿了玩偶,成了寶貝的游樂場,你甚至想象不出這是一個200多斤的魁梧身材,花臂紋身樣樣俱全,氣場簡直是十米之內(nèi)生人勿近的男人的車。
人生總要有些割舍,畢竟對于我們來說,孩子才是永遠最重要的,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