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中國式”,如今已成為了一個不友好的標簽,它代表著一部分人或一些群體的不良習慣、不良思想、不良風氣,比如大家口中的“中國式離婚”、“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相親”、“中國式插隊”、“中國式大媽”...這些戲謔口吻均只貶不褒,當然這樣的表達不能以偏概全,并不代表整個中國社會,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作為汽車媒體,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國式買車”,希望準備買車的朋友可以擦亮眼睛,不要被這樣不良好的買車思維帶偏!
![“中國式”買車到底坑了多少人?買完車鐵定后悔,你中招了嗎?]()
面子才是硬道理,甚至打臉充胖子
中國人愛面子,這幾乎是五千年來的傳統(tǒng)。汽車除了是便捷出行之外,更重要的還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大部分中國人都喜歡從車判斷一個人的等級。而許多中國人對于汽車的“長臉”排序又非常一致:第一,合資品牌大>自主品牌;第二,豪華品牌>普通品牌。
![“中國式”買車到底坑了多少人?買完車鐵定后悔,你中招了嗎?]()
你可能會經(jīng)常在各大平臺上看到“買車時選雞頭還是鳳尾”這樣的資訊,內(nèi)容大部分都是在25萬預(yù)算,要選入門級豪華品牌的低配車型還是普通品牌的中高配車型。比如說,20萬的預(yù)算,明明可以買到個B級車的雅閣,可是有些人為了一個“藍天白云”的車標,非要選低配版寶馬1系,你必須承認,無論空間油耗后期的養(yǎng)車成本,雅閣都完勝寶馬1系。
![“中國式”買車到底坑了多少人?買完車鐵定后悔,你中招了嗎?]()
甚至有些年輕人,拿著幾千塊的工資,供著幾十萬的豪華品牌車,把自己累得喘不過氣來。買車是為你帶來便利的,不是給你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煩惱的,所以慎重選擇吧!
自主的肯定不如合資的,國產(chǎn)的肯定不如進口的
在汽車品質(zhì)方面,許多中國人依舊有著自己的排序:合資品牌大>自主品牌,進口車>國產(chǎn)車。許多“老司機”也常這樣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大家,買車千萬別買國產(chǎn),三兩年就后悔!
![“中國式”買車到底坑了多少人?買完車鐵定后悔,你中招了嗎?]()
進口版普拉多
中國汽車市場起步較晚,曾經(jīng)進口的三大件確實比國產(chǎn)的耐用且好得多。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9102年啦,中國如今已經(jīng)是世界上的制造強國了,造車技術(shù)更是有了質(zhì)一樣的飛躍進步。可以說,基本國內(nèi)生產(chǎn)的工廠,無論工人素質(zhì)、軟硬件的設(shè)備和生產(chǎn)標準,都已是國際一流水平。你大可以去問問捷豹路虎的車主們,再去問問傳祺奇瑞的車主們。
買車必須買大車
大車有面子有氣派,國人的最愛!這也是近些年來SUV越來越火爆的原因,你看看哈弗H6為常年稱霸SUV榜冠軍的哈弗H6有多大,你看看越來越多的合資品牌在造車時都為中國特供“加長版”,可想而知大車在國內(nèi)的受歡迎程度。
![“中國式”買車到底坑了多少人?買完車鐵定后悔,你中招了嗎?]()
中國特供長軸距A級
當然大車并不是不好,無論在乘坐空間上還是載物能力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買車一定要大才好嗎?你可以去試試周末或節(jié)假日,停車位難求的一線城市,你也可以去對比下同排量下轎車和SUV的油耗。所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別聽風就是雨,別說要“大”你就跟風買“大”,明明三口之家非要上七座SUV?豈不是浪費。
![“中國式”買車到底坑了多少人?買完車鐵定后悔,你中招了嗎?]()
總結(jié):“中國式買車”說到底還是跟要面子脫不了干系,其實擠擠地鐵叫叫還更便宜非要買車,供得死去活來;其實就需要一臺代步車通勤代步接孩子,非要上豪華品牌,每月還貸降低生活標準;其實中配就夠用了,卻帶著“既然都花了20萬了不在乎這2萬”的心理上頂配,結(jié)果白白浪費錢加了一些車開到報廢都用不到的炫酷配置...中國式買車,究竟還要坑多少消費者?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式買車”行為?留言探討下吧!
![“中國式”買車到底坑了多少人?買完車鐵定后悔,你中招了嗎?]()
手機搜索:蝸牛車志
和女神小涵一起去撩